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不斷完善,高校學生的生源地變得較為復雜,來自不同地區(qū)的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形式以及教育質量也各不相同,所以高校錄取的學生的英語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高校在開展英語教學時存在較大的困難。為了解決由于生源性教學差異帶來的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隱形分層教學法在各高校的英語教學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對高校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益處?;诖?,筆者欲對隱性分層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進行探討,希望對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幫助。
【關鍵詞】大學英語;隱性分層;實踐;應用
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當今社會,國際上的文化交流變得越來越頻繁,使得一些母語非英語的國家逐漸開始重視國內的英語教學,我國就是其中一個。高校教育是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開展英語教學的重要場所,其英語教學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我國社會人才的英語水平高低,所以必須重視大學英語教學。隱性分層教學法是在分層教學的基礎上做得更完善,具有更加人性化的教學特點,是在了解學生學習實情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隱性的分層,然后教師的指導和教學方式也是在尊重學生的自尊與自信的基礎上采取合理手段進行,因此,隱性分層教學比直接公開的分層教學會更加適用于大學英語教學。
一、隱性分層教學的意義
隱性分層,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暗中進行的分層措施,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愛好、基礎、能力等全方面了解的情況下,采取內在的標準,在一個班級中將學生劃分成多個層次。每個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相似,基礎知識相近,學習愛好也相似,通常情況下是將學生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1]。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歸集到不同的組,教學中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和指導,交給每個層次的學生不一樣的學習任務,從而滿足每個層次學生對學習的需要。隱性分層通常只有教師清楚,不能直接讓學生察覺,只需要教師做到自我把握,在教學中根據(jù)每個小組學生的學習情況,以針對性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有意識的提高學生某一方面的英語水平。隱性分層教學的意義就是教師需要充分以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前提,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為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和評價的方式,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創(chuàng)新,促進學生整體英語水平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高效完成教學任務與目標。
二、隱性分層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大學英語教學中采取隱性分層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在了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潛力、基礎英語水平等情況的基礎上,將學生分成上、中、下三個層次,上層次的學生其學習能力,英語基礎知識以及學習積極性均較好,中層學生次之,下層學生最差。隱性分層的前提是學生不知道教師的分組目的,只是教師進行自我掌握,然后,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總結為以下及部分:
(一)分層的課前準備工作
對于教師來說,其課前準備工作就是做好備課,準備好教學內容,在實施分層教學時,教師需要在了解各層學生學習上的差異下,對教學大綱以及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和總結,區(qū)分教學大綱以及教材中的難易程度,從而制定每一教學單元的教學目標,分層備課,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不同難度的教學目標[2]。然后設置教學方法和內容。例如,對于上層學生來說,其英語學習不僅需要掌握教材基礎知識,還需要對一些專業(yè)性的英語加以掌握,學會高效的閱讀和翻譯一些具有專業(yè)性的文章,還需要積極向課外英語知識擴展,對其今后的發(fā)展打好基礎;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來說,在備課時就需要對其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進行注明,然后引導其閱讀一些較為簡單的英文文章,嘗試翻譯這些文章等;而對于下層學生來說,由于其英語基礎知識較薄弱,教師就需要引導其學習一些英語基礎知識,然后在將這些知識加以應用,從而提升其基礎英語水平。對于學生來說,教師需要在教學前下發(fā)給他們不同的任務,讓其預習教學內容,做好相關的總結。
(二)設置具有層次差異的教學目標
英語教學的目的主要在于提升學生的語言水平,其包括英語閱讀能力與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在設置教學目標時,教師需要對教學大綱的精神以及教材進行深入學習和研究,掌握和了解學生差異,然后結合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要求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具有層次差異的教學目標。通常情況下,下層學生的英語教學需要以培養(yǎng)其興趣和夯實基礎,教學目標可設置成學生需要記住每一單元的單詞、詞組、基本語法結構,課堂上能聽懂老師的教學內容;對于中層學生,其不僅需要掌握下層學生掌握的知識,還需要進行一些課外的閱讀與翻譯,并能較好的應用所學內容;上層學生需要掌握其他兩層學生所掌握的全部知識,還需要具備聽英文廣播的能力,并且能夠用英語進行正常交流[3]。
(三)層次化的教學課堂
對于隱性分層教學的實踐中,課堂教學是最難掌握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對分層教學效率影響最大的環(huán)節(jié),對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均是很大的考驗。在進行知識講解時,不僅需要對基礎知識進行講解,還需要將知識面進行拓寬和深度挖掘,需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水平,知識點的講解需要給出不同難度的例句,提出的問題也應該具有層次性,充分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做到難易結合,促進全體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4]??偨Y起來可歸納為:分層提問、小組討論、分層解答、分層作業(yè)四個步驟,其中分層提問是指針對三個層次學生提出具有三個層次難度的問題,既能引導學生思考,又不會造成學生的探索知識的壓力;在進行問題討論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對其進行不同的引導和指導;在學生討論結束后,由每個小組的學生自行解答問題,教師幫助其補充和完善;課堂教學完成后,布置不同層次難度的作業(yè),讓學生去進一步學習和鞏固知識[5]。課堂教學開展中,需要與教學目標緊密結合,做好因材施教。
(四)層次化的考核與評價
目前,許多高校的考核總成績由平時成績的40%與期末考試成績的60%組成,其中的40%的平時成績是采取過程性評價的方式,60%是終結性評價。在進行過程性評價時,教師需要對不同學生給予不同學習要求,采取具有層次性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價。終結性評價中,教師在設置試卷難易程度時,需要結合三個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實情,采取不同難度的試卷進行考核。例如,對于下層學生的試卷考核中,主要考核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以及簡單的翻譯、閱讀和書寫;中層學生重點考核較為困難的英語翻譯、閱讀、書寫以及聽力能力;上層學生需要完成比較專業(yè)性的英語翻譯、書寫、閱讀以及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
采用這種隱性分層教學方法,能夠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具有很好的教學效果,適宜在大學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高亮. 大學英語隱性分層教學實踐探索研究[J]. 經(jīng)營管理者,2017,(26):396.
[2]張麗莉.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大學英語隱性分層教學應用研究[J]. 亞太教育,2016,(23):254.
[3]李佳卉. 隱性分層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英語廣場,2016,(08):107-108.
[4]黃超英. 大學公共英語分層教學策略探析[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6):51+50.
[5]武曉璐. 人本主義教育思想視域下大學英語個性化隱性分層教學[J]. 才智,2015,(3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