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柳燕
[摘 要] 小組合作學習指的是學生為了實現學習目標,通過小組自主合作,相互交流,從而獲得新的知識的學習模式。高中生物老師要結合生物教學大綱,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把握和領悟生物教材的內容和知識的框架。尊重高中生的個性發(fā)展,通過合作探索,增強高中生物學習的有效性,從而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 小組合作;高中生物;教學應用
目前,我國教育事業(yè)有了迅猛的發(fā)展,高中的教學模式也跟著發(fā)生變革。高中生物教學中,使得高中生快樂、主動學習是當前生物老師的重要任務。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學生為了實現學習目標,在小組自主互助、相互交流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的學習模式。高中生物教學十分重視實驗過程和獲得知識的過程,提升學習者的實踐運用水平尤為重要。老師可以圍繞教學目標,指引他們互助學習,在課堂上積極討論和探究,激發(fā)他們學習生物的興趣,在循序漸進中培養(yǎng)高中生學習生物的良好的習慣。
一、精心設計合作內容,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
老師要結合生物教學大綱,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把握和領悟生物教材的內容和知識的框架。在小組合作進程里,老師要結合教學重難點,用心設計互助的內容和任務。合理的學習任務是每個小組正常展開的基點,合作內容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小組合作的成敗。因此,老師要把握每個小組成員的知識經驗和學習態(tài)度,科學合理的設計合作內容,促進小組組員思維的發(fā)展。例如“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這節(jié)課主要揭示了植物向光生長的生命現象,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很好的媒介。根據金絲雀虉草向光彎曲成長提出不同的假說,布置小組合作實驗,要強求學生在探究中要注意材料的挑選,自變量的可操作性等。學生通過合作,獲得結論:單側光照射尖端會發(fā)出相應的刺激,這種刺激會導致背光部分比向陽部分長得快,因此會呈現向光性的彎曲。在授課中,通過精心設計小組合作的實驗內容,讓他們合作動手,體會探求真理的樂趣,使得他們在互助的氛圍中了解生物知識,把課堂實實在在地交還給學生。
二、合理捕捉合作時機,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
高中生物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科目,這給小組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由于高中生的認知水準和已有的知識能力都不盡相同,老師要結合教材的內容,合理捕捉小組互助的時機,展開合作學習的活動,尊重高中生的個性發(fā)展,通過討論探索,保障高中生物課堂的高效性,從而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例如“生長素的作用”這節(jié)課教學中,老師適時地設計了學生通過對發(fā)現兩重性的實例的討論分析,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高漲,他們想出了很多的解決方案,也發(fā)現了新的問題,并且通過小組的小實驗及時解決了,此外,小組設計出不同的實驗觀察方法。通過適時地探究合作,學生領悟到分析實驗數據的重要性,接著在利用多媒體,讓實驗探究變得更加具體可感,引導學生去關注生命現象和實踐生產。學生帶著問題去合作,從而解決問題并且延伸到新的問題帶來新的知識的學習,在合作中思考,探索得出相應的結論,降低了教學的難度。通過適時合作,符合高中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促使每個小組成員都動起來。
三、有效調控合作進程,激活學生潛能發(fā)展
老師在學生合作過程中的首要任務就是引導小組在討論中及時分享其他成員的經驗和知識,使得小組成員在討論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從而形成共鳴,讓學生從依托性學習知識轉向合作學習知識。要促成這樣的教學效果,就離不開老師的有效調控合作的進程。老師要調控每個組成員的參與程度,使得每個成員都體會到合作的力量,體會得到成功的喜悅。老師需要做好指導的工作,特別是指導好小組長,給每個成員分配任務,調動起小組成員參與討論的積極性。例如“細胞生存的環(huán)境”這節(jié)課,老師運用類別推理的方法,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很容易推測出生活中血細胞的生活環(huán)境,這時老師就需要及時調控,引導學生區(qū)別血液和血漿,并且啟發(fā)小組成員思考毛細血管壁細胞生存的環(huán)境。筆者通過及時調控,給學生設計了一系列問題情境,引導他們合作探究,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通過合作,對探究進行歸納總結,得出自己的結論,激活了高中生潛能,從根本上提高了高中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幫助高中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并且運用到實踐中去。老師需大膽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使之成為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效率的重要推手。(責任編輯:姜波)
參考文獻:
[1]陳云.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與對策[J].學園(教育科研),2012(02):147.
[2]彭小芳.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J].新課程學習(中),2012(0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