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珍 楊 洋 鄂爾多斯市藥品醫(yī)療器械檢驗研究中心
改良氣相色譜分析法分離測定11種雜醇油
□ 李 珍 楊 洋 鄂爾多斯市藥品醫(yī)療器械檢驗研究中心
本試驗的目的是對酒中雜醇油進行氣相色譜測定分析,監(jiān)測白酒中雜醇油的成分及其含量。方法:采用氣相色譜(GC)法,改良國標方法,由DB-1701毛細管柱替代GDX-102填充柱(60-80目),分流并程序升溫,直接進樣,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檢測。結(jié)果:改良后的GC法可以同時有效分離出混合標準液中11種雜醇油并能進行定量分析。結(jié)論:本試驗在國標方法基礎上進行改進研究,解決了國標方法中GC法無法實現(xiàn)酒中常見醇類各組分分離的問題,并應用到樣品的測定當中取得了滿意的結(jié)果。
氣相色譜(GC)法;雜醇油;白酒
“雜醇油”是來源于酒精生產(chǎn)過程中一種術語。在酒精生產(chǎn)過程最終得到的產(chǎn)品是酒精(乙醇),對乙醇而言,除了乙醇之外的醇統(tǒng)稱為雜醇,因其在液體里以油狀出現(xiàn),故稱之“雜醇油”。雜醇油是碳原子數(shù)大于2的脂肪族醇類的統(tǒng)稱,這些醇的分子量比乙醇的分子量大,又稱為高級醇[1]。
白酒在發(fā)酵過程中,雜醇油除由糖類產(chǎn)生外,氨基酸分解也能產(chǎn)生雜醇油。原料中蛋白質(zhì)含量多時,酒中雜醇油的含量也高。雜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其含量多少對白酒的風味很重要,其主要成分是異戊醇、戊醇、異丁醇、丙醇等[2],除了異戊醇微甜以外,其他如異丁醇、正丙醇、正丁醇都是苦的,干酪醇雖香氣柔和,但也有苦味,并且苦味又重又長。因此,白酒的雜醇油不能過高,否則帶有較重的苦澀味,且對人有毒害作用,能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充血,使人頭痛。雜醇油的碳鏈比乙醇高,沸點比乙醇高,在體內(nèi)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機體內(nèi)停留時間較長,所以對人體的毒性和麻醉作用也比乙醇高[3],其毒性隨分子量增大而加劇,其中以異戊醇、異丁醇的毒性較大,異丁醇為乙醇的8倍,異戊醇比乙醇大19倍,因此國家標準《蒸餾酒與配制酒衛(wèi)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T 5009.48-2003)規(guī)定了甲醇和雜醇油的限量。但是在實際工作當中,國家標準GC法存在常見醇類無法實現(xiàn)的各組分分離等問題,本試驗在國家標準方法基礎上進行改良,對方法的性能指標進行考察,以期達到有效分離并測定酒中雜醇油的目標。
配有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的安捷倫G3440A型氣相色譜儀;BP211D型電子天平,異丁醇、異戊醇及乙酸乙酯(均為色譜純);純化水(由超純水系統(tǒng)制備);雜醇油混合標準液(由內(nèi)蒙古質(zhì)監(jiān)局提供)。
取300 mL乙醇(95%),加高錳酸鉀少許,蒸餾,收集餾出液。在餾出液中加入硝酸銀(取1 g硝酸銀溶于少量水中)和氫氧化鈉溶液(取1.5 g氫氧化鈉溶于少量水中),搖勻,取上清液蒸餾,棄去最初50 mL餾出液,收集中間餾出液約200 mL,用酒精比重計測其濃度,然后加水配成無甲醇的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60%)。
取2.1中間餾出液,加0.25 g鹽酸間苯二胺,加熱回流2 h,用分餾柱控制沸點進行蒸餾,收集中間餾出液100 mL。
色譜柱:DB-1701毛細管柱。柱長:30 m。內(nèi)徑:0.25 mm。FID檢測器溫度:250 ℃。進樣口溫度:220℃。載氣(N2)流速:20 mL/min。氫氣(H2)流速:40 mL/min??諝饬魉伲?00 mL/min。尾吹氣或柱氣流+尾吹氣:30 mL/min,分流比為4∶1。
準確稱取異丁醇、異戊醇各600 mg及乙酸乙酯800 mg,以少量水洗入100 mL容量瓶中,并加水稀釋至刻度,置冰箱保存。
吸取10 mL標準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處理后的乙醇定容后,乙醇含量控制在60%,并加水稀釋至刻度。
圖1 雜醇油混標液組分
圖2 樣品中檢測出的成分
以各組分保留時間定性。吸取標準使用液和樣液各0.50 μL,分別測得保留時間,試樣與標準出峰時間對照而定性。
進0.50 μL標準使用液,制得色譜圖,分別量取各組分峰高。進0.50 μL試樣,制得色譜圖,分別量取峰高,與標準峰比較計算。
雜醇油混標液組分如圖1所示。方法檢出限為異丁醇不得高于0.22 ng、異戊醇不得高于0.15 ng。
雜醇油以異丁醇、異戊醇總量計算:X=h1×A×V1×100/(h2×V2×1000)
式中:X為試樣中某組分的含量,單位為克每百毫升(g/100 mL);A為進樣標準中某組分的含量,單位為毫克每毫升(mg/mL);h1為試樣中某組分的峰高,單位為毫米(mm);h2為標準中某組分的峰高,單位為毫米(mm);V2為試樣液進樣量,單位為微升(μL);V1為標準液進樣量,單位為微升(μL)。
異丁醇結(jié)果為0.032 g/100mL 、異戊醇結(jié)果為0.035 g/100mL,均小于檢出限,雜醇油以異丁醇、異戊醇總量計算為0.067 g/100mL。
測定酒中雜醇油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比色法和氣相色譜(GC)法。比色法的原理是異戊醇和異丁醇在硫酸作用下生成戊烯和丁烯,再與對二甲胺基苯甲醛作用顯橙黃色,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操作比較繁瑣且不能測定單一組分;采用GC法測定雜醇油的原理是利用不同醇類在氫火焰中的化學電離進行檢測,根據(jù)峰高與標準比較定量,GC法除蒸餾酒外都需蒸餾后才能分析,在蒸餾過程中可能會造成某些易揮發(fā)成分的損失而導致結(jié)果偏低。國家標準中的GC法采用填充柱,因甲醇、雜醇油與其他組分難以分離,使定量產(chǎn)生較大誤差[4],本試驗在國家標準的方法測定基礎上進行改進研究,選用DB-1701毛細管柱,利用毛細管柱柱效高、熱穩(wěn)定性好、分離速度快的優(yōu)點,采用直接進樣,用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檢測,對雜醇油混合標準液進行分析測定,實現(xiàn)了11種組分較好的分離效果,并應用到樣品的測定當中取得了滿意的結(jié)果。
[1]孫慧.淺析白酒雜醇油的含量[J].釀酒,2003(30):82-83.
[2]尋思穎.關于白酒中甲醇和雜醇油的測定[J].標準化報道,2001(22):33-34.
[3]陳建文,曹愛華,匡云峰,等.如何測定酒中的雜醇油[J].預防醫(yī)學文獻信息,2001(7):284-285.
[4]彭清濤,王力.毛細管氣相色譜法同時測定白酒中的甲醇和雜醇油[J].化學分析計量,2007(1):33-35.
李珍(1984—),女,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人,碩士,鄂爾多斯藥品醫(yī)療器械檢驗研究中心檢驗一室副主任,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藥品、食品、化妝品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