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玉庚 編輯/王莉
從案例管窺出口信貸
文/朱玉庚 編輯/王莉
銀行在評估擔保與保險并存的出口信貸項目時,要格外關注可能的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
近兩年來,面對“資產荒”、國內信貸資產風險顯現和外匯監(jiān)管形勢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內商業(yè)銀行聚焦出口信貸這一中長期外幣資產配置。特別是“走出去”的企業(yè)開展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機電產品出口、成套設備出口、境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等項目,進一步推動了出口買方信貸、出口賣方信貸、出口應收債權融資等業(yè)務的快速增長。在新形勢下,出口信貸業(yè)務有哪些新的特點,商業(yè)銀行應關注哪些業(yè)務要點?下面以一則出口買方信貸案例加以詳細剖析。
A公司是中國的一家民營企業(yè),在國內市場的專業(yè)資質較好,業(yè)務增長較快。近年來,A公司逐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并打算在境外某國投資設廠,從事原材料加工和初級品生產。為此,A公司專門在投資目的國設立了項目公司B,由國內一家著名的總承包商C公司與境外項目公司B簽署EPC總承包合同,負責項目施工建設,并帶動國內設備出口。A公司接洽當地的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保┓止?,希望獲得政策性信用保險的支持,進而獲取我國商業(yè)銀行的出口買方信貸融資。
關注點一:出口信貸業(yè)務背景的真實性審核。相較于貿易融資的背景真實性,出口信貸業(yè)務所主要支持的機電產品出口、境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等項目的背景真實性較強。商業(yè)銀行可要求企業(yè)提供項目相關的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支持函、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支持函、我駐外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對工程承包項目的協(xié)調函、國家/省發(fā)改委境外投資項目《備案通知書》、商務部/廳《企業(yè)境外投資證書》等政府部門出具的支持性文件,作為背景真實性和政策合規(guī)性審核的主要依據。
關注點二:如何根據中信保承保的不同險種,設計不同的融資結構。目前,中信保公司承保的中長期政策性保險主要有:出口買方信貸保險、出口賣方信貸保險、出口延付合同再融資保險、融資租賃保險和海外投資保險。本案可能涉及的險種主要是出口買方信貸保險和海外投資保險。
對于資本性貨物出口(比如機電產品、成套設備等)、境外承包工程項目,中信保公司可承?!俺隹谫I方信貸保險”。出口買方信貸保險是以境內貸款銀行作為被保險人、以貸款協(xié)議本息為保險標的政策性保險。商業(yè)銀行在此保險基礎上,為出口合同/總承包合同的買方/業(yè)主提供出口買方信貸。該險種的賠付比率上限是95%,即最高涵蓋貸款本息合計的95%,保障范圍是95%政治險和95%商業(yè)險,俗稱“雙95”出口買方信貸項目。其中,“政治險”包括匯兌限制、貿易禁運或吊銷進口許可證、頒布延期付款令、戰(zhàn)爭、動亂、恐怖主義行動及保險人認定的其他政治事件?!吧虡I(yè)險”則指借款人拖欠貸款協(xié)議項下的本金和利息,借款人破產、解散。
海外投資保險是中信保為鼓勵中國投資者的海外投資行為,對投資者因投資所在國發(fā)生的匯兌限制、征收、戰(zhàn)爭及政治暴亂,以及違約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進行賠償的政策性保險業(yè)務,其中基本政治保險最高賠償比例為95%,違約項下賠償比例最高為95%。
在本案中,既有境外投資行為,又有工程承包行為,如何選取保險險種?首先,出口買方信貸保險的投保條件,較海外投資保險更為嚴格。根據擔保條件不同,出口買方信貸可分為主權項目(即某國財政部作為借款人)、財政擔保項目(即某國財政部作為擔保人)、銀行擔保項目(如銀行保函)和企業(yè)擔保項目(法人保證、抵/質押等)。而“海外投資保險”并未對擔保條件進行嚴格要求。其次,對于放貸銀行而言,出口買方信貸保險的保障,要比海外投資保險的保障更加全面。出口買方信貸保險既保障政治風險,又保障商業(yè)風險(借款人不償還貸款本息,借款人破產、解散);而海外投資保險僅保障一般政治風險(匯兌限制、征收、戰(zhàn)爭及政治暴亂)和附加政治險(違約險),并不包括商業(yè)風險(借款人破產、拖欠本息等)。
在本案中,企業(yè)采取了比較靈活的措施:針對境外總投資的基建部分購買了海外投資保險,由國內一家商業(yè)銀行提供融資;針對總投資的設備出口部分購買出口買方信貸保險,由國內另外一家銀行提供出口買方信貸。出口買方信貸保險的投保要求較海外投資保險更為嚴格。應中信保要求,在企業(yè)為出口信貸融資協(xié)議提供了法人保證及房產抵押等擔保措施的基礎上,中信保出具了出口買方信貸保單,屬于上述四種買方信貸類型中的最后一種,即企業(yè)擔保項目。
關注點三:出口買方信貸的資金流向。出口買方信貸的放款人是國內銀行,借款人是境外企業(yè)、銀行或境外財政部,貸款資金的用途通常是支付中國出口商或總承包商的出口應收貨款或應收承包工程款等。因此,出口買方信貸業(yè)務通常采取的放款方式是,國內銀行在審核境外借款人的提款條件后,直接將款項支付給國內的出口商或總承包商。在這種放款安排中,貸款的實際借款人在境外,貸款資金的實際收款人在境內,實現了資金的不出境 “受托支付”。
出口買方信貸的項目實施地在境外,為何貸款資金全部放款到境內呢?這個問題對于貸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中信保公司受理出口信用保險的要求,獲得出口信貸支持的境外承包工程項目,中國所占比例一般不低于35%(這個比率又稱作“國產化率”)。事實上,中資企業(yè)開展境外承包工程項目,國產化率往往要高于35%,可以通過工程總承包有效帶動中國的產品、設備、勞務“走出去”。這意味著,總承包合同項下的絕大部分工程款需要匯回中國境內,但仍有一部分款項會留在項目實施國,用于當地支出(比如當地勞務費、當地采購料件等)。在實操中,放款銀行之所以將貸款資金全部支付給國內總承包商,主要是考慮到總承包商對于境外項目的實施總體負責,包括分包、采購、技術服務、勞務等。由總承包商負責貸款資金的統(tǒng)一支付使用,包括匯至項目實施國使用或在中國境內使用,既能實現工程款的統(tǒng)一調配、優(yōu)化使用,又能防止貸款資金在借款人或業(yè)主手中發(fā)生挪用。這也是出口信貸貸后管理的應有之意和必然選擇。
關注點四:貸款資金的國際收支申報及結匯問題。根據上述出口買方信貸放款的資金流向,貸款資金并未出境,而是由國內放款銀行直接支付給國內的出口企業(yè)。那么,應如何進行國際收支申報呢,貸款資金是否能夠結匯?從本質上看,該筆貸款是國內銀行與境外借款人直接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境內出口企業(yè)僅僅是貸款的收款方,并不存在與國內銀行的借貸關系。出口企業(yè)收到的款項,從本質上看屬于其經常項下(貨物貿易或服務貿易)收匯,而非資本項下。因此,境內解付行/結匯行應通知境內企業(yè)進行國際收支統(tǒng)計間接申報。具體應按照基礎交易性質申報在境內企業(yè)與境外借款人之間的交易項下,交易附言注明“使用境內銀行對外提供的買方信貸”字樣。既然這筆款項屬于出口企業(yè)在基礎交易項下的收匯,那么該筆款項可以正常結匯。
關注點五:收匯資金敘做低風險業(yè)務。本案中,國內投資方與境外項目公司屬于同一個集團,因此項目下的所有資金籌措與資金使用,均由集團在本外幣、境內外、即遠期等維度統(tǒng)一運籌。如上文所述,出口買方信貸的貸款資金屬于出口企業(yè)在經常項目下的收匯,因此這部分外幣資金既可以結匯,也可以辦理美元存單或原幣劃轉至非放款銀行的企業(yè)同名賬戶中。在美元加息的背景下,出口企業(yè)可辦理美元存單質押,進而請商業(yè)銀行辦理銀票、國內證等低風險業(yè)務,通過持有外幣資產、主動人民幣負債,來實現企業(yè)資金收益的最大化。
關注點六:抵/質押品與保險的法律關系及風險實質。本案中,作為從屬合同,房產抵押合同的主合同是出口信貸融資協(xié)議,融資銀行享有房產的抵押權。中信保出具的買方信貸保單的被保險人是融資銀行。那么,融資銀行作為抵押權人和作為被保險人的法律關系,以及業(yè)務的風險實質是怎樣的呢?
目前,國內商業(yè)銀行處理此類業(yè)務的經驗尚不夠豐富。保險不同于擔保。如借款人無法按時償還融資款項,融資銀行須先執(zhí)行法人保證、抵押和質押,若所獲款項不足以償還出口買方信貸本息,中信保才會將不足部分的95%賠付給保單的被保險人(即融資銀行)。融資銀行在處置法人保證、房產抵押時,要充分考慮到處置難度(包括市場接受程度、處置耗時、司法程序、市場價值等),并與中信保保持密切溝通,避免中信保對銀行執(zhí)行擔保和處置抵/質押資產的處置時間、處置程序、公允價值等事項提出異議,進而避免該異議構成保險拒賠的理由。在實操中,一旦出現借款人未能償還貸款本息或借款人破產、解散等情況,被保險人應及時向中信保提交《可能損失通知書》,中信保即介入擔保財產或權益的執(zhí)行。因商業(yè)銀行和中信保公司對于此類項目的擔保處置和保險賠付經驗并不多,因此商業(yè)銀行在評估擔保與保險并存的出口信貸項目時,要格外關注可能的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
作者單位:中信銀行總行國際業(yè)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