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敏靜
(宣城市生物工程學校 安徽宣城 242000)
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參加對口高考,很多專業(yè)的技能考試都需要依托提升普通話素養(yǎng)來實現(xiàn)。因此,如何提升普通話課堂的有效性就十分必要。鑒于此,筆者在中職幼兒教育專業(yè)和旅游管理專業(yè)普通話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普通話課的首要任務是讓學生聽到標準的發(fā)音。如何讓學生愿意聽,認真聽,我采取以下一些新的語音輸入方式:
1.字、詞與音樂結伴
古典詩詞蓄積了作者的智慧、品格、抱負和修養(yǎng),是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chǎn),是中華文化的自信和驕傲!而音樂是無界別的“國際流通語言”,音樂時刻陶冶著人們的情操。美好的音樂給大腦一個好的思維基礎,使人的性情和智力得到優(yōu)化。中央電視臺的一檔《經(jīng)典詠流傳》節(jié)目,將詩詞和音樂巧妙融合,是我們普通話課程教學的完美素材。比如《聲律啟蒙》,內容包括天文地理、花木鳥獸、成語典故等,文字優(yōu)美,簡潔生動。其結構工整,韻律優(yōu)美,非常適合作為普通話語音教學素材。首先,我們請同學了解某首詞的內容,再與同學們共同欣賞詞的演唱,之后請同學們模仿。整個課堂洋溢著濃濃的文藝風,學生們學起來格外認真,學習效果也是事半功倍。
2.聽朗讀,品經(jīng)典
朗讀是普通話課程中的一個重要技能。我們在進行科學朗讀方法訓練的同時,也要注重情感因素的激發(fā)。當基本掌握朗讀的方法之后,情感是決定朗讀效果的核心。朗讀者以個人情感和經(jīng)歷為內部支撐的朗讀方式與我們普通話朗讀技能培養(yǎng)的目標高度一致。主持人對語言技能的運用自如值得學生們學習;嘉賓們真摯深厚的情感,文章背景故事的描述可以幫助同學們發(fā)掘情感,加深體驗,繼而在朗讀上達到新的高度。筆者精心選擇一些節(jié)目篇章作為普通話教學素材,可以讓學生全方位了解作品的精髓,深入理解朗讀者的情感,讓學生在情感浸潤中朗讀,而不是“演”出“動人”來。
根據(jù)學習金字塔理論,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外,我們也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許多實踐型學習機會。
1.校園廣播站平臺
校園廣播站是最適合學生的普通話實踐平臺。具體做法如下:由普通話專業(yè)課教師對相關學生進行普通話技能培訓和廣播節(jié)目指導并進行播音培訓;指導老師對播音過程進行指導。在整個程序中,教師需強化的兩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對學生的培訓,以及每周總結會。
根據(jù)學習金字塔理論,讓學生輪流擔任小老師的培訓方法會全面提升學習效率。至于每周總結會,運用了小組討論、行動實踐的學習方法,也極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2.講故事、演講比賽平臺
學校每個學期都舉辦講故事比賽和主題演講比賽,對課堂中學習到的普通話技能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實戰(zhàn)演練。一方面,參加比賽的選手積極主動學習運用相關知識技能,以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另一方面,觀看比賽的學生會從比賽選手的優(yōu)異表現(xiàn)中學到新的知識,得到提升自我技能的經(jīng)驗。因此,這一平臺是多效的。
3.多媒體展示平臺
展示方法一:把學生中優(yōu)秀的朗讀作品錄制成視頻,作為課堂朗讀教學的范本。從學生心理上來說,他們更在乎身邊人對自己的關注。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在大屏幕中播放并且被同學、老師作為優(yōu)秀示范,內心的學習動力大大增強。這種積極心理暗示會讓學習進入良性循環(huán)。
展示方法二:以QQ或微信為平臺,建立學習群。提前布置朗讀和話題演講任務,學生課后準備,然后把自己的作品上傳到群內。教師在線指導評分,并選取優(yōu)秀作品,加工后上傳至校園網(wǎng)相關位置,同時予以積極評價和獎勵。
青少年正處于自我意識膨脹期,急需外界認同與關注。我們多途徑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消除他們的自我懷疑,引導學生的優(yōu)化學習方向,為學生普通話技能的進一步提升注入了新的動力。
4.技能大賽、文明風采大賽平臺
在中職學校教育中,技能大賽和文明風采大賽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展示平臺,更是學生訓練、提升各項技能的訓練場,讓學生站上這舞臺就是對他們能力的肯定。我們師生要積極爭取在這些平臺上展示自己的機會,全面提升學生的普通話素養(yǎng)和各項技能水平。
綜上所述,普通話技能在中職專業(yè)技能教育中應用廣泛。在信息化教育大環(huán)境下,我們要充分利用信息資源,選擇適合的途徑,提高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增加學習的樂趣,優(yōu)化學生普通話技能學習的效果,并以此服務對口高考技能測試,全面提升中職學生普通話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