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超
摘 要:本文介紹在班級學生自主管理模式中,如何通過運用分組合作競爭的做法提高班級管理的有效和持久。比較詳細談到了小組的組建,小組的管理,以及在日常管理中的操作,同時列舉許多實用方法,并提出了通過“組內(nèi)互動”與“組際互動”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關(guān)鍵詞:班級自主管理 分組管理策略 運用
所謂分組管理策略,是把一個教學班的學生,按均衡的原則分別編成多個小組。教師在班級管理或組織活動或教學活動時,以小組為重要單位,有計劃地向小組提出一定的集體目標或集體活動任務或教學任務,指導各小組學生互相幫助,互相交流,互相監(jiān)督,為完成共同的任務而積極合作。通過組員之間的督促,監(jiān)管和組與組之間的競爭,以達到促進學生交往、自覺參與班級管理,充分發(fā)揮學生個體和群體的積極作用的目的。為此,在實施分組管理的過程中既要有適當?shù)?,積極的競爭,更要強調(diào)組員間的合作與監(jiān)督。
一、自主小組的組建
1.優(yōu)化組合
我們在進行班級小組劃分時,考慮了學生的性別,成績、職務、能力、性格,責任感等多方面因素,把學生較為均衡地分在不同的組。一般情況下,為了方便管理,我們會根據(jù)優(yōu)化組合的原則進行座位的安排,把坐在相鄰的6至8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這樣一方面方便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另一方面也方便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使得班級中的小組既是班級管理單位,活動主體,又是開展小組學習活動的小團體。
2.個性化命名
對于班級里的小組,提倡小組命名個性化,如可以是激勵性的命名:爭氣組、希望組、敢超組等:也可以是用游戲命名:魔獸組、CS組等。在進行命名的過程中要發(fā)揮各小隊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自己去設計自己的特色組名。這樣使得小組達成初步的共識——這個小團體是我們共同擁有的。
二、自主小組的管理
1.有完善的組織機構(gòu)
小組中,每個組員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分別扮演一定的角色,并按照角色的規(guī)定進行著交往活動,完成相應的職責。
為此,要有小組組織機構(gòu),如在小組里設有小組長,副小組長,以及設有負責組里紀律,學習,活動等管理與組織工作的小崗位.各個小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就自己的工作職能進行個性化的崗位命名,由小組共同協(xié)商制定符合本組需要或適應的崗位職責。
2.有達成共識的組規(guī)、組訓、組風
規(guī)范會象一把尺子擺在每個組員的面前,約束著他們,使他們在認知,評價上有一個標準,從而形成小組的共同看法和意見,這種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作用不是外在的,強迫的,而是內(nèi)在的,自覺的,它會逐步內(nèi)化為每個組員的個人意志,在無形中起作用。
3.有共同的目標
進行小組活動必須有共同一致的目標。沒有目標,小組就沒有動力,更談不上存在和開展活動。而且正是由于目標的整合一致,組員產(chǎn)生了共同的興趣和愿望,從而聯(lián)合成一個整體。把共同的任務分給組員,使他們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開展活動時,每個組員都有可能為實現(xiàn)整體目標做出不同程度的貢獻。
4.有積極有效的評價激勵機制
對班級中小組的評價,主要采用合作性獎勵為主。合作性獎勵是指集體中所有人員不單為自己獲益,更為共同目標和共同利益一起努力。采用合作性獎勵,這是小組教育最令人關(guān)注的策略,也是小組教育發(fā)揮其獨特功能的最關(guān)鍵之處。由于這種獎勵突出組員需要通過合力合作,才能達到獲獎標準,所以它有助于小組成員認識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之間的相互依存性,萌發(fā)集體的責任心和榮譽感。
但是,實踐中也存在組員之間因過分依賴和相互推諉等而削弱合作積極性的不良現(xiàn)象。對此,我們采取兩種對策: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二是輔以以個人獲得進步為標準的獎勵方式,如評選“進步最大的組員”、“我們最喜愛的組員”等獎勵方式。
為此,可以從文明班得分,學習表現(xiàn)、精神面貌、團結(jié)合作、任務完成、小組活動八個項目,自定”星級小隊”評價標準與獎勵項目,開展星級優(yōu)秀小組的競賽評比活動,鼓勵全體小組成員為了共同的榮譽而努力,形成組際競爭的格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團結(jié)協(xié)作意識,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和合作能力的充分發(fā)揮。
三、自主小組的培養(yǎng)
1.營造和諧的小組人際氛圍
要關(guān)注小組學生的參與度。組員要按規(guī)定互相監(jiān)督,互相幫助,彼此合作,共同完成小組的預定任務。此外,他們還要對小組的活動及其成果進行評價,指出需要肯定或改進的地方。否則,只有個別人參加的小組活動是沒有吸引力的,它使更多的學生游離于班級活動之外。
優(yōu)化學生的交往??梢云鸬秸{(diào)節(jié)組員的需要,促使其與小組需要相一致,從而減少小組內(nèi)耗的作用。為此,我們提倡要加強組內(nèi)成員的交往及小組之間的交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技能,如準確自如地掌握語言,客觀地給自己定位、確定交往同伴的心境、理解交往同伴所要表達的意思等,讓學生學會說話、學會傾聽、學會交流、學會合作。
2.豐富小組的自主性活動
小隊的活力來源于活動,我們要有計劃地為學生設計各類自主性活動,如一周文明班得分比賽,誦讀比賽、手抄報設計比賽、3人籃球或足球比賽等等。進行組間的竟爭,使得活動的成功需要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才能獲得,給學生提供合作的機會,這樣各組組員就不得不相互交流信息,共同探討,充分發(fā)揮各自的長處,為本小組的成功付出努力。這樣,每一個組員都是小組活動的主體,使得小隊充滿活力和戰(zhàn)斗力。
3.讓小組參與班務工作的管理
實施分組管理策略,讓組長監(jiān)督組員,避免因為個人原因而連累全組;通過組與組之間的競爭,促進班級自主管理發(fā)展,形成較好的班風學風。在實際操作中,比如文明班得分評比方面和自習課等紀律和衛(wèi)生方面,若是組員扣分累計達到3分,那么全組成員將一起接受處罰,一般是周五放學留下來抄寫課文。這樣犯錯的同學容易感到來自身邊的壓力,比較有效遏制學生一些小毛病的發(fā)生。學校的所有活動或班級活動都是全組參加,分派任務,通力合作,各做各事。大部分的事情或任務跟蹤都是只要追問組長便可。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組,我們也會給與獎勵。每兩周會評選每組最佳組員(這個組長不參加評比)和進步組員各一名以及評選表現(xiàn)最優(yōu)秀的兩個組。這兩個組可以得到一節(jié)活動課,而最佳組員和進步組員我們會寫封表揚信給他帶回去給家長,信上面有組長評價和組員贊揚以及班主任的勉勵。
實施分組管理策略,強化“組內(nèi)互動”與“組際互動”,適應了學生的交往需要,使學生之間的交往機會增加,交往技能得到提高;激發(fā)并鞏固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意識,促進班級由松散群體逐步發(fā)展為集體,提高了班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