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永
摘 要:時事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接下來,結合時政復習在高中政治命題教學中的作用,探討在高中政治命題教學中采用時政復習法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時政復習;高中政治;命題探索
所謂的時事材料,一般指的是在近一段時間內國際或者是國內發(fā)生的一些比較重要的事件或者是比較重大的新聞。對于思想政治學科來說,其與時事的聯(lián)系是十分密切的,同時也是十分必然的。而對于高中階段的思想政治課程來說,其要學習的內容主要包含政治、經濟、哲學常識,時事也是這些教學內容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見,探討時政復習在高中政治命題探索中的教學啟示具有重要意義。
一、時政復習在高中政治命題教學中的作用
(一)豐富政治知識
無論是對政治學科的學習還是對其他學科的學習,雖然說教材是主要的教學材料之一,但是針對學生學習內容的設置,不僅僅要設立教材中的學習內容,還要讓學生結合實際進行學習。如今時政復習法的應用恰好達到了這一教學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同時也保證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實時性,進而讓學生除了學習課本上的教學內容以外,還可以了解很多生活實踐中的政治內容,讓他們學會時時刻刻關注政治,關注時事,這對于其將來的命題內容的學習和理解也具有很大的幫助,進而促進學生對政治知識的了解,提升其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
(二)拓展學習思維
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下,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以及單一教學內容的影響,很多學生的思維都得不到擴散,學生已經習慣了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教學內容,進而形成了比較單一的學習方法,對政治學習也提不起學習興趣。21世紀的今天是不斷更新和變化的時代,社會不僅需要理論知識十分豐富的人才,也需要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人才。教師除了要讓學生學習基本的教學內容以外,還要拓展學生的政治思維,而時政復習法的應用恰好可以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針對一些實時性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這樣的學習是十分靈活的,學生不必再去死記硬背知識,思想也不會受到禁錮,他們可以暢所欲言,大膽地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觀點,進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擴散。
二、時政復習在高中政治命題教學中的應用
(一)多媒體教學法
所謂的多媒體教學,主要指的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技術來實現(xiàn)教學工作的開展,多媒體技術本身就具備實時性的特點,再加上多媒體技術具備多樣性,因此,借助于這樣的一種新型的技術實現(xiàn)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保證時政信息的獲得,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提升,進而為高中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做出一定的貢獻。舉例子來說,教師可以在每節(jié)課開始之前,利用5~10分鐘的時間帶領大家一起瀏覽一下最近國內和國外的一些時事新聞,進而讓學生對時政事件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緊接著,看完這些以后,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討論,并且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生給出自己的觀點,進而為接下來的政治命題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二)討論教學法
所謂的討論教學法,主要指的是教師可以結合最近的時政事件,設定一個主題,然后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的學生針對教師的命題展開討論和分析,總結歸納自己的觀點,并做匯報演講。
(三)開放式教學法
新課改以來,對于課堂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教學知識的講解,還要注重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并且要讓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育活動。這樣的情況下,教師便可以采用開放式教學法,所謂的開放式教學法,主要指的是教師打破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下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閷W生講、教師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事先根據(jù)教師的要求并結合時政新聞做一定的講解,并且要將看到的新聞根據(jù)不同的主題進行整理和歸納,然后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講解給其他同學聽。借助于這種開放式教學的方式,既可以實現(xiàn)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又可以實現(xiàn)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同時還可以改善課堂教學氛圍,進而為教育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本文探討了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開展時政復習法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在本文相對應的一系列的建議和措施的幫助下,可以促進高中思想政治命題教學工作的開展,進而為高中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萬玲.淺談思想品德中考時政熱點復習之策略[J].學周刊,2017(21):36-37.
[2]林梅玉.淺談高三時政復習的方法與技巧[J].科技風,2008(7):103.
[3]鄧少鋒.高三時政復習專題網站的構建與實踐[J].教育導刊,2002(Z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