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
摘要:課堂提問是數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如何巧妙地對學生進行提問是作為教師一項基本的教學能力。經過教師認真設計、恰如其分的課堂提問,可以從多個維度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極大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想要提高對學生課堂提問的教學能力,就要以備教材,熟悉學生為基礎,以教授新知時把握重點為關鍵,以提問時注重形式多樣為方式,對每一個課堂問題都要細細揣摩,這樣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才能夠得到體認,孩子的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夠得到提升。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耐心、細致的學習習慣得到養(yǎng)成,課堂的教學效率穩(wěn)步提高。
關鍵詞:興趣;啟發(fā);反思;抓住關鍵
課堂教學實踐中,課堂提問是數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核心內容。因為一個好的提問,能夠在激發(fā)孩子思維的源頭活水,打開孩子表達的欲望閘門,進行思維訓練的發(fā)動機,使學生暢所欲言。我們應該充分重視課堂提問,使之能真正促進課堂效率。教師的提問要問在點子上,啟發(fā)到關鍵處。教師只有做到有效提問,才能收獲高效的教學效果。基于此,有效提問就顯得重要而迫切。
一、 鉆研教材,研究學生
教學中想要提高課堂效率,進行高效的課堂提問,教師對教材的研究要深入,要達到“懂、透、化”的目標。教學內容一般包括:課程標準、課程計劃、教學資料、課本和補充習題。教師要研究課程教學計劃,掌握本學科的教育目標,明確教材的教學內容;要熟悉課本,掌握課本的基本脈絡與知識體系,突出每個知識點核心(重難點),具有開闊的教學視野,兼收并蓄,多方參到考教學資源,充實課堂教學內容。只有做到這些,教師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在吃透教材的同時,教師也要充分熟悉任教班級的學生。學生的原始認知水平是教學的起點,想讓教學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教學活動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要從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思維特點、學習態(tài)度和個體特征等多方面地了解,最大限度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最大限度地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思維能力。
二、 教授新知,把握重點
“有效提問”是指: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引起師生的互動或共鳴,學生會更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獲得更大發(fā)展。在教授新知識時,教師要善于從知識結構出發(fā),把握知識重點。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教師應努力鼓勵學生提出疑問,自己尋找問題,對于學生來說,這是更高要求的訓練。教師在設疑時,應想辦法讓學生在有疑問的基礎上再產生疑問,接著引導他們去質疑、解疑。在這個教學訓練過程中,孩子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夠得到提高。
在教學實踐中,會有一種很有意思的情況發(fā)生。經常會在解決完問題后,問學生:“還有什么問題不會嗎?”學生一般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沒有?!比绻偸恰皼]問題”,可能就真的“出現問題”了。每個人對一個數學問題的認知,都有不同的認知程度,肯定有高有低,有輕松掌握的,也有學得困難的。也就是說,不可能“沒有問題”。教師要杜絕這種“沒有問題”情況的發(fā)生,以此達到真正掌握重點。
三、 課堂提問,形式多樣
有句話說,興之所至其情興也。孩子只有對老師的問題感興趣了,才會積極去思考、深入地解決這個問題。同時,學習興趣也是孩子學習得以持續(xù)延展的重要保證,可以激發(fā)孩子頑強的意志品質和鉆研精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多樣的提問方式就顯得很有意義,進而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讓課堂提問形式多樣,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表現出更多的求知欲望。如我在教授一年級新課“數一數”時,面對一年級小孩求知欲望強烈的現狀,我除了采取傳統(tǒng)的課堂提問外還采取了知識搶答的形式。我會說:“小朋友們,現在我們一起來玩一個知識小競賽,看哪位小朋友能最快最好地將問題解決?!边@樣不僅改善了枯燥的課堂氛圍,也激發(fā)了學生去解決問題的興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課堂效率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 尋求啟發(fā)點,化疑解難
把學生理解知識的疑難處,作為尋求提問的啟發(fā)點,不僅能夠及時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還能開啟學生的心智,呈現出思維上面的不足,便于教師及時地調控和點撥學生的誤區(qū)。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找出問題的“切入點”,在學生心里有想法但口頭難以表達時進行設疑問難,就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思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授三年級學生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夠除”這節(jié)課時,這時學生已經學會了首位夠除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學生距離教學目標的達成只差一點,此時我們就需要抓住關鍵,尋求提問的啟發(fā)點進行提問。同時教師在提問時進行必要點撥疏通,鋪路搭橋,充分發(fā)揮在課堂中的引導作用。對在課堂提問中回答不出的學生一定要給予適時的表揚,千萬不能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五、 點燃信心,提升品質
從心理學層面來考量,信心是對事情的發(fā)展演化的預估信任的情感過程。這種品質不但對學習數學有作用,而且對孩子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質都具有重要的價值。要想數學課堂提問扎實有效,必須將問題納入情感范疇思考。(1)給予方法激發(fā)學習情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方法只要掌握了,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信心。確立自信心,對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顯著的意義。能夠由內而外地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那么學習興趣的形成就自然水到渠成了。(2)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挫折。因此,教師也應該培養(yǎng)孩子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這樣不僅從認識上改變學生的認知,還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始終將自己的注意點集中在孩子身上,關照孩子的認知,結合現實的課堂實踐,把握好提問時機,應用提問的技巧,優(yōu)化提問內容,不斷提高學生提問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