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文萍
【內容摘要】本文對體驗式學習的內涵、教學策略、教學要求進行了論述,最后總結了體驗式教學的根本是什么,希望對初中物理教學能起到幫助作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體驗式學習?教學策略
在初中物理新課標中強調,開展初中物理教學要注重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和探究的積極性,注重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知識、促進思維、發(fā)展能力,堅持從生活體驗中學習知識,通過運用體驗式學習教學方式,以促進學生物理素養(yǎng)的提高。
一、體驗式學習的內涵
1.體驗式學習的內涵
“物理體驗式學習”教學方式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親身體驗出發(fā),把生活與所學物理知識有機相聯系,引導學生在觀察、體驗和探索物理現象的過程中,對物理現象進行解釋與理解,從而掌握物理知識的一種教學方式。它包括四個相關聯的要素:進行具體體驗、觀察與反思物理現象、形成抽象的物理概念、在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體驗概念的意義。
2.體驗式學習的特征
要提高物理體驗式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掌握它的基本特征:一是實踐性。開展體驗式學習,非常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環(huán)節(jié),強調學生在“做中學”,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來體驗所學知識;二是自主性。體驗式學習強調學生進行自主體驗,讓學生通過體驗來發(fā)現問題、探索規(guī)律、掌握知識;三是過程性。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物理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體驗式學習非常注重學習的過程;四是互動性。體驗式學習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才能完成,它強調在學習中師生的互動性。
三、體驗式學習的教學策略
1.課前體驗,激發(fā)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運用體驗式學習方式開展初中物理教學,應堅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原則進行教學。要讓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有更多的體驗,需要教師在課前提前為學生安排體驗學習的內容和要求,以此來讓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物理現象、思考物理問題、探究物理規(guī)律、掌握物理知識。例如,聲學部分的內容是初中物理最先學習的內容,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提前讓學生進行動手實踐,想法讓一個物體發(fā)出聲音,并注意體驗物體發(fā)出聲音的特點,這樣教師在課堂“聲音是什么”和“聲音的特征”這些知識時,學生通過體驗就有了感性認識,不會感到陌生和抽象,就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再如,在學習“杠桿”這一節(jié)內容前,教師可讓學生在家體驗用羊角錘、鉗子、剪刀、鑷子、指甲刀等生活用具,讓學生對這些用具進行一一動手體驗,來感覺每個用具在工作時的所需要力的大小、用力方向、用力位置,在正式講解時,學生就能暢所欲言,對杠桿的原理就有了深刻的認識。同時在體驗中也能培養(yǎng)學生探索精神和思考積極性。
2.課中體驗,指導學生理解物理內涵
由于學生有了課前的學習體驗,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增,回到課堂正式教學時,教師仍然應注重讓學生進行體驗。但是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體驗,不能讓學生只停留在初步的觀察體驗階段,教師可通過演示實驗等方式來呈現教學內容,要讓學生對實驗后的現象做出深入的思考,從本質上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物理知識的本質內涵,這樣就把學生的體驗學習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有助于學生更好構建物理知識。例如,在學習八年級的“聲音的特征”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運用裝有不同水量的幾個瓶子,讓學生對這幾個瓶子進行敲擊,然后觀察不同水量的瓶子發(fā)出的聲音情況,學生就會發(fā)現它們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不一樣,再進行觀察體驗就能發(fā)現水量多的瓶子,聲音沉悶,水量少的瓶子聲音較尖。通過讓學生對這一現象進行思考,就能理解這是因為水量不同,瓶子的振動頻率快慢不同,從而導致音調的不同。通過進行這樣的體驗與思考,就能理解頻率與音調的關系,這樣學生通過學習就有了較大的收獲。
3.課后體驗,加強學生物理應用能力
通過課前和課堂兩次體驗學習,學生不僅對物理學習興趣大增,對抽象的物理學習不再有畏難情緒,而且還學會了從生活中觀察物理現象,也初步掌握了通過體驗來總結物理規(guī)律的基本方法,為了能夠更好實現“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學目標,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因此,要求教師在課后仍要讓學生進行體驗學習,在課后的體驗學習中要注重加強學生物理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體驗式學習就不再限于對物理現象的觀察上,而是把學生的能力拓展到物理應用層面,這樣就能更全面地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例如,在學習了《聲現象》這一章后,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進行聲現象的小制作,如,有的學生制作了“瓶子樂器”,有的作了“跳舞的小人”;在學習了《光現象》后,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制作“潛望鏡”、“萬花筒”、“小孔成像筒”;在學習完《浮力》后讓學生制作“孔明燈”等。通過這些小制作,既能讓學生感到物理學習的樂趣,又能增強學生物理知識應用能力。
四、體驗式學習的教學要求
要發(fā)揮好體驗式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需要教師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設置好體驗式學習的目標。在體驗式學習教學前,要設置好教學的目標,要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認知能力,確定好學生體驗的目標,并根據體驗進程的發(fā)展,及時調整和深化體驗目標。要注重體驗中的探究與思考,因此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為學生設置多類型、多層次的體驗情境,關注學生的體驗過程,以促進體驗探究活動的科學發(fā)展;二是體驗式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和諧共生。體驗式教學雖然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具有許多優(yōu)點,但是它容易使課堂教學變得松散,而傳統(tǒng)教學仍然是傳授式知識教學的最佳選擇,因此要注重把兩種教學方式有機結合,使兩者和諧共生相互補充,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三是因材施教讓所有學生取得收獲。要讓所有學生取得較好學習效果,需要在教學中注重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差異來開展體驗教學。
結束語
總之,體驗式學習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有效調動,通過體驗加深了對物理知識的認識,也“簡化”了物理學習的內容,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物理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使
“物理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物理教學本質得到最充分的體現。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中區(qū)胥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