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旭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革新,初中數(shù)學教學備受關注。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幾何畫板的運用逐漸受到廣大師生的推崇。進行有效的幾何畫板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加深對數(shù)學知識的感悟和理解,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因此,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利用幾何畫板來優(yōu)化數(shù)學教學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已經是必然之勢。
關鍵詞?初中;幾何畫板;數(shù)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D0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3-0124-01
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部分數(shù)學教師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模式,這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并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產生影響。因此,教師需要結合有效的方式轉變當下教育現(xiàn)狀。而幾何畫板教學作為新型教學模式,其運用方式是將信息技術引入到數(shù)學課堂之中,將圖表教學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幾何畫板進行教學不僅能提升教師的教學有效性,還能提升教師自身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并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所以,如何有效運用幾何畫板來優(yōu)化初中數(shù)學教學課堂已經成為廣大數(shù)學教學工作者的首要思考問題。
一、幾何畫板的功能特性
(一)繪圖功能。幾何畫板具有強大的繪圖功能,它具備常規(guī)繪圖中點、線、面這一原理,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運用幾何畫板能繪制出任意幾何圖形。并且?guī)缀萎嫲迥芡ㄟ^其特有的功能可以繪制出一定的弧線、垂線等,進而幫助教師繪制出多樣化的教學幾何圖形。
(二)動態(tài)化以及變化功能。幾何畫板其本身涵蓋了運動學的原理,教師在繪制幾何圖形時可以編織出多種動畫效果。例如像簡單的點成線、線成面,教師可以將運動過程繪制出來,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另外,教師在制作幾何動畫效果時,還可以指定不同的速度,進而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數(shù)學知識,提升自身的學習有效性。而幾何畫板的變化功能是指教師可以將繪制的幾何圖形進行縮放、移動以及旋轉等,這樣方便于學生了解、觀察。
(三)計算功能。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幾何畫板進行教學可以對幾何圖形的各種屬性進行精準計算。像幾何圖形型的角度、面積、線的長度、距離等。幾何畫板的計算功能能幫助學生在進行函數(shù)運算或者是四則運算時提供巨大的便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運用幾何畫板的這些功能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感悟和理解。
二、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幾何畫板的教學策略
(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幾何畫板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課堂中的運用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有強烈的學習欲望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幾何畫板的有效運用能將抽象化的數(shù)學知識直觀的展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以便于更好的理解和記憶。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結合有效的手段來運用幾何畫板,以此來發(fā)揮出幾何畫板的最大價值,并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有效性[3]。例如在進行《直線、射線、線段》知識點教學時,教師可以事先在課前利用幾何畫板繪制好相應的幾何圖形。然后在課堂期間為學生進行展示,通過幾何畫板的多功能性,為學生直觀的演示出線段的三種形態(tài)。再比如教師進行“平行和垂直的位置關系”知識點教學時,教師可以事先為學生繪制好相關的幾何圖形,然后在課堂期為學生進行展示,然后利用幾何畫板的放大縮小、移動、變換等功能讓學生清楚的了解到其線段的位置關系,并通過動態(tài)化的播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升華自身的感悟和理解。
再例如進行《三角形》知識點講解時,教師利用幾何畫板進行教學還能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能在課堂期間在黑板上進行繪畫,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產生影響。而利用幾何畫板進行教學時,可以讓教師事先繪制好相應的幾何圖形,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并讓學生獲得更加有效的了解和記憶。
(二)將幾何畫板運用于疑難解答。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進場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容易混淆的疑難問題。而教師如若只是單純的進行口頭講解,學生無法進行有效的理解,并且有部分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在講解方式會與學生的理解思維相悖?;诖?,利用幾何畫板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將學生不易理解的問題直觀化、實際化,以此來幫助學生有效的理解問題,加深對知識點的感悟和理解。例如在進行《全等三角形》知識點教學時,教師在課堂期間可以將本知識點中的重難知識點進行提煉,然后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教師將問題設置為:“怎樣才能讓兩個三角形重合成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具備哪些特征和性質?”然后再用幾何畫板進行教學,分別為學生展示出等邊、等腰、對頂角三角形,讓學生進行細致觀察,接著引導學生從全等三角形的角和邊進行考慮,以此來升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有效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中的疑難問題。
(三)幾何畫板在勾股定理中的應用。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幾何畫板來驗證勾股定理知識點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先引導學生利用幾何畫板的繪圖功能繪制相應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將邊長分別設置成a、b、c,然后根據(jù)a、b、c邊長分別設置成A、B、C正方形,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計算,最后可以得出:a2+b2=c2,也就是正方形A的面積加上B的面積等于C的面積,進而幫助學生有效的驗證勾股定理理論,并升華學生對勾股定理的記憶和理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幾何畫板的運用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正視幾何畫板的重要性,學會善用幾何畫板,進而將幾何畫板的價值發(fā)揮到最大化,并有效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孫營.幾何畫板優(yōu)化初中數(shù)學教學實踐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