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
摘要:當前,伴隨著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不斷滲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淡化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而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方式習得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被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家長重視。小學美術教學在素質(zhì)教育的大背景下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關注。重視小學美術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是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思考的問題。本文主要圍繞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的實踐進行探究,進而探索出合作學習在美術教學中運用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合作學習;有效策略;素養(yǎng)
一、優(yōu)化分組,提高學生參與性
在美術教學實踐中有效地運用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是前提和保障。學校和教師要在思想上引領學生,提高對美術學習的認識。然后,教師根據(jù)調(diào)查和實踐觀察對學生的能力和學習意愿有較為清晰地判斷。在開展學習的過程中,一般所分的小組以五六個人為小組最為合適。每個班的學生同其他學科一樣,學生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學習層次,每個小組中都應該做到好、中、差的有效組合,教師要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白各自的小組職能,讓那些有美術方面相關能力的同學有展示的平臺和機會,而讓那些對于美術學習興趣一般,甚至毫不感興趣的同學能夠收到一定的熏陶和感染。學生在小組中既可以相互討論交流,又能各自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進行相應的創(chuàng)作實踐。
二、鼓勵交流,落實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課前,教師要精心選擇教學內(nèi)容,并進行認真的備課,引導學生進行自由的小組組合,在學生自由組合的基礎上,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情況進行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優(yōu)化搭配。美術課堂應是相對開放的課堂,所以在課前,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能夠起到調(diào)動學生興趣的作用。教師要引導小組長了解相關的學習步驟,讓小組長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逐漸引導后進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小組長要堅持運用賞識性教育原則對后進生多鼓勵,讓每個學生在小組中都有所收獲。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仍要時刻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作學習的條件和氛圍。教師要鼓勵小組長通過合作分工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圍繞教學內(nèi)容去搜索、整理和查找相關的資料,引導學生加強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和動手能力的實踐。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會起作用,優(yōu)等生負責整體學習方案的制定,中等生可以幫助后進生完成相關的任務,而后進生也可以暢所欲言的表達自己的獨特認識。例如:在小學美術《會變的線條》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在課前可以通過PPT或者相關的視頻進行情境導入讓學生對各類線條的繪畫作品進行賞析,讓學生被線條組合產(chǎn)生的美震撼到,然后在學生充滿好奇的過程中教師親自示范創(chuàng)作,并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教授一定的基礎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教師的創(chuàng)作是充滿期待的,是佩服老師的。教師就要抓住這個點,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線條組合的創(chuàng)作,讓學生嘗試畫幾組不同排列形式的線條;用線條的形式畫出一幅風景圖;等等。教師可以以小組成果匯報交流的方式進行成果展示和分享。這樣不同小組之間的作品就會存在差異性,而這種差異性的效果就是學生對美鑒賞的過程。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再次進行合作學習,充分調(diào)動各小組的積極性,讓學生重視基本功的習得,并懂得通過揚長避短的學習方式完成相關的內(nèi)容。
在課后,教師仍然要重視合作學習對于提高學生整體素養(yǎng)的關鍵作用,為學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臺,而所有的作品展示都必須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所產(chǎn)生的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小組長會進一步幫助后進生提高一些必要地指導和幫助。課后,學生在一起交流的機會也會進一步增多。而美術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在課堂和美術教材中,我們的生活中也處處皆教育。所以學生對生活中的美術素材會更為關注,學生對美德判斷也會有不一樣的標準。課余時間,美術教師走進學生中間進行個別學生的技巧、方法指導會大大增加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而且在反復的動手過程中學生的繪畫技能也會得到改善和鞏固。小組合作形式的作品展示或者評比活動讓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創(chuàng)新評價,提高學生合作興趣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落實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必須與此進行一個良好的評價體系。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活動和參與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美術素養(yǎng),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挖掘?qū)W生的創(chuàng)造性為指導思想,在實踐中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作品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多給學生肯定和鼓勵。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大膽的創(chuàng)新,在生活中多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從生活中來又回歸生活本真。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個性得到發(fā)展。
小學美術作為藝術學科的教學關系到學生綜合能力的水平。在實踐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要致力于學生審美品位的提升。落實合作學習,就是尊重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在課堂內(nèi)外都有收獲。但切實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jié)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