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亞男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推進,以學校和家長為核心的社會主體,開始愈來愈注重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多個學科綜合教育下的全面發(fā)展,對非重點教學課程的初中音樂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充分利用初中音樂教學的優(yōu)勢,來增強學生的樂感,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
【關鍵詞】初中音樂 教學樂感 鑒賞能力
一、初中音樂課程標準
1.教學原則
《我國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表明,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之一,應該作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初中音樂教學應該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注重初中生在音樂上的個性發(fā)展。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還要注重提高初中生對音樂進行評價鑒賞的能力。
2.教學特點
(1)教學內(nèi)容多樣化的特點,在歌曲演唱方面,初中音樂教學的內(nèi)容不僅要包括適合初中生學習的“課標類”音樂歌曲,比如《青春舞曲》等,還要包括各民族的特色歌曲、中國傳統(tǒng)戲曲、以及當代流行歌曲的學習,歌曲類型豐富,種類多樣;初中音樂除了對歌曲演唱進行教學外,還要注重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和對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層次分明。
(2)教學方式靈活的特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經(jīng)濟能力的提高,初中音樂課堂的各類樂器設施也不斷增多,教師可以通過理論演唱技巧的傳授、鋼琴伴奏、舞蹈表演等形式進行教學,且教學形式的選擇比較靈活,沒有特殊的限制。
(3)教學目標明確的特點,課標不僅制定了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教學的過程與方法方面,知識與技能方面的音樂教學總目標,還制定了1~2年級、3~6年級、7~9年級三個不同階段的音樂教學目標。
二、案例分析
為了具體了解當前我國初中音樂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樂感與鑒賞能力的實際情況,本文將以舉例的方式進行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yǎng)與鑒賞課教學的策略探討。
1.從培養(yǎng)學生樂感的角度出發(fā)
以歌曲《青春舞曲》為例,在這首歌曲的教學中,音樂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
(1)營造輕松的學習氣氛。在進行正式教學前,教師可以采取自愿的方式,找3~4位同學給大家演唱自己最喜歡的一首歌,在所有同學演唱完畢后,請演唱的同學和欣賞歌曲的同學說一說自己喜歡這首歌的原因,是因為喜歡歌曲的作曲家、作詞家,還是因為喜歡這首歌的歌詞、節(jié)奏?是喜歡歌曲原作者的經(jīng)歷,還是聽到這首歌時發(fā)生了有趣的故事?并給學生唱一首自己喜歡的歌,告訴學生自己選擇這首歌的原因,同時還要了解學生掌握歌曲節(jié)奏的方式,通過這些交流來拉近音樂教師和學生的距離,給學生樹立起“音樂學習不僅要‘唱音樂,更要‘懂音樂”、的意識,然后,在此基礎上以簡要明了語言向?qū)W生介紹《青春舞曲》的作曲作詞背景,和歌曲詞、曲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給學生對歌曲有一個整體上的了解,避免傳統(tǒng)音樂教學教師自我介紹——翻開教材——歌曲教學的呆板教學程序。
(2)運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給學生按照自己樂感演唱歌曲的機會,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學生按照樂譜和音節(jié)演唱,以便于音樂教師找到學生存在的樂感問題,根據(jù)學生的樂感水平因材施教。在歌曲教學之前,要讓學生先靜靜的聽幾遍歌曲,隨后讓同學們跟著純樂曲的節(jié)奏哼唱、加歌詞演唱,教會學生在掌握歌曲整體節(jié)奏的前提下再去進行歌曲的演唱,然后,在學生基本熟悉歌曲的整體節(jié)奏之后,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舞蹈教學,從打節(jié)拍開始,到樂器的基本練習,到簡單的肢體動作,再到比較標準的舞蹈動作,使學生逐漸融入到歌曲的旋律中,在上述音樂內(nèi)容的學習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樂感。
2.從音樂鑒賞課教學的角度出發(fā)
音樂鑒賞需要學生對音樂有一定的了解和演唱能力,但也不能因此而把音樂鑒賞教學放到音樂課程的最后,而應該使音樂鑒賞教學貫穿于音樂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
(1)要讓學生明白,會欣賞音樂也是一種音樂天賦,不論你是不是會唱,唱的好不好,在音樂鑒賞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對歌曲的看法或想法,以及自己所期望的歌曲演唱的形式,并給予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而且,對于初中音樂鑒賞教學而言,不應設置較高的音樂鑒賞標準,以免給初中音樂教學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同時,要明白,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積累,同時也與學生個人的音樂素養(yǎng)有著密切的關系。
(2)同樣以《青春舞曲》為例,在這首歌曲的學習中,可以從歌詞和曲調(diào)入手,來培養(yǎng)初中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比如,“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一句,有的學生認為這是詞作者在表達自己對于青春逝去的一種遺憾,而有的同學則認為,歌曲的曲調(diào)歡快,因此這句歌詞是在表達作者對年華不再的一種灑脫。在這種情況下,音樂教師應該在肯定同學們樂于思考,具有自己想法的同時,了解學生觀點產(chǎn)生的原因,促進學生之間對于歌曲的看法和疑問,而后再由音樂教師指導學生鑒賞歌曲的切入點和技巧。幫助學生在保留自己觀點的同時,學會傾聽其他同學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