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生香??
摘要:文化墻的創(chuàng)辦形式可以更多樣,人人都是設計者,讓同學們都參與進來,樂在其中,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在注重日常文化積累的過程中,逐漸接收到藝術文化素養(yǎng)的熏陶。班級文化墻凝聚了一個班級學生和老師的共同的智慧和心血,展示了學生們別樹一幟的創(chuàng)造力,也讓老師們能夠更加了解學生的個性。
關鍵詞:墻壁;教育者;聲音
班級文化是班級之魂,是指在班級管理中,將全體學生團結在共同目標下,以最佳的行為方式和最優(yōu)的價值道德呈現(xiàn)出來。良好的班級文化能讓班級學生感到心情愉悅,在積極向上中充滿斗志。班級文化是在班主任為核心的領導下學生全員共同參與的,是經(jīng)過實踐的淬煉而最終成形的含蓄美。班級文化墻就是班級文化的一面鏡子,是利于展示班級文化的“硬文化”。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墻壁都發(fā)出教育者的聲音。班級文化墻凝聚了班級學生和老師的共同的智慧和心血,展示了學生們別樹一幟的創(chuàng)造力,也讓老師們能夠更加了解學生的個性。結合筆者的班主任經(jīng)歷,略談自己在班級文化墻建設中的點滴。
一、 班級文化墻是學生發(fā)揮主體性的平臺
置身每個班級的教室,撲面而來感受至深的是班級的“魅力”文化墻。每個班級的文化墻在精彩紛呈中彰顯著與眾不同、充滿活力的班級集體照與活動貼圖,極具個性的勵志格言,擷萃苑中的書法作品與美文欣賞,班務公開欄,日常行為記錄欄以及展示專區(qū)(包括榮譽欄、小組宣言、學生勵志短語等等)。每個教室的文化墻都是學生們的成果與展示,都是學生滿滿的激情創(chuàng)意,向我們無言敘說著與眾不同的班級文化。當學生擁有了施展自己的空間平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的夢想得到廣闊的展示,我們就能夠見識學生的無窮創(chuàng)意,無盡的美的呈現(xiàn)。
二、 班級文化墻是建設班級“軟文化”的標簽
班級文化墻是班級“硬文化”的代表,建設好班級“硬文化”充其量只是讓班級擁有了漂亮的面容,缺少班級精神風貌的真正內(nèi)涵,可以通過內(nèi)化班級“軟文化”建設實現(xiàn)班級文化建設的軟著陸。集體活動的開展猶如“催化劑”催生班級文化的形成。如藝術節(jié)、運動會等集體活動在參與和團隊協(xié)作中培養(yǎng)了學生堅韌的合作精神,提升集體榮譽感中形成班級向心力,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作用。讓每位學生行動起來,帶動學生形成集體主人意識,這對班級“軟文化”的形成將起到強化和內(nèi)化作用。
三、 班級文化墻的布置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班級文化墻的布置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和知識水平,根據(jù)不同年級的學生,文化墻的主題和內(nèi)容應有所不同。比如:低年級的班級,可以更加活潑一些,以懂禮貌、講衛(wèi)生、愛學習等養(yǎng)成性教育或是培養(yǎng)好習慣這樣的內(nèi)容為主;中年級的班級,則多注重紀律、品德等方面,將知識、趣味、教育融于一體;高年級的班級,就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尊重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可以把文化墻內(nèi)容的選擇交給學生們來做。
文化墻本身就是展現(xiàn)班級文化,而每個學生都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一員。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限的,老師大可放心大膽地將文化墻的設計和布置交給學生們來做。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其中,體會當設計師的樂趣,加深自己在班級的歸屬感,展現(xiàn)自己的特長和風采,培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
四、 班級文化墻的布置要濃抹淡妝總相宜
班級文化墻形式上多種多樣比起傳統(tǒng)的板報,文化墻的形式可以更加地多樣多彩??捎眯路f可行的形式:(1)照片墻:學校組織的春秋游,一年一度的運動會,或是班級聯(lián)歡會,……在這些班級活動里,老師們可以用相機記錄下來學生們的種種瞬間,并把這些照片貼在文化墻上,還可以請學生們在照片下寫下自己的感想。(2)吐槽墻:重慶育才成功學校高一(21)班有這么一堵墻,在它上面滿滿的都是學生們的留言,有對學習方法的討論,有講出自己當下困惑的求助,也有對老師們的看法,對心目中的奇葩老師的盤點。在設計文化墻時,老師們可以讓這面墻“會說話”,就好像把貼吧、論壇搬過來,讓學生們在墻上暢所欲言。這不僅為學生們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也讓老師能時時了解學生們的想法。(3)涂鴉墻:畫畫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另一方面,隨筆的亂涂亂畫,也可以發(fā)泄內(nèi)心的壓力。在班級里設置一面涂鴉墻,讓學生們有事沒事都可以在這上面涂涂畫畫,同時還可以把學生們美術課上的作品收集起來,在墻上展示。涂鴉墻不僅讓學生們得以放松,也裝飾了班級環(huán)境。(4)作業(yè)展示墻:為了營造班級內(nèi)的學習氛圍,一面作業(yè)展示墻也是有必要的。老師在批改作業(yè)時,可以留意一下學生的作業(yè)本,把那些做得好的以及書面整潔的挑選出來,在作業(yè)墻上進行展示。學生們看到自己的作業(yè)“上墻”,會有一種自豪感,并受到鼓舞再接再厲,而那些沒有被展示的學生可能就會努力好好寫作業(yè),讓自己的作業(yè)能登上作業(yè)墻。這樣,就增加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5)隨筆墻:一些學生有著文藝細胞,會畫會唱,但另一些學生可能有著很強的寫作能力。隨筆墻就是為這些學生而準備的。學生們自愿將自己課后的習作或是平時課上的作文打印出來,貼在隨筆墻上,供其他同學和老師閱讀。
五、 班級文化墻的布置要萬紫千紅總是春
班級文化墻的建設需注重“四美”:(1)空間美:教室內(nèi)可能不止設置一面文化墻,當需要設置多種形式和內(nèi)容的文化墻時,需要注意這些怎么布置和排列才能融入整個空間,帶來有序的美感。(2)整潔美:教室應給人整齊、清潔的美感。陳設布置的東西應該井然有序,文化墻內(nèi)容的張貼應合理美觀。(3)語言美:有的老師會在教室里貼一些名言警句,或是班規(guī)之類的短句,這些句子往往需要瑯瑯上口,以便學生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公約”、“制度”等應注重語言的親切性,忌用“不準”、“罰”等令學生反感的語言。(4)色彩美:文化墻作為教室的一部分,要與教室整體色調(diào)相統(tǒng)一,不應過于突出。教室內(nèi)的整體色彩也要注重柔和和協(xié)調(diào)。
文化墻的創(chuàng)辦形式可以更多樣,人人都是設計者,讓同學們都參與進來,樂在其中,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在注重日常文化積累的過程中,逐漸接收到藝術文化素養(yǎng)的熏陶。班級文化墻凝聚了一個班級學生和老師的共同的智慧和心血,展示了學生們別樹一幟的創(chuàng)造力,也讓老師們能夠更加了解學生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