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保周
摘 要:建設幸福學校、培養(yǎng)幸福師生是教育的目的,它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文章作者從追求幸福教育,孕育陽光、人本、和諧的幸福學校;爭做幸福教師,用積極陽光的教育態(tài)度譜寫教育人生;開發(fā)幸福課程,為學生快樂成長搭建平臺;建設幸福課堂,讓課堂充滿精彩、激情與活力四方面闡述如何讓學校成為師生幸福成長的精神家園。
關鍵詞:幸福學校;幸福師生;課程開發(fā);幸福課堂
一、引言
幸福教育就是把幸福作為教育內容,幫助師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培養(yǎng)師生理解幸福、體驗幸福、創(chuàng)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幸福是教育的目的,它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正是基于這一認識,學校遵從“幸福教育”的辦學思想,積極探索提升師生幸福感的路徑和方法,將師生內在的力量喚醒、激發(fā)、放大,使其具備積極、主動和自由的心態(tài),享受陽光、充實而幸福的職業(yè)和學業(yè)生活。
二、追求幸福教育,孕育陽光、人本、和諧的幸福學校
“幸福教育”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依據,“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發(fā)展?jié)摿兔赖碌确e極品質的一門科學”,它以美國塞里格曼教授和契克森米哈教授于2000年1月發(fā)表的論文《積極心理學導論》為標志。它采用科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幸福,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探討人類的美德、愛、寬恕、感激、智慧等。對于學校,它是一種陽光、溫暖、和諧的教育,讓人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它是一種呵護生命成長的教育,尊重生命,寓教于樂;它是一種為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培養(yǎng)習慣,關注未來。
(1)樹立一個理念:人本、幸福、創(chuàng)新。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學生的幸福成長為本,構建陽光、和諧、文明的校園;以教師的幸福為本,打造優(yōu)秀教師團隊,培育名師,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創(chuàng)新幸福文化氛圍,文化育人,以文化人。
(2)追求兩個目標:讓每一位學生都快樂成長,擁有幸福童年;讓每一位教師都快樂工作,享受職業(yè)幸福。
(3)堅持一種至美:校訓“厚德博學,至善至美”?!昂竦隆闭Z出《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薄安W”語出《論語·子張》:“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校訓乃一校之魂,旨在期望教師以高尚的師德立身,幸福的思想傳承,倡導師生博學、上進、篤行,完善人格,享受職業(yè)與學業(yè)幸福,實現“至善至美”的幸福人生。正如杜威所言:“教育就是兒童現在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p>
(4)澆灌一朵花開:學校的象征物是幸?;āP腋;ㄊ蔷湛浦卸嗄晟荼局参铮秃?。幸福花開,生機盎然,具有君子的風度和天真爛漫的風采,其寓意是“永遠的快樂”。“幸?;ā蓖癸@了學校的名稱與內涵,象征著學生們像幸?;ㄒ粯?,在燦爛陽光的哺育下快樂成長,不畏困難,意志堅強,成長為文明而又博學的好少年。
三、爭做幸福教師,用積極陽光的態(tài)度譜寫教育人生
學校教師以陽光、從容和積極的態(tài)度去探索教育的智慧與幸福,在幸福教育的大道上孜孜不倦地追求著。
(1)提升職業(yè)勝任力,為幸福教師夯實基礎。幸福感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產生的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和感受,它首先來源于職業(yè)勝任力。學校重點應從九個方面著手:專業(yè)引領,注重專家指導;學科建設,成立名師工作室;加強培訓,培育名師骨干;同伴互助,集體備課探究;觀課議課,聚焦課堂智慧;教師論壇,交流教育思想;課題研究,促進專業(yè)思考;青藍工程,培養(yǎng)青年骨干;幸福分享,共敘教育情懷。
(2)開展多彩活動,豐富教師生活。學校積極創(chuàng)新活動載體,幫助教師減壓。一方面,關注教師身心健康。組織教師成立籃球、瑜伽、戶外、游泳等運動小組;開設器樂、書畫、演唱、戲曲等項目;每年為教師組織體檢,關心其身體健康。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團隊活動,增進友誼和提高幸福共事指數。開展文明幸福之旅,團隊拓展訓練,舉行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氣息的紀念活動:冬至包餃子、端午話粽子、中秋賞月詩朗誦、新春聯歡會等。
(3)營造幸福校園文化,引領師生陽光成長。學校把國學經典作為引領師生幸福成長的文化基礎,實施“六進”措施,即國學經典進規(guī)劃進廊道、進課堂、進家庭、進展演、進評價。全校師生沉浸在國學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傳承文明,享受幸福人生。
四、開發(fā)幸福課程,為學生快樂成長搭建平臺
課程是學校建設的主要產品,是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生命線,也是提升師生幸福指數的根本問題和核心問題。學校把開發(fā)幸福課程作為建設幸福學校、培養(yǎng)幸福師生的重要渠道,逐漸形成了校本課程建設體系。
1.課程開發(fā)的總體思路
開發(fā)理念:科學化、個性化、國際化。設計目標:基礎牢、能力強、有特長。構建了三大幸福課程:基礎性課程、專業(yè)性課程、拓展性實踐課程?;A性課程包括語文、數學、英語、品德、健康、安全、國防教育。專業(yè)性課程包括音樂、體育、美術、科學、信息、勞動技術教育。
2.拓展性實踐課程是課程開發(fā)的重點
(1)技能拓展課程。為學生們開設富有特色和個性化的幸福課程,開拓視野,培養(yǎng)愛好。主要有經典誦讀、陽光課間、書法藝術、殷墟小導游與演講、武術與足球、科技、管樂、心理輔導、體育類、藝術類項目等。前八項為特色重點,后兩項為普及型,每周固定時間開展。
(2)養(yǎng)成課程。以“六自”為主要內容,即理想自信、文明自覺、安全自護、學習自主、行為自律、生活自理,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形成良好習慣。
(3)班本課程。以“六個一”為依托,即打造一張靚麗的班級名片,譜寫一曲人人熟唱的班級歌曲,創(chuàng)作一個美輪美奐的藝術節(jié)目,編制一場經典誦讀的盡情展演,培養(yǎng)學生具備一項嫻熟的愛好特長,師生一起慶祝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努力營造團結活潑、樂觀向上、拼搏進取的“幸福班級”。
(4)家本課程。引導學生家庭營造良好的“八個一”幸福家風,即每月“親子共讀”一本書,布置一間充滿書香氣息的學習空間,每學期準備一節(jié)“爸媽進課堂,親子零距離”講座,每月開展一次走進大自然的親子旅行,每周開一次家庭民主生活會,每學期制作一本孩子成長的溫馨紀念冊,陪伴孩子開設家政課程,每天勞動一刻鐘,陪伴孩子每天鍛煉身體一小時。
(5)社會實踐課程。走向社會,認識社會,學會獨立,學會生存。開展“六個二”幸福之旅,即一年級,家政服務,國防教育;二年級,學校認同,社區(qū)服務;三年級,環(huán)保教育,尊老愛幼;四年級,家鄉(xiāng)認同,傳統(tǒng)教育;五年級,國家認同,啄木鳥在行動;六年級,感恩教育,勵志教育。
(6)三季課程。小學階段學生成長重要的三季是入學季、十歲季、畢業(yè)季。學校精心設計三季課程,為學生們描繪一幅美麗的成長風景畫。
(7)主題活動課程。以“十大幸?;顒印睘檩d體,即陽光大課間展示、數學節(jié)、文化藝術節(jié)、經典誦讀展演、春季田徑運動會、秋季達標運動會、體育節(jié)、科技節(jié)、校園吉尼斯大賽、迎新年才藝展示等,增智強體,陽光向上。
五、建設幸福課堂,讓課堂充滿精彩、激情與活力
我們要建設幸福課堂,使其充滿激情、充滿活力、充滿趣味、充滿幸福。
1.幸福課堂是師生對話互動、和諧共生的課堂
“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諸多關系中最為核心的關系?!?其中,師生對話是課堂教學中的核心問題,課堂教學的藝術也正是對話的藝術,實現順暢的、無障礙的對話正是幸福課堂的具體表現。
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曾說:“教學就其本質而言,是交往的過程,是對話的活動,是師生通過對話在交往與溝通中共同創(chuàng)意的過程?!痹谡n堂教學中,師生共同體驗、感受、發(fā)現、創(chuàng)新,讓有限的課堂釋放無限的知識空間,成為師生資源共享、情景共創(chuàng)、語言共賞、情感共生、思想共鳴的最美風景。
2.幸福課堂是流動著“美”與“贊美”的課堂
“積極心理學提倡用一種開放和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人。”每一名教師都應該學會用欣賞的角度去看待每一名學生,順乎其自然成長之天性,“順木之天、以致其性”,尊重不同個體不一樣的發(fā)展方式與水平,通過“選課”“分層布置作業(yè)”“個性展示”等讓學生智慧生長、自己生長、自然生長、自由生長,用“贊美”喚醒每一名兒童的個性選擇、體驗和創(chuàng)造。
3.幸福課堂是學習高效的課堂
在課堂上,學生只有學習到應有的知識和能力,并轉化為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才會自覺產生快樂的幸福體驗。
(1)改變課堂組織形式,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新課改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呼喚與之相適應的新的課堂組織形式的誕生。如“今天我當小老師”、小組合作、交流展示、情景模擬以及研學旅行等實踐體驗,都能夠極大地釋放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增添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等。嚴育洪老師曾談到“角色置換的溫暖”:“孩子們走上講臺,講授的不僅是知識,還有膽量和勇氣;老師走下講臺,卻走進了學生的心靈,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使老師不僅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更是孩子們的好朋友?!?/p>
(2)實施“智慧課堂”觀課議課活動。學校已連續(xù)舉辦了五屆“智慧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全員參與。通過同課異構、異課示范、精品課展示等,教師踴躍參加,積極議課磨課,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學校實施“擠水提效”課堂診斷與小課題研究。“只有教師主動、積極地去設計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真正感受到教學工作中的幸福與快樂,課堂教學才可能高質量?!痹诿繉W期、每個學科組都有一個小課題深入研究,分析由“低效、無效”產生的課堂“水分”的成因,進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每學期進行匯報,共享成果。
六、結語
只有當每一名學生最大限度地學到應學習到的知識和能力時,其才會發(fā)出真心和燦爛的微笑,師生的和諧關系才能達到一個新高度和新境界,充滿智慧、活力與激情的幸福教育之花才能在校園盡情綻放。
參考文獻:
[1]任 俊.積極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美)約翰·杜威.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M].趙祥麟,任鐘印,吳志宏,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美)約翰·杜威.我的教育信條——杜威論教育[M].彭正梅,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4]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5]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6]嚴育洪.“事”說師生關系[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