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薇
【摘要】傳統(tǒng)高中語文教育沒能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化差異,束縛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以學生為中心,實施個性化教育,從多方面促進學生的進步。本文從多元智能理論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影響入手,提出優(yōu)化設計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以期為類似研究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 ?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優(yōu)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079-02
語文是基礎性學科,學好語文也能更好的為其他學科服務。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的智力水平都不一致。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進步較快,有的成績穩(wěn)定,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學生學習特征,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習的效率。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看到閱讀的本質,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閱讀中的感受,增強他們在學習中的興趣,拓展他們的知識面。而采用多元智能理論,有利于豐富語文閱讀教學方式,也可以全面促進學生的進步。
一、多元智能理論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影響
人和人之間在本質上并無較大的智力差異,只是每個人的智力優(yōu)勢領域和類型不同。高中語文閱讀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特長和個性。教師只有意識到每個學生的不同之處,才能提升學生的興趣。多元智能理論能為教師提供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這些方式考慮到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知識類型等,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智力的發(fā)展。多元智能理論為高中語文教學提供理論上的支持,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做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這樣才能提升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此同時,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讓他們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去,在不斷自我進步中,肯定自身的價值。此外,多元智能理論也為學生開辟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使得每個人都能人盡其才,符合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學生也能在閱讀學習中得到更多的快樂,扎實閱讀的技巧。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閱讀教育中,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差,抑制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而所用多元智能理論改善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的一些不公平做法,能幫助學生認清自我,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二、多元智能理論優(yōu)化設計高中閱讀教學的對策
(一)增強多元智能理論與教學的結合
多元智能理論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理論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全方位發(fā)展的有力工具。高中語文教師要加強多元智能理論和語文閱讀教學的聯(lián)系性,以提升教學的效率。教師要對學生的智力特征、學生基礎等多方面深入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實施多元化教學。如:教師要對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在閱讀訓練時,要準備一些簡單的內容,讓他們熟悉閱讀的步驟和模式。語文教師要對學生多提問,鼓勵他們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思考的能力。教師不能在教學中充當絕對權威的角色,要放下身段,和學生進行積極的探討,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意見。
(二)巧用多元智能理論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
由于學生的語文基礎、理解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差異,在閱讀中也會有不一樣的體驗。語文教師為加深學生的閱讀理解,就要基于多元智能理論,重視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意識。高中課文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先要減輕學生在心理上的負擔,鼓勵學生多發(fā)言,積極發(fā)表對文章的看法,大膽的作出評論。在并未打亂班級座位基礎上,把學生組成相應的學習小組,有助于學生自主討論和教師進行分層指導。如:學生在閱讀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時,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閱讀。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閱讀,讀時留心詩中的具體事物,如: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等,感受作者生活方式的變化。此外,教師還能讓學生優(yōu)美閱讀,閱讀時要注意詩中用到的修飾,如:郵票是小小的,船票是窄窄的,墳墓是矮矮的,海峽是淺淺的,這樣能感受到詩人用詞的雕琢,體會到其中的文字之美。
(三)營造尊重多元智能的課堂環(huán)境
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育中,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閱讀體驗。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若想要珍惜課堂教學時間,對學生給予鼓勵和挖掘,教師必須運用自身的優(yōu)勢及智能,構建尊重多元化的課堂環(huán)節(jié)。高中語文老師想要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獨特性,且相信具有不同性格的學生有自身優(yōu)勢。在對學生開展提問時,要確保問題的多元性,為學生挑選多元化的材料,并提出不同的學習建議和途徑,讓學生依據(jù)自身特點自主選擇學習途徑。如:在高中課文《荷塘月色》閱讀時,老師可以針對學生特點,采用不同的展示方法。為加強閱讀的體驗,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欣賞荷塘月色的畫面,讓學生用心去感受。學生也可以自己搜集視頻、音樂資料,在朗讀時播放背景音樂,進行配樂朗誦。在展示結束以后,教師應該為學生播放這篇文章的朗誦表演,快速將學生帶入這個情境中,使學生深入感受課文所表達的內容。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能為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的空間,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有助于他們的全方位發(fā)展,也符合當代教育的理念。具體實施中,教師要增強多元智能理論和教育的結合,多和學生接觸,從多個角度對學生作出引導,為學生閱讀營造氛圍,才能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姚子芳.淺談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7,(15):29.
[2]王春燕.芻議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7,(4):15,17.
[3]王獎華.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