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永
摘要:幾年的新課程的嘗試,使得自己在教學中體驗到了許多以前沒有東西,感覺到我們應該把新舊理念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不斷地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而且我們教師也應該是終身學習的典范,應該為能夠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而努力奮斗。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新理念;體驗;改變
新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好多年,作為一線的數(shù)學教師,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在觀念和教學中的改變。雖然剛開始感到有些迷茫,甚至覺得不知道該怎樣教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一本書中讀到“新課程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強調教師在教學設計是要‘讀懂學生、讀懂教材、讀懂課堂。其中,放在首位的是讀懂學生。”是呀!這么多年我一直在鉆研教材上努力著,但是真正讀懂學生了嗎?
經過反思之后,在這幾年的數(shù)學教學中我努力在“讀懂學生、讀懂教材、讀懂課堂”這三個方面去思考、去實踐、去反思。
一、讀懂學生
在《數(shù)學課程標準》前言中有這樣一段話:義務教育的數(shù)學課程,其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它不僅要數(shù)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shù)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的不同的發(fā)展”。這是新課改最核心的新理念。現(xiàn)在我學會了正確面對學生中存在著差異這一事實,在教學中努力為優(yōu)秀的學生創(chuàng)造拔高的機會,為中等生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的機會,同樣也為學困生創(chuàng)造學會的空間。不急、不躁、不強迫。
如在教學20以內退位減法時,我們在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展開了算法的討論,學生先自己思考,再互相交流,然后集體交流。一道“12-9”看似很容易的題,我們的學生卻說出了六種算法。(1)先算10-9=1,再算1+2=3;(2)先算9-2=7,再算10-7=3;(3)先算12-2=10,再算10-7=3;(4)想9+(3)=12,所以12-9=3;本來我以為到這兒應該是沒有了,以上幾種算法都是很好的方法,但是接下來我班的一位同學說還有其他方法,我便讓他說說,他說:“從11開始到著數(shù)9個,就是12-9的結果,我就是這樣算的”。我們一起試試了一試,的確結果也是3,我便算作第(5)種方法。緊接著又有一位學生舉起手來說:“我還有”。我便請他說,他說:“我和他們都不一樣,我用9+1=10、9+2=11、9+3=12,這樣算出來的”。我有點無奈,但還是把它算作第(6)種方法了。在以前可能我會很不留情面地告訴兩位學生你們的方法太笨了,但是現(xiàn)在我在全班同學面前沒有這樣做,因為我承認差異。雖然在后來,我們一起選出了又快又好的計算方法里沒有最后兩種。但是,一下課我便坐到那兩個孩子的面前,輕松地對他們說:“你們的方法其實也對,但是你們應該仔細的考慮一下其他同學的方法,是不是更巧妙一些呢?不妨試一試,這樣也許會提高你們計算的速度”。我知道,他們不一定能馬上接受,因此,在以后的練習中我很關注他們,的確他們還是一個在數(shù),一個在嘴里不停地念叨,計算速度一直上不來。我便時常單獨和他們交流,不把我的建議強加給他們,而是和他們比計算,他們在反復嘗試著我和他們自己的計算方法,慢慢地終于接受了我的建議,并且方法越來越靈活,算題的速度也跟上來了。這件事情,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時我們認為好的方法要是強加給學生,可能也會給他們帶來負擔,讓他們在實際應用中慢慢體驗,他們會慢慢往捷徑上走的。尊重一切學生,讓他們在自由的空間中發(fā)展,我們教師的指導方式一定要改變,這是我最大的體驗。
二、讀懂教材
新課程的實施者們,大家都會留意到以前我們數(shù)學試題的最后一道大題總是“應用題”,而現(xiàn)在卻改成了“解決問題”。這一小小的改變說明了新的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里指的數(shù)學問題不再只是固定題型,固定方法的應用題,而是靈活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他們有的是人們設計的能讓小學生將原有的知識,技能和方法遷移到新的情境之中的新的數(shù)學問題,也有的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提取的實際問題。同樣,在解題策略上也不拘于一種固定的答案。不要強求孩子們用什么方法解決問題,讓他們用自己真正理解的方法去解決了問題,這才是我們教學的真正目的。
三、讀懂課堂
新課標中還明確提出要把“學”的權力還給學生,把“想”的時間交給學生,把“做”的過程留給學生,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也就是讓學生做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從教十幾年來,一直認為自己是個比較敬業(yè)的老師,每天在教法上絞盡腦汁,變換花樣來吸引學生,生怕學生學不會,一節(jié)課抓得緊緊地不敢放手,有時甚至要把重點的地方強調好幾遍,但是,總有些學生越是你反復強調的不應該再錯的,他就總出錯,真是讓我不知所措?,F(xiàn)在冷靜下來想想,像過去那樣的教法,我們的學生能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嗎?他們只能被迫的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幾年來,在這方面我也在努力的改變著。如把過去的鋪墊復習變成了創(chuàng)設情境,努力引導學生投入到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數(shù)學學習生活中來。讓他們親身經歷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時間也逐漸多了。雖然在不斷地努力著,但是還是存在著許多問題。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過于單一,大部分是以書上的主題圖為情境,這樣有時還是和學生的生活實際離的很遠,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有,在學生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的引導上有所欠缺,大部分學生還是自己怎么想的就怎么說,而不會去聽取別人的意見。有時數(shù)學課堂也只是學生已有知識的再現(xiàn),而在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高方面重視的不夠。觀念的轉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能夠意識到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這大概也算是一個進步吧!
新課程給我?guī)砹嗽S多新體驗,也許,這會給我的教學帶來許多新的挑戰(zhàn),但我都會笑著去迎接的,因為我感覺到學生學得快樂,那我還會有什么煩惱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