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摘要: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應引起數學教師的切實關注。從學生心理特點出發(f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創(chuàng)設相宜的教學情境,進行小學生情感、態(tài)度目標教學。從調動學生情感參與、創(chuàng)設最佳情感環(huán)境和巧用情感激發(fā)手段三個方面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感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感;態(tài)度;目標;實現
有這樣的一個現實,教學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并沒有引起教師的切實關注,而是僅僅停留書面的教案上。這一點表現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上尤為突出。不少的小學數學老師這樣認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在語文學科很容易就可以得到體現,而要體現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上就很難了。所以說,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主要的任務就是教給學生數學的知識與技能,訓練他們數學的思維,使得他們能夠掌握數學的過程與方法。而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上就無關緊要了。應該說雖然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但是卻是不少小學數學教師的內心的真實想法。
《數學課程標準》關于教學總體目標的情感與態(tài)度有這樣的闡述:“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課堂教學是一個充滿心理活動的特殊認識過程,從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盡可能地通過創(chuàng)設相宜的教學情境,引導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觸動內心深處的情感,養(yǎng)成合作、探究,攻堅克難的良好習慣等。這樣的話,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內在情感養(yǎng)成了,反過來就會起到促進數學學習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小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的情感目標教育呢?
一、 調動學生情感參與
關于不同班級的數學課堂,我們可能會發(fā)現這樣截然不同的兩種狀況:一種是班上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數學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生動、有趣的;另一種卻是班上學生興趣低下,數學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枯燥、乏味的。之所以會出現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狀況的原因當然是教師組織教學的差異了。正是因為有的教師課堂教學組織合理,很好地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生積極性,很好地調動了學生情感的參與,因此他所任教的課堂上當然就是生機盎然了。而有的老師以自我為中心,罔顧學生的情感需要,把學生置于被動的地位,當然也就無法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了。所以,僅憑課堂學習的氛圍,我們就可以預見兩種課堂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做到善于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組織方式,盡可能地調動學生情感參與,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比如說在教學《圖形的分類》的時候,我就自制了兩個教具:用木條制作了一個四邊形和三角形。在課上,我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拉一拉,感受一下到底哪一個圖形更加牢固?通過這樣的一個動手環(huán)節(jié),學生很容易就發(fā)現了三角形相比四邊形要牢固得多,也因此對本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使我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順風順水,圓滿地完成了教學的任務。
二、 創(chuàng)設最佳情感環(huán)境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應該成為貫穿始終的主線。為了更好地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數學教師還要從學生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出發(fā),設計形式多樣、有趣的活動形式,使得他們能夠在具體的情感環(huán)境中去獲得情感的教育。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創(chuàng)設最佳情感環(huán)境。只有小學數學課堂的情感環(huán)境得到了改善,小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才能被很好地調動起來,學習的效率才能產出極大化的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注意根據學習的內容選擇相宜的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式方法。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式方法有許多,可以有學生的實物操作,也可以有教師或是優(yōu)秀學生的實驗演示,更可以是小組之間的游戲活動、比賽活動等等。不管這些組織引導學生的形式是怎樣的,只要是能夠很好地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使得他們能夠很快地進入到學習的情境中。那么我們就可以說這是一個好的教學設計,是一個好的情感環(huán)境。從小學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我們還可以通過講故事,巧妙引入故事情境、根據學習內容或是練習內容設置疑問和故意兜圈子、故意出錯誤等等方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誘使他們積極投身到課堂學習中來。
三、 巧用情感激發(fā)手段
在處理數學教材的時候,老師們會發(fā)現有些學習內容相對比較無趣。除此之外,限于小學生注意力的時長,學生們注意力會有所分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就要注意課堂的組織教學,一旦發(fā)現學生不在學習狀態(tài)就要巧妙運用情感激發(fā)手段,及時把學生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課堂學習上來。這樣的話,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才能有所保證。
激發(fā)學生情感的手段有許多,這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的興起與愛好等情感因素有著清楚的認識。當然了,要想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還需要的是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以及高超的教學藝術。只要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情感特點出發(fā),選擇正確的引導方法,相信學生一定能夠很快投身到課堂學習中來。
在教學過程中,本人根據本班學生的心理因素,選擇使用形象的稱呼、巧妙編寫歌訣、或者是通過聲音的抑揚頓挫、感同身受等辦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2]王景彥.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學周刊,2011年.
[3]田蘊霞,張新鳳.小學數學情感教育滲透思路研究.讀寫算,2014年.
[4]段玉英.小學數學情感教育運用的“四個環(huán)節(jié)”.陜西教育,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