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超億+崔琰
【摘要】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化淀積著悠久的舞蹈精華部分,在這里幼兒舞蹈教育將成為一個嶄新的探索與研究課題。教育的起點和終極目標是提高人的素質,而舞蹈在促進素質教育進程中起到的強大功能,幼兒舞蹈教育也成為提高幼兒舞蹈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素質教育 零起點兒童 舞蹈素養(yǎng) 優(yōu)質舞蹈課
【中圖分類號】J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204-02
舞蹈這門藝術作為人類永恒追求的載體,溝通著身體與靈魂,感情與智慧的聯(lián)系,它不簡簡單單的是一種機械式運動,使肢體達到形變而完成“動”這一要素。歷史的積淀與發(fā)展孕育了豐富多彩的舞蹈文化,中國古典舞、中國民族民間舞等更是在其領域璀璨發(fā)亮。而舞蹈文化的繼承與發(fā)揚也與新世紀少兒舞蹈接軌。對于“少兒”這一新鮮而又特殊的教授對象來說,舞蹈的傳承也應與時俱進,使他們更易于接受。
一、零起點兒童遇見舞蹈
1.創(chuàng)新型舞蹈課堂與零基礎兒童相融
孩子們天生具有運動欲望,如果我們在旁觀察他們是如何沉醉于自己創(chuàng)造的幻想世界,便會驚異于他們豐富的表演力想象力。對于苛刻古板的舊模式教學課堂而言,實不然在一步步磨滅孩子們的天性,而新的素質教育舞蹈課在時代與社會的進步中不斷革新。零基礎兒童首先對于舞蹈的概念來說就是“跳”,他們會不停的跳起來,也許是他們喜歡一個東西,也許是聽到了一段愉快的旋律,都是他們通過跳來完成的廣義上的舞蹈這一概念。那么我們遵循人的本體反映這一機能,去創(chuàng)新能夠易于零基礎兒童接受的舞蹈課堂,通過童真童趣的兒歌和童謠,配上與之相對應的形象生動的小游戲,讓零基礎兒童自由的感受音樂中的節(jié)奏與動律,用身體去觸碰音符、感受音樂,從而培養(yǎng)孩子們對音樂的敏感和對舞蹈的興趣培養(yǎng)。
2.舞蹈課堂的氛圍與環(huán)境
環(huán)境可能影響到一個人心情的好壞,也可能會對認知新事物起到推動或者阻礙作用。當你遇到空間足夠寬敞明亮;當你的眼前充滿了生機的顏色;當你的耳邊環(huán)繞著動聽的旋律的時候,你也會忍不住的動一動跳一跳,你面部的微笑就是你認同的第一反應。那么對于對新事物好奇的孩子們也是如此,我們在對零基礎兒童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外,這一因素也不可忽視。
二、新時代舞蹈教師與優(yōu)質舞蹈課堂規(guī)劃
優(yōu)質的舞蹈課堂與舞蹈老師更是不可分割,一堂好課,是通過“老師”的能力而體現(xiàn)出來的。我們追求在對零起點兒童舞蹈素養(yǎng)的開發(fā)與啟蒙中提到了形象思維的發(fā)展,作為教師,我們不能以己為主,完全忽略兒童對舞蹈的認知。用舞蹈做媒介,在游戲中體驗快樂,在角色里感受生活,在表演中展開想象,創(chuàng)新思維,進而形成音樂、歌唱、游戲、表演、律動為一體的舞蹈素養(yǎng)開發(fā)模式,從而完成“傳其道,授其業(yè),解其惑”的教師使命。
舞蹈教師對于一節(jié)優(yōu)質舞蹈課的把控能力,也體現(xiàn)出對舞蹈教師評定的一種考量。下面列舉幾種具體的“舞蹈課堂中教授新動作”的教學方法。1.教師首先應當給學生做出正確的示范,同時要講清動作的要領和難點,并且說明動作的形態(tài)和用力方法這一細節(jié);2.在向學生講解時語言要簡練明了,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反復練習上;3.選擇有效的訓練步驟,要經(jīng)過由易到難的過程;4.教師本人也要牢記節(jié)奏及動作,不要不斷地翻備課教案,做到“心中有書”;5.教授新動作后要觀察學生掌握動作的情況,在練習時出現(xiàn)的問題和毛病及時指點和糾正。
作為舞蹈教師所應有的基本素養(yǎng)也必須全部具有,對優(yōu)質舞蹈課要嚴格對待,只有這樣才對得起“教師”這個稱謂。當然社會中也存在著形形色色的“冒牌”舞蹈教師,最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零起點的孩子們,他們對舞蹈一無所知,卻充滿了對向老師學習舞蹈的渴望。凈化教師行業(yè)這一任務迫在眉睫,也友情提示那些為了利益而去混淆家長對“好老師”的識別能力的商人,國家棟梁你可賠不起!
三、從舞蹈的“零起點”到“大眾化”
只有職業(yè)舞蹈教育,而沒有普及舞蹈教育,是不完整的舞蹈教育;一個國家沒有藝術的普及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呂藝生教授闡釋孔子提出的“有教無類”這一教育主張為:全體學生,不論其背景、天賦或殘疾,都有權享有受藝術教育及其提供的豐富內(nèi)容。在這里,每一個人都享有舞蹈的權利。社會快速發(fā)展的今天,阿姨們跳的廣場舞隨處可見;劇場中的舞蹈已不僅僅只有專業(yè)人士去欣賞。舞蹈事業(yè)也隨社會的發(fā)展逐漸大眾化,在幼兒舞蹈這一塊也消除了只有女孩兒跳舞這一傳統(tǒng)理念,男孩子照樣也可以能歌善舞。他們從零起點就在高標準,高質量的素質教育舞蹈課中學習,從興趣到熱愛,從零基礎到更專業(yè),一步步為國家培養(yǎng)“高精尖”的強大隊伍而奮斗。
參考文獻:
[1]呂藝生.《舞蹈教育觀》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4
[2]溫寒江.《發(fā)展形象思維的理論和實踐》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