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黎春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較弱,沒有形成基本的問題意識,對學習過程中的各類現(xiàn)象缺乏深入性的探究。而小學語文教育的目標,旨在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運用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思維能力。如果學生缺乏基本的問題意識,不懂得對語文內容進行細細的揣摩與深入的推敲,將不利于學生品味語文知識當中蘊含的深刻智慧。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幫助學生形成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提問必不可少。本文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探討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增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提問;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51-01
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的有利之處
1.1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分析文章的基本方法。在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過程之中,許多學生或許會因為文字的費解與道理的抽象,而對語文學習產生厭惡心理,關鍵在于教師沒能在課堂教學之中把握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使學生深入體會語文知識內容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小學階段的學生們思維能力較弱,卻有一定的生活經驗,而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也與學生們的生活有著必然聯(lián)系,如果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脫離實際生活,生硬的向學生們灌輸知識內容,將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就以小學語文課文《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為例,學生接觸這篇課文,雖然能在教師的帶領之下逐漸認識基礎的語文字詞,卻可能無法理解每段文字所表達的確切含義。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之中進行有效的提問,則能引導學生在問題探究之中對文章進行深入的理解,從而理清分析文章的基本要素及思路。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意識的形成階段,語文知識分析方法的形成需要借助教師一定的引導,而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中進行有效的提問,則促進著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1.2在口語表達之中促進學生邏輯能力的提高。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理念的必然需求。一方面,問題能促使學生進行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能力;另一方面,口語交流能力也是衡量學生語文知識水平的重要因素,學生的口語能力需要在提問中得到鍛煉。由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問題一般與課文內容有所關聯(lián),可以有效的讓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之中展開即興演講,從而驗證學生思維水準與語言能力的優(yōu)劣。在展開有效提問的過程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的表現(xiàn),判斷學生的邏輯是否嚴謹、語法表達是否存在錯誤,從而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對學生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建議,促使學生在口語表達之中提高邏輯能力。
2.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關鍵因素
提問的時機與對象是否恰當,對答案的評估方式合理與否,都是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關鍵因素。一方面,雖然提問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的任意時刻進行,但是不同時間段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與記憶的活躍程度都有所不同,如果提問的時機不夠恰當,就難以保證學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參與到課程研討之中;另一方面,答案的評估方式則會直接影響提問的效果,提問當中的某些答案具有開放性與探索性,而有些則具有客觀性,教師需要結合提問內容,合理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并給予適當?shù)墓膭?,才能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總結與回顧,達到課堂提問應有的教學效果。
3.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的實施方法
3.1有效提問之中注意問題的梯度與難度。遵循學生認知問題的一般規(guī)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中進行有效提問,應當本著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首先,教師必須得結合學生能力考慮到問題的難易程度,以針對學生特點展開有研究價值的提問。再者,提問的梯度需要合理把控,以引導學生對問題的研究由淺入深,逐漸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講授《魚游到了紙上》這篇小學語文課文時,可以先就文章的語言特色引導學生展開問題討論,以讓學生們掌握基本的語文寫作藝術手法,再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結合全文分析文章的故事脈絡,從而品味文章當中的思想內涵。教師對提問的梯度與難度進行合理把控,確保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
3.2有效提問中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時,教師必須得確保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首先,如果教師給予學生的思考空間過少,將不利于學生突破思維的局限;再者;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需要足夠的空間與時間,而思考的時間過少,學生無法短時間內激發(fā)思維靈感,或許在表述問題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語無倫次的現(xiàn)象,從而無法理清自身的思緒。由此可見,教師在進行有效提問的同時,必須得顧及到學生思維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才能確保提問的質量與成效。
4.總結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但是在進行有效提問的過程之中,教師必須得重視起提問的梯度與難度,給學生的思考空間留有一定的余地,確保學生能在問題思考時提高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劉志超.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芻議》,學術期刊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5年36期
[2]羅麗. 《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提問策略》,學術期刊 《讀書文摘》 2016年10期
[3]鄭咪. 《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實施策略》,學術期刊 《課外語文(上)》 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