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彥
【摘 要】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很好地體現了腦科學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論。結合思維導圖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不同階段所起的作用,其應用策略主要有以下4點:在學習初始階段,應用思維導圖實現知識導學和課程導航;在學習進程中,應用思維導圖轉變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有效性;在課堂小結或復習階段,應用思維導圖建立知識框架體系,促進學習;在合作學習或互動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啟迪創(chuàng)造性思維。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信息技術;應用策略
教育的首要任務不僅僅是使學生掌握更多更豐富的知識,而且要增強學生的思維力,實現由信息向知識的轉化,由知識向智慧的轉化。高中信息技術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只有將學習內容與實際經驗和自身經歷相聯系,將這些操作技能內化,才能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一、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MindMap)也稱為為腦圖、心靈圖、心智圖,是英國的記憶之父托尼·巴贊(BuzanTony)在20世紀70年代初提出的。托尼·巴贊認為:“思維導圖是放射性思維的表達,因此也是人類思維的自然功能?!彼季S導圖可運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和思維力。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具有綜合性、實踐性、動態(tài)開放性、創(chuàng)新性、科學與人文相融合,而且,學生具有學習的天性和巨大的學習潛能、發(fā)展?jié)摿?。上述特點,為思維導圖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提供了可能性和條件,很好地體現了腦科學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論。結合思維導圖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不同階段所起的作用,其應用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在學習初始階段,應用思維導圖實現課程導航和知識導學
在學習初始階段,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全面了解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同時引導自身在己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將新知識有機納入,實現課程導航和知識導學。信息技術課程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和復雜性,各個知識點之間既有縝密的邏輯關系,又相對獨立。如果學生對課程的全貌和系統(tǒng)結構沒有清晰的認識,只是被動地學習某個知識點,接收的只是獨立的知識碎片。為了讓學生融會貫通新舊知識,我們可以采用思維導圖來輔助課堂教學。第一次課教師可用一幅思維導圖來展示課程的全貌,作為課程導航;也可以在每堂課上呈現所要講授的知識分支的思維導圖,以實現知識導學。這樣有助于學生進行有目的地學習,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整體清晰的認識。
學生在學習選修模塊如信息技術數據庫管理技術時,常會對各章節(jié)的內容前后聯系缺乏整體認識,總感覺知識點不夠系統(tǒng)連貫。教師在第一次課上就向學生展示教材的思維導圖了解這門課程的主要學習內容及各章節(jié)知識點之間內在的聯系,使學生對教材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在學習進程中,應用思維導圖轉變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有效性
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提高了探究新事物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學生主動學習、樂于與探究,把學習變成一種樂趣。同時,通過繪制梳理思維導圖的過程和查找關鍵詞等,可以更好地幫助老師和學生將教學內容進一步加以深化理解。
例如,學生在觀看操作步驟時,可以先粗略畫些草圖,加以熟悉后,以便更好地掌握繁瑣的操作步驟。學生通過畫思維導圖,可以促進思維發(fā)展。學生想要制作好思維導圖,先必須弄清楚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實際上是要求學生主動思考問題,進行頭腦風暴式思考,把想法構成圖形。這就要求學生對知識進行組織,搭建“思考框架”,即:整理資料—整合知識—形成板塊知識圖—在已有知識結構中嵌入新知識—在長時記憶系統(tǒng)中固定學習內容—修正與完善。學生可以自行判斷在學習過程中不同時期所畫出的思維導圖,從而感受自己認知上的改變。借助思維導圖,學生可以把瞬間迸發(fā)的思維火花記錄下來,發(fā)現自己原來沒有注意到的各個知識之間的關系,產生創(chuàng)新性的理解,從而達到創(chuàng)新性學習的目的。這樣通過對同一主題思維導圖的多次繪制,不僅加強記憶,更能激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
(三)在課堂小結或復習階段,應用思維導圖建立知識框架體系,促進學習
在信息技術課堂小結或復習階段,用思維導圖可幫助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結構化,在新的問題情境中更有效地使用這些知識。備考復習時多溫習以前制作的思維導圖,或是把其中一些聯合成一張思維導圖,都可以從總體結構上梳理一遍以往學過的知識,這樣在考試時就更胸有成竹。思維導圖是構建知識框架的很好的工具,它通過節(jié)點和連線,把由中心輻射出來的各個知識聯系起來,從而把知識點連成知識塊,把知識塊練成知識網,使知識更具結構化、系統(tǒng)化。
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將學習內容與實際經驗和自身經歷相聯系,將信息素養(yǎng)內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具體要求,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力求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我們應主動嘗試建立讓學生的潛能充分發(fā)揮的教學文化和教學方式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創(chuàng)造潛能。
參考文獻:
[1][英]托尼·巴贊.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M].李斯,譯.作家出版社,1998:56.
[2][新西蘭]克里斯蒂·沃德,簡.達利.成功教育完全手冊《友善用腦》加速學習新方法[M].王斌,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