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慕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中持續(xù)發(fā)展的困境思考

        2018-01-10 00:09:10張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年4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慕課困境

        張靜

        摘要: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以意識形態(tài)和思想政治教育為導向,且教學內容處于不斷更新變化中,使得課程制作成本高,需要整合各方力量來完成;教師參加思想政治理論課慕課制作的積極性不高,課程實時互動效果不佳,也無法對學生互動和學習實際情況進行客觀有效測量,導致慕課在思政課中發(fā)揮的作用并不理想。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中,慕課并不能代替?zhèn)鹘y(tǒng)課堂和教師的作用,要想發(fā)揮其作用,聯(lián)合國內優(yōu)質教育資源形成聯(lián)盟,開發(fā)共享的優(yōu)質慕課平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關鍵詞:慕課;思想政治理論課;持續(xù)發(fā)展;困境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4.017

        中圖分類號: 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17)04-0082-05

        一、引言

        瞿振元在“2013 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曾呼吁:“面對異軍突起的‘慕課,我們的課堂教學、我們的教學方法手段必須改革!”[1]上海高校課程共享中心首次試水“慕課”教學的思政課——《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效果頗佳。[2]2015年9月,清華大學開發(fā)的《毛澤東思想概論》課程登錄edX平臺,面向全球開課,開課一周就有來自13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3000人選修,這被譽為中國慕課快速發(fā)展的一個標志。教育部在2015年工作要點和出臺的《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也為慕課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地位與作用提供了政策導向與支持,[3]慕課驟然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

        慕課的出現(xiàn)豐富了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但是我們更應該理性對待慕課的價值與意義,平衡慕課與傳統(tǒng)課程的作用,不能以偏概全,否定傳統(tǒng)課堂在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尤其是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慕課”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但可以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補充。[4]本文從課程性質、課程的可操作性和課程效果三個方面詳細探討慕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改革中持續(xù)發(fā)展的困境與存在的問題,研究其在思政課改革中的意義與作用。

        二、課程性質的困境

        正確定位和認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性質是決定其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的關鍵。從供給側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性,其本質就是把一定社會的思想觀念、政治意識、道德規(guī)范,通過施加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轉化為受教育者個體的思想品德的實踐活動。[5]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課程,更為重要的是它肩負著一定政治功能和道德作用;這些思想觀念和相關內容必須隨著社會發(fā)展不斷更新,與時俱進,確保教育內容的先進性時效性。

        1.課程的意識形態(tài)特征

        意識形態(tài)是一個國家穩(wěn)定的根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載體的思政課,反映了國家意識形態(tài),是中國社會主義大學特有的課程。[6]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青年大學生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戰(zhàn)場”,有責任在互聯(lián)網(wǎng)輿論場上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通過在“慕課”平臺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爭取網(wǎng)絡空間的話語權,一方面是占領輿論陣地、引領青年大學生正確導向的需要;另一方面則是適應現(xiàn)代化的教育變革的需要。[7]所以,在將慕課引進思政課改革的過程中,堅持其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但目前的改革現(xiàn)狀出現(xiàn)了本末倒置的現(xiàn)象,過于重視方法和手段,忽略了思政課的本質與性質。

        思政課屬于意識形態(tài)和思想教育范疇,是思想和觀念層面的內容,它需要學生的自主感受與學習,更需要潛移默化的教育,這就決定了必須有與其相適應的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才能確保較高的教學效果。根據(jù)慕課的特征與發(fā)展理念,它強調學生通過網(wǎng)絡平臺自主學習,并與教師和他人進行互動,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在這種模式下,強調學生的作用,教師最主要的作用在慕課內容的制作與設計以及網(wǎng)絡互動,強調教學方法的設計,忽視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接受程度,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的深入交流互動較少,重學輕教,無法確保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從目前慕課在思政課改革中扮演的角色來看,它主要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的優(yōu)勢,實行全部的線上課程,它重視的是教學方法與模式的變革,而非教學內容。有人認為,清華大學《毛澤東思想概論》在國外的成功不僅說明了慕課在思政課改革中能發(fā)揮很大的作用,也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慕課輸出中國的意識形態(tài),但現(xiàn)實遠非如此。一個課程能否確保長青,確保高關注度和高號召力,重要的是內容,而不是方法。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yè)課相比,不只有一個讓學習者“知不知”的問題,同時還有一個“信不信”的問題。[4]這種理念灌輸不是花哨的教學方法能夠做到的,必須是實打實的思想教育和言傳身教,這也就是為什么國內大部分高校對于將慕課引進思政課時采取的是觀望或保留態(tài)度,比如北京大學。思政課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它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類課程,它有更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慕課的確能夠運用大學生喜愛的互聯(lián)網(wǎng)豐富教學形式,有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關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從意識形態(tài)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來看,其教學效果是否高于傳統(tǒng)課堂也是未知的,其教學效果的持續(xù)性和學習學習興趣的持續(xù)性也有待檢驗。

        2.課程內容更新快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既是教育者按照社會需要組織施教的過程,也是大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個體需要接受教育的過程。[8]盡管思政課肩負意識形態(tài)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責任,但作為一門課程,也具有知識傳遞的特性。從學科分類上來看,思政課屬于人文社科大類,該類課程最大的特性是其變化性、多樣性與時代性,基礎理論不變,但是其內涵處于不斷豐富與完善的過程中,知識點和案例等更新速度快,課程內容以及授課方式也需要隨時代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從教學內容上來看,思政課特性決定了其教學內容的導向性,決定了思政課的內容必須與世情、國情、社情密切相關。這就要求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必須隨著社會需要和學生需求不斷變化,在滿足學生需求的基礎上,滿足社會需要。這一點傳統(tǒng)課堂很容易實現(xiàn),但是對于慕課來說,需要重新收集材料、組織素材,重新錄制等,并輔之以相應的互動與作業(yè)等,花費的代價較大,無法適應思政課更新速度快的要求。endprint

        三、課程體系可操作性差的困境

        與傳統(tǒng)媒介型大學“在線課程”不同的是,慕課有一套完整的教學模式和課程標準,包括準備、制作、講授、參與、討論、作業(yè)、反饋、評價、考核與證書發(fā)放等,并具有規(guī)模大、開放程度高,透明性、易獲得性,可重復、強調學習的體驗和互動等基本特點。[9]所將現(xiàn)行思政課慕課平臺建設的基本情況與標準慕課體系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目前慕課建設過程中重點關注的是教學視頻的設計與開發(fā),后繼環(huán)節(jié)關注力度不度,整個課程體系的可操作性不強,并未達到標準慕課的要求。

        1.課程制作成本高

        阿姆赫斯特學院曾拒絕與edX 在線課程平臺合作,因為與edX合作,絕非便宜之事。學院可以免費運用平臺,如果需要公司提供幫助,那么每門課收費 25萬美元,每次額外時間收費 50,000 美元,還要從課程收益中抽成。加上人力成本,教授們通常要在慕課上花費100小時來開發(fā),運行之后每周還要花費10小時。[10]通過分析標準慕課體系的具體內容可知,建成完整的一門慕課是非常復雜的,它包含平臺建設、教學內容設計、視頻制作、互動、作業(yè)、考核、反饋等環(huán)節(jié),缺一不可,目前國內做的較完善的慕課平臺是復旦大學,它借助教育部的政策與資金支持,調動全國高校的名師資源做慕課,基于這些優(yōu)勢,完成了一些課程慕課的上線,包括思政課,但并不是所有高校都有能力獲得這些優(yōu)勢和資源。另外,即使這些慕課上線,甚至推廣到國外,但是還存在兩個非常明顯的問題:一是與標準慕課體系有較大差距;二是合格畢業(yè)學生少,且無法盈利,單純依靠國家政策支持注定其面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危機。

        從課程制作角度來看,完善的慕課體系需要有強大的系統(tǒng)平臺支撐、完善的教學管理隊伍、強大的課程開發(fā)專家團隊、優(yōu)秀的課程講師及認真負責助教等,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從開發(fā)、制作、管理與支持,各個環(huán)節(jié)缺一不可。通過對目前已經(jīng)大規(guī)模使用的思政課慕課平臺進行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中國高?;蛘块T在利用慕課平臺開發(fā)思政課過程中,開發(fā)和制作環(huán)節(jié)比較完善,但是管理和支持等環(huán)節(jié)幾乎很少涉及,或者極為不完善,更多的是局限在網(wǎng)絡教學層面,將課程錄制成微課,讓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只是簡單的在線教育,類似于十余年前的網(wǎng)絡公開課,而非慕課,甚至包括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視頻教學平臺很完善,但互動討論、作業(yè)與考核環(huán)節(jié)并不是很全面。

        2.教師積極性差

        在任何時候任何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的角色與作用都是無可替代的,必須強調教師的作用。慕課雖然打破傳統(tǒng)課程面對面的教學模式,但目前慕課平臺在建設過程中,有弱化教師的導向,導致教師參與力度和積極性較差,直接影響了慕課的效果。

        一是,教師參與程度小。慕課平臺中,學生可能無法專注學習,因為課程內容與教學過程缺乏教師合理指導而存在,說明慕課在無限制開放性的大環(huán)境下,想要保證教學質量與學習效果,要在課程內容設計時,既要重視課前導學的呈現(xiàn)形式,又要增強教師指導性內容與評價內容的設計。[11]這是標準化慕課的重要評價指標,也是慕課是否有存在價值最重要的體現(xiàn)。慕課平臺最大的特性在于強調學習的自主性,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其最為重要的是互動環(huán)節(jié),但現(xiàn)有的思政課慕課平臺在建設和制作中,重點關注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內容設計與視頻制作,忽略了教師評價與教師指導的環(huán)節(jié),這就相當于否定了教師在“解惑”中的作用。慕課之所以廣受關注,最主要是它的廣泛自由性與實時互動性,但現(xiàn)階段部分慕課平臺中的互動與討論等環(huán)節(jié)多是由助教完成,教師參與較少,沒有體現(xiàn)教師的價值,互動討論效果也并不理想;甚至一些平臺沒有設置互動、作業(yè)、考核等環(huán)節(jié),導致整個慕課課程架構有嚴重缺陷,也無法保證慕課的持續(xù)發(fā)展。

        二是,教師消極對待慕課錄制。正如帕克·帕爾默在《教學的勇氣》中所說的“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于教師的自我認同與自身完整。[12]筆者就“教師對慕課的態(tài)度”這一問題進行訪談時發(fā)現(xiàn),一些教師(包括國家級教學名師)表示,“不愿意對著死物(錄像機等設備)講課,講不好”,“講課時沒學生聽,不跟學生互動覺得沒意思,講起來沒動力,跟平時講課的效果差距太大”,“不愿意照著設計好的大綱和稿子背或者念,我就喜歡現(xiàn)場發(fā)揮,根據(jù)自己和現(xiàn)場學生的實際情況講,不喜歡被束縛”。部分教師尤其是一些資歷較老的教師,他們常年工作在教學一線,對于學生的興趣與需求有較準確認知,教學經(jīng)驗豐富,教學效果較好,但卻不愿意參與慕課的制作,導致慕課在制作過程中無法集成最優(yōu)質的資源,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慕課在思政課改革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是,慕課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在經(jīng)濟利益方面的矛盾。一般情況下,一門課程可以通過慕課平臺進行大規(guī)模傳播,全國所有高校學生都能選修,并進行學分認證,這對傳統(tǒng)課堂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可能會導致傳統(tǒng)課堂數(shù)量減少,甚至對教師的需求減少。目前大多數(shù)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工資都與課時量掛鉤,上課越多,收入越多;而慕課的上線使得學生只需要網(wǎng)上學,傳統(tǒng)課堂減少,教師們的工作量減少,可能會產(chǎn)生慕課“搶思政課教師飯碗”的現(xiàn)象,導致教師人參與慕課制作的積極性較差。所以如何平衡慕課課程與思想課傳統(tǒng)課堂之間關系是其發(fā)展過程無法回避的問題。

        四、課程效果不佳的困境

        除了課程性質與課程制作外,課程效果也可能是慕課在思政課改革中持續(xù)發(fā)展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困境。政府部門和一些高校之所以會大力推廣慕課,主要是由于他們認為慕課平臺的便捷性與廣泛性會提升思政課的教學效果。但從其近年來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慕課平臺上的思政課教學效果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并不具備較大優(yōu)勢,甚至還不如傳統(tǒng)課堂。存在這個問題的關鍵原因是課堂上師生互動不充分,學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因為思政課的教學不只是有教有學,而且要有教的能動性與學的能動性,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13]

        1.課堂互動效果差

        翻轉課堂先驅亞倫和伯格曼認為,翻轉學習的本質,不是如何使用微視頻,而是如何充分使用好課堂學習的時間,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進而創(chuàng)造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環(huán)境。[8]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師生互動,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認知程度是值得深入推廣的教學模式,慕課平臺雖然提供了網(wǎng)絡支撐,可以達到時時、事事的交流互動,但其互動效果并不如傳統(tǒng)課堂好。endprint

        一是,面對面語言交流深度與廣度的無可替代性。教學畢竟是學生與教師之間一種古老而精深的交流,教師優(yōu)于計算機的地方就是運用語言與學生直接面對面交流并在此過程中發(fā)散出自己的人格魅力。[14]思政課具有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作用,旨在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最為重要的目標是思想的“入腦”與“入心”,這需要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

        思政課的教育與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更為重要的是思想與價值觀念的傳遞,這些都需要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只有這樣教與學才都是一件快樂有趣的事情。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價值與作用在任何時候都是無法替代的,教育需要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密切互動實現(xiàn)教育目標,也需要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慕課平臺單純依靠機器的交流互動,而且互動大多數(shù)是通過文字表述的方法完成,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教師在解答問題和互動交流上的發(fā)揮,無法拓展互動的廣度,提升交流的高度,強化互動的深度,導致課堂互動不充分。

        二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時間差問題。慕課平臺中的互動以實時為特征,但現(xiàn)實操作中卻較難實現(xiàn),交互的實時性和有效性都沒有得到保證。從實施情況來看,慕課平臺中承擔互動工作的大部分是助教,而非教師本人,這使得互動在深度、高度、廣度上都不如教學內容,互動效果差。從教師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除了教學還有部分科研和行政的工作,學生除了思政課還有許多其他課程的學習,如何在課外時間實時學習互動,不僅需要較大成本,而且也無法做到全面的實時。

        2.學習效果不佳

        據(jù)統(tǒng)計,Udacity 平臺中的程序入門課程有6 萬學生注冊學習,但通過率僅為14%,50%以上學生中途退出[15],其它平臺也是如此,大部分學習者由于各種原因退出慕課學習。慕課高退出率的原因也很多,如難以實現(xiàn)學習的自我調控,淹沒在海量信息和復雜網(wǎng)絡中,難以適應協(xié)作交流學習方式等,這些壓力都會導致學習者無法繼續(xù)學習。慕課在思政課中的運用只是一個在線學習平臺,討論互動、學分認證等并沒有得到有效實施。這需要從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慕課平臺中的知識與學生需求的匹配度兩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是,學習自主性不足。無論是網(wǎng)絡平臺的學習,還是傳統(tǒng)課堂的學習,學習效果都依賴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意愿。大學生的確是互聯(lián)網(wǎng)上最大、最積極的用戶群,他們能夠熟練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也喜歡在網(wǎng)絡平臺中收集與學習相關的知識,但是他們是否真的會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是未知的,他們對網(wǎng)絡中傳授的知識的接受程度也是未知的。網(wǎng)絡學習的無約束性以及年輕大學生的自律能力差,使得教師和管理者無法對學習進度和學習的有效性進行監(jiān)管,無法客觀評價學習效果。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比,慕課平臺中的學習不是一種“義務”,如果缺乏一定的監(jiān)督與約束機制,會導致慕課平臺中的思政課學習只是一種“裝飾品”,學生沒有動力、也不愿意去學習、互動、完成作業(yè)等,可能圖一時新鮮會關注,但其保持關注度的期限是未知的。

        二是,平臺內容與學生的知識需求匹配程度不夠。慕課學習中,可以驅使學習者學習的是學習者自己的學習目標,而這種學習目標源自于學習者的個人需求。[16]如前所述,思政課的教學內容每年都會有一定程度的變動,學生的需求也是處于不斷變化中,如何在學生需求與課程教學內容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是很困難的。因為上萬人同上一門課程,學習者所受到的關注度肯定無法保障,比如常見問題無法得到及時專業(yè)的回答。[17]目前在開發(fā)慕課平臺中的思政課時,更多的是課程開發(fā)專家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社會熱點問題和主流思想設計教學知識點,在滿足課程基本性質的基礎上盡可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考慮更多的是共性教學內容,個性化的內容沒有突出,比如依據(jù)專業(yè)、學科、地域等,使得二者的匹配程度仍不夠,無法達到慕課預想的教學效果。

        五、結論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內容的雙重維度、教育目標的雙重任務、教育對象的雙重需求決定了其應實現(xiàn)知識傳授與信仰培育相統(tǒng)一。[18]近年來,高校思政課的發(fā)展一直是與時俱進的,其改革與時代要求、社會需求和學生需要是同步發(fā)展的,所以慕課在一定意義上倒逼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改革。[19]但也必須認識到慕課不是萬能的,不應將其絕對化、教條化,尤其是在思政課的教學和改革中,它的作用程度也是有限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魅力就在于其需要啟蒙人的主體意識并建構人的個性情感世界,引導學生去積極探索并努力實踐真善美。[20]

        在思政課改革或教學中,慕課扮演的角色應該是重要的補充者,它絕對不可能替代傳統(tǒng)課堂教學和教師的作用。在建設慕課平臺的過程中,應該成立“全國慕課聯(lián)盟”,建立一個全國統(tǒng)一的思政課慕課平臺,借助教育部在政策、財力、物力方面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名校在師資資源方面的優(yōu)勢,整合全國優(yōu)勢教學資源,建設高質量、高層次、高水平的思政課慕課平臺,在全國推廣;同時各高校可根據(jù)學校特色和學生特色與需求,通過網(wǎng)絡平臺和傳統(tǒng)課堂教學進行補充,采用網(wǎng)絡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相結合、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相結合的方法,全面提高思政課的教學質量,盡可能拓展學生知識面,有效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同時也加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晶,鄭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面對“慕課”,我們必須改革![EB/OL].[2013-11-06].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11/06/c_125656323.htm.

        [2]吳超. 接納與認同: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慕課”教學的態(tài)度——基于對上海6所高校本科生的調查[J]. 浙江社會科學, 2015(2):136-140.

        [3]屠丹丹. “慕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 高教學刊, 2016(3):136-140.

        [4]陳豪. “慕課”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啟示[J]. 思想理論教育, 2014(4):70-73.endprint

        [5]侍旭.高校思政教育也應有“供給側改革”思維[N].光明日報,2016-3-16(16).

        [6]顧鈺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 “慕課熱”以后的“冷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1):115-117.

        [7]劉震, 曹澤熙. “慕課”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挑戰(zhàn)和機遇[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4(11):57-61.

        [8]汪倩倩. 慕課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改革芻議[J]. 高教探索, 2015(7):83-86.

        [9]高再秋, 王珍, 李梁. 慕課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轉型之思[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 2014(7):42-44.

        [10]吳萬偉. “慕課熱”的冷思考[J]. 復旦教育論壇, 2014(1):10-17.

        [11]姜藺, 韓錫斌, 程建鋼. MOOCs學習者特征及學習效果分析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 2013(11):54-59.

        [12]帕克·帕爾默. 教學的勇氣——漫步教師心靈[M].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10.

        [1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4]蘇升乾, 王溪. “慕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對策略[J].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5(1):103-105.

        [15]葉海智, 金文閣. 慕課高退出率的原因分析及對策探究[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5(16):8-9.

        [16]Masters K. A Brief Guide to Understanding MOOCs[J]. Internet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2009(2):10.

        [17]Bednar N L. MOOCs and Community College Distance Education[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3(3):15.

        [18]張紅霞, 紀詠梅. 知識傳授與信仰培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雙重任務[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2):41-45.

        [19]艾四林. 慕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機遇與挑戰(zhàn)[J]. 北京教育:德育, 2014(10):6-9.

        [20]侯勇, 饒啟慧. "慕課"視閾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范式變革探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6):63-68.

        [責任編輯:龐達]endprint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理論課慕課困境
        困境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08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與策略
        科教導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35:46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藝術探究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8:49
        基于綜合能力測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卷考試改革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3:44
        大學生對慕課的了解和利用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7:22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7:37
        “慕課”教學的“八年之癢”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9:53
        慕課環(huán)境下的學習者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5:39
        亚洲阿v天堂2018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真人作爱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一区二不卡|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影片|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7超级碰碰人妻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日韩女优图播一区二区| 色诱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在卧室被老板疯狂进入国产| 91免费国产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自产拍高清|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免费免费| 元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 | 日韩少妇人妻中文视频| 在线播放免费播放av片|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 一级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四|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麻豆三级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日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一级精油按摩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av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色婷婷综合激情| 日本美女性亚洲精品黄色| av无码小缝喷白浆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少妇下蹲露大唇无遮挡| 韩国一级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综合一区| 无码人妻人妻经典| 国模精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