張如芹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的深入,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閱讀能夠幫助學生獲取知識、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對提升學生審美情感和語文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分析和探討,并結(jié)合本人實際教學經(jīng)驗略談看法和教學策略。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0-0076-02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人通過積累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通過不斷地閱讀能夠感悟文章的核心思想。在現(xiàn)代教育快速發(fā)展的今日,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更加重要,只有熟讀深思文章,才能感受到文章的優(yōu)美,從而陶冶情操,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一、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激發(fā)他們學習自主性
1.為學生提供閱讀機會
由于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教師只依靠自己的經(jīng)驗和對知識的講解,是沒辦法讓學生達成更高的目標。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需要學生自己不斷地思考和鍛煉,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經(jīng)過不斷積累才能形成一定的應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盡量縮短單調(diào)的講解過程,將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進行閱讀、朗讀和誦讀、寫作等等。只有學生通過這種不斷的實踐活動,才能進一步提升學習語文的能力。
2.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應當主動提出自己的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與教師的溝通交流或者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得到問題的答案。這樣自主型的探究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充滿求知欲,對不明白的地方能夠積極思考,親自體會到問題的形成和解決過程。教師要對學生的提問及時回應,在問題解決后進行表揚和鼓勵,讓學生敢于提問,樂于提問。
3.全體參與,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素質(zhì)教育提倡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一個班級中學生眾多,閱讀能力各不相同,存在著一定的層次性。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應當靈活運用小組合作等教學手段發(fā)動學生全員參與,共同享受學習的樂趣。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提高團結(jié)合作能力,提升他們對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
二、充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優(yōu)化閱讀教學方式
由于小學生處在一個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轉(zhuǎn)化的過程之中,并且生活經(jīng)歷較少,對于一些課文中的事物或深意并不了解。此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含義和揣摩其意境。以古詩《山行》一文中后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楓葉紅于二月花”來講,學生有的沒有見過楓葉,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shù),用圖片、視頻和聲音的結(jié)合,展現(xiàn)出楓葉飄落的畫面感,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直觀生動。同時,能夠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提升了學生的認知能力,激發(fā)了學生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shù)能夠帶給學生圖文并茂的畫面感和身臨其境的聽覺,對于生活積累較少的小學生來說,能幫助他們在腦海中形成更為具體的景象,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三、品讀文章,學習寫作方法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經(jīng)過精挑細選的,在思想深度和語言藝術(shù)上都有一定的特色。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品讀文章的優(yōu)美之處,對一些優(yōu)美的詞語和句子進行摘抄和背誦。在學生進行寫作時,教師要讓學生學習課文中精美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課本中的知識真正的吸收并轉(zhuǎn)化成自己的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劃分相應的學習階段。由“通讀,了解文章——細讀,理解文章——精讀,吸收文章”三個步驟,不斷學習吸收文章的精華部分,讓學生能夠看到作者是如何表達自己的豐富情感的,這樣既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閱讀方式,也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寫作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以寫促讀,幫助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更加的如魚得水。通過對優(yōu)秀文章的借鑒和模仿,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將共同進步,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知識應用能力。
四、拓展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僅僅靠教材中的課文是遠遠不夠的?!墩Z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階段的閱讀量不能低于145萬字。因此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有廣泛的閱讀興趣,拓寬他們的閱讀面,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做到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課外閱讀應當包羅萬象,天文地理、文學童話等都可以涉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應當做好引導作用,避免小學生因為自控力差,陷入仙俠、奇幻等小說中去,影響學習成績。教師可以定期推薦適合學生們讀的書目,積極組織學生利用學校資源,在學校圖書館進行借閱。還可以舉辦課外閱讀活動,學生將自己閱讀過的書目互換,并交流感受。
五、總結(jié)
總之,要想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課堂,離不開教師的細心揣摩和對教材認真的鉆研。教師在日常的實踐教學中還要嘗試一些新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積極學習語文,熱愛閱讀,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鐘玉萍.閱讀,讓孩子們?nèi)硇耐度搿獪\談低年級閱讀教學[J]. 教育觀察(中下旬刊) 2014年06期
[2]余余燕.淺析以教材為基礎(chǔ)的閱讀教學設(shè)計[J].新課程(下) 2014年05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