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振芳
摘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如果脫離了學生的興趣,那只是干巴巴的說教,更別說什么審美、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和提高繪畫技能技巧等各方面的美術素養(yǎng),所以沒有在美術課堂上發(fā)現(xiàn)學生對美術有哪些方面的興趣的情況下,想提高美術的課堂質量并非易事。
關鍵詞:初中美術;興趣;教學
一、了解學生心理,培養(yǎng)興趣
我們應該多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思維表現(xiàn)特點。由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認知事物有密切的關系,美術教育是學生身體發(fā)展水平,知覺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生活經驗的自然產物,美術是學生認識世界過程中的一種表現(xiàn)。需要對事物的認識表達時就有畫畫描述的沖動,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會受到鼓舞。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引導好學生,激發(fā)其熱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線造型的美術課上,當有老師要求作業(yè)畫女同學頭像時,總會有個別學生提出要畫男同學,有的還要畫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畫只小熊貓。我們分析一下這些學生的想法,要求畫男同學的可能覺得自己能畫的更好;要求畫自己爸爸的是因為他最熟悉,能畫象;要求畫熊貓的同學可能是因為不自信,怕自己畫不好人頭像而要畫自己拿手的。如果這時教師大怒,以不按老師要求做作業(yè)和無理擾亂課堂批評的話,就使學生的繪畫熱情受到挫傷。因而應該給他們創(chuàng)作自由,讓學生從興趣開始,可以先畫自己喜歡的,興趣往往會產生“階段性”的成果,我們要把握好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的給予表揚和肯定,再畫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使學生乘勝進步。教師只有了解學生心理,正確的引導,才能培養(yǎng)其興趣,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二、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興趣總是產生于一定的情景之中。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動腦筋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景,使學生一開始就被情景感染,立刻處于積極探究的氛圍中。
例如:在初一上《靜物寫生》一課。課前,我布置好靜物臺:一塊綠色襯布,一個黑色砂罐,一個乳白色湯碗,一個淡黃色雪梨,剩下的靜物(如草莓、甜橙、蛋糕等)就放在旁邊。當我來到寫生教室,發(fā)現(xiàn)靜物臺邊擠滿了同學,正嘰嘰喳喳的討論著。我一看靜物臺,不禁怒從心起:雪梨竟變成了三顆草莓。原來是班上的一位“調皮大王”干的。然而,經他這么一改變,我卻發(fā)覺雪梨換成草莓后,臺面似乎全“活”了。我轉怒為喜,趁機引導:“原來的雪梨拿走,配上草莓,大家覺得怎么樣?”同學們都異口同聲地說:“好看多了啊!”我即而轉向全體學生:“大家說說看,為什么有了草莓之后,畫面活躍起來呢”?“紅色的草莓和灰綠色的襯布產生了對比……”“大的和小的產生了對比……”大家踴躍發(fā)言。教室里的氣氛異常活躍。草莓、甜橙和蛋糕一放到靜物臺上,原先沉悶的畫面突然明快、艷麗起來。大家作畫的熱情也被調動起來。我適時地引導大家選擇合適的角度,觀察,構圖,著色……這次課堂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動手操作,促進興趣
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也是如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有充分的空間去實踐,去動手操作,經歷實踐與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美術教材中很多內容都為學生動手操作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激發(fā)、調動學生的興趣。例如:每年9月10日教師節(jié),學生們給老師送賀卡表示敬意。我就在教師節(jié)前,設計了一節(jié)手工制作課,讓學生自己制作賀卡。課前要求學生準備剪刀、卡紙等工具材料。一上課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意圖,如:喜歡什么風格的,平面型、雙面型還是立體型的?喜歡什么圖案,卡通的還是風景的?從個人興趣出發(fā),目的是做出獨特的個性卡片。接著交代注意事項,如:構思立體結構時,切開后起支架作用的形不能設計的太纖細,要使之具有穩(wěn)固性,切開部分的長度要適合賀卡直立后傾斜的角度。插口的寬度大小要合適,如何把握好輕重等等。整節(jié)課學生們每個人都以極大的熱情制作著。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順理成章,也極具人性化。
四、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興趣
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尤其是多媒體的廣泛應用,更是開創(chuàng)了美術電教教學的新局面。特別是隨著新興科技的發(fā)展,錄相、幻燈、多媒體等已相繼進入了課堂,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更加普及。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利用好多媒體這一手段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學生自然都會以最佳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之中。運用多媒體不但可提供生動逼真、色彩鮮明的聲像資料,更可使抽象難以理解的教學內容變得妙趣橫生,賞心悅目。如七年級欣賞課《地下方陣》,秦兵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單從課本上的圖片難以體現(xiàn)它的恢弘與壯美。于是我把這一節(jié)課安排到多媒體上課。首先,播放的是兵馬俑一號坑全景,場面壯觀,氣氛森嚴,人、車、馬的形態(tài)簡直太豐富了。學生們無不瞪大眼睛,屏住呼吸。當看到步兵俑、車馬俑、騎兵俑的隊列排陣是那么逼真,學生們鼓起掌來。接下去又有各種不同表情、不同姿勢不同性格、體態(tài)各異的陶俑,令人驚異。一切都在《秦王破陣樂》的美妙音樂中進行。
最后,伴隨著一段《秦俑魂》舞蹈,把學生帶回到現(xiàn)實中來。緊接著我提出一些問題:“兵馬俑的魅力何在?”學生們紛紛踴躍舉手回答。
下課后,我對這次精彩的多媒體課感慨很多,不管是色彩、聲音、光影都是最直接的感官刺激,在這樣的氛圍下,才能完全調動學生全身的快樂細胞,使每一節(jié)課生趣盎然。
愛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當前開展素質教育,優(yōu)化課堂教學,減負提質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蔽以诮虒W中時刻謹記: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它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