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芳++周智平
摘 要:應用文寫作在社會交際活動中運用非常廣泛,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技工院校進行實際教學安排時,未能引起足夠重視,學生的寫作實踐也得不到有效鍛煉。本文針對技工院校應用文教學現(xiàn)狀,對如何提高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教學做了探討和闡述。
關鍵詞:技工院校 提高 應用文寫作
隨著知識經(jīng)濟時代和信息社會的到來,應用文的使用日益頻繁,應用文憑借它特有的“實用、簡明、真實、規(guī)范”等特點在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逐漸成為21世紀人們的一項重要的技能或一種基本的生存手段、工作方式。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我們可以不會寫小說、詩歌,但一定要能寫工作、生活中的實用文體,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
能根據(jù)工作的需要撰寫內容正確、格式規(guī)范的應用文是技校畢業(yè)生一項基本的崗位技能,同時也是一種綜合素質,更是他們個人生活和發(fā)展的必備能力??涩F(xiàn)階段許多技校學生寫作能力偏低,有的甚至寫不出規(guī)范的請假條、申請書,不會將生活中常見的啟事、公告、通知等文種相互通用;畢業(yè)生不會寫簡歷、求職信等等。因此,在技工院校重視應用文教學很有必要。
一、應用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
技校老師普遍反映,在技校,文化課難教,尤其是理論性較強的寫作課,簡直是對牛彈琴,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可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教師停下不講了,要學生練習寫作,他們大眼瞪小眼,甚至連個標題也寫不出來。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社會與學校的原因
人們大多認為,技校就是以學技術為主,文化課程可有可無。而許多技校也為了投其所好,將實踐操作能力排在首位,專業(yè)理論退居二位,文化理論如語文、德育、寫作等成了填空課,沒課安排了,又不能讓學生自習太多,就安排這些課程。且在文化課中,應用文寫作又低一等。所以很多班級臨近畢業(yè)、學生就要下廠實習了都未上過寫作課;安排上寫作課的是即將離校的畢業(yè)班,除了忙于找工作的,剩下的寥寥無幾的學生也是一心等下廠消息,哪有心思坐下認真學寫這種死板的文體?學生們也認為,學校之所以將這門課程安排在最后,肯定是無關緊要的課程,無需費心去學它了。事實也似乎印證了這一點:專業(yè)理論、實操能力不過關,考證沒戲;考證沒戲,畢業(yè)證也成了泡影;但寫作零分也不一定會影響拿畢業(yè)證。
2.課程原因
應用文不同于生動有趣的文學性強的文章,它形象性語言少,語言要求平實、簡潔、準確,不需要粉飾。如果是公文,還應莊重。它注重實用性,寫作目的主要是解決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所以要求寫作時要實事求是、準確客觀。每一個文種還有其相應的固定格式、結構,甚至是特有的語氣、語調等等。這些導致它內容枯燥無味、格式死板,學習過程單調,所以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生原因
大多數(shù)技校學生是由于當年對文化課不感興趣或文化基礎知識不夠扎實才選擇了讀技校,他們的寫作基礎薄弱及語言運用能力較差,又缺乏應用文實際應用經(jīng)驗,學生普遍對應用文寫作存在畏難心理。同時,由于學生尚未踏入社會,體會不到應用文寫作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他們很少愿意去克服畏難情緒,主動學習,學習應用文寫作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4.教師原因
部分任課教師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一直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以講理論為主,一節(jié)課下來,可以說是“春風吹不起半點漣漪”。學生有心學,也堅持不了幾分鐘,學會了寫標題就不錯了。
總之,諸多原因導致目前在技工院校的教學實踐中,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的效果不理想,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舉步維艱。怎樣才能讓技校學生真正接受、喜愛、主動學習應用文寫作,切實提高應用文寫作能力呢?
二、提高技校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1.調整課程設置,科學安排教學
筆者認為,學校應該將應用文寫作課程安排在學生剛入學的第一學期或第一學年,這樣學生學習的效果會更好。
一是學生不會產生錯覺,認為該課程是可有可無的。
二是學生剛從一個非常重視文化基礎教學的環(huán)境中來,對于文化理論的教育和學習,有較深刻的認知,他們學習起來也相應主動多了。而專業(yè)理論與實操課稍微靠后安排,絕不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為他們明白,就讀技工學校,學不好專業(yè)理論,掌握不了專業(yè)技能,文憑就拿不到,工作就別想找,就等于白白地浪費了幾年青春。
2.優(yōu)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促進學生智力、能力發(fā)展的最大動力。如果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那么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會退縮。而應用文本身是單調枯燥的,學生很難對它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要用自己的知識、技巧、能力等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1)突出應用文文體的實用性。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及高職教育倡導者布魯納說過:“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感興趣的最好辦法是務必使之知道這門學科是值得學習的?!苯^大部分學生會為有用而學,他們之所以愿意學技術,也是因為他們認為技術對他將來的求職有用。教師應抓住這種心理,強調應用文寫作能力是合格的技校畢業(yè)生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運用身邊生活、工作中的典型事例,讓學生真正明白應用文寫作對其就業(yè)、個人發(fā)展及生活有幫助。這樣的引導,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和興趣。
(2)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能集圖像、文字、聲音于一體,對人的吸引力遠遠大于從教師口中發(fā)出的單調的聲音。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上要下足工夫,制作精美的課件,將枯燥的知識融于其中,讓學生在愉悅的欣賞過程中輕松地學到知識。
(3)靈活運用案例教學。真實的故事對人有強烈的吸引力?,F(xiàn)在信息很發(fā)達,普通人、名人,國內、國外發(fā)生的有影響的事大家都能立馬知道。教師平日要多關注網(wǎng)絡、新聞,去偽存真,將對教學有用的真實材料保留下來,甚至可以用筆記下來,以免遺忘,等教到相關知識時,將之信手拈來,佐證自己所說的,一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endprint
如教憑證性條據(jù)時,筆者就用了2008年央視二臺播放的一個假造條據(jù)以訛詐金錢的案例,學生聽得聚精會神,邊聽邊思索怎樣為被告洗刷不白之冤,同時也明白了憑證性條據(jù)的法律效應及寫作時應注意的事項。用真實的案例教育學生,不學會這類應用文寫作,生活中可能要摔大跟頭。這遠比絮絮叨叨地強調它的重要性效果要好得多。當然案例的選擇要典型、新穎、貼近生活。
(4)創(chuàng)設職業(yè)崗位情境。傳統(tǒng)的應用文寫作教學,教師多是把書本上的理論照搬到課堂,教師講得費勁,學生聽得抽象,也索然無味,寫作時還是無從下筆。新編的《應用文寫作》一書雖然為每種文種的教學都編排了任務和情境,但有的情境與學生的實際仍有距離,難以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教師在講解時不能生搬硬套,而應根據(jù)學生所學的專業(yè),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出不同專業(yè)的崗位群、職業(yè)環(huán)境等,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以角色的身份去構思、去寫作。這樣讓學生參與其中,有身臨其境之感,興趣自然也有了。
(5)充分調動學生的競爭意識。十幾歲的學生好勝心強、不愿意服輸,哪怕是對方的字寫得好,也會激勵他把字練好。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讓他們通過相互批改作業(yè),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和錯誤、對方的優(yōu)點和長處;同時教師還要表揚作業(yè)做得好或批改認真、正確的學生。學生們大多不愿意將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暴露在同伴面前,也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于是會暗暗地形成一種競爭的心理,這會使他們在做作業(yè)時會注意盡量少出錯誤。避免出錯誤的唯一辦法是上課認真聽講,這樣他們課堂學習也就積極主動多了。
3.緊扣專業(yè)特點,優(yōu)化教學內容
《應用文寫作》一書包括了二十多種文種,但不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學會所有文種的寫作。一是課時不夠,筆者學校在這門課程上只安排40課時;二是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并不會用到所有的應用文,無需平均用力,要想面面俱到,最后會是面面俱不到。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所學的專業(yè)來精心挑選與學生將來發(fā)展和深造相關的文種反復練習,將與專業(yè)聯(lián)系不緊密的文種大膽刪去。如文秘專業(yè)班的學生要對通知、公告等運用自如,還應增加書上沒有的會議記錄,介紹信、證明信寫作等內容。動漫、設計專業(yè)的學生應熟悉廣告文案制作等。
4.注重課堂練習,提高寫作水平
應用文寫作教學不同于其他文體要條分縷析,精講多練在應用文寫作的教學中效果會更好。結合例文,講清文體的特點、基本格式和寫作要點即可。因為這門課的重點和難點都是寫作,能力又是寫出來的。教師與其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還不如選擇惜字如金,讓學生多練多寫,教師看出錯誤才引導指正,這樣讓學生在練習中發(fā)現(xiàn)不足、鞏固已學知識,印象會更深刻。另外設計練習時,應注意從易到難、循序漸進,不要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小結
技校應用文教學雖處于困難重重的境地,但只要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精心設計課堂,不斷完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強化寫作訓練,技校學生定能正確、熟練地掌握應用文的寫作,在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運用自如,技校應用文寫作的教學定能迎來明媚的春天。
參考文獻:
[1]廣東省職業(yè)技術教研室編.應用文寫作[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1.
[2]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組織編寫.應用文寫作指導[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6.
[3]馮文秀.職校語文教學應重視應用文寫作訓練[J].現(xiàn)代語文,2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