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迎合素質教育觀理念的要求以及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初中語文采取了個性化閱讀的教學策略,意在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修養(yǎng),并且促進學生個體全面化的發(fā)展。本文通過對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特點進行闡述,并在此基礎上對個性化閱讀教學提出自己的建議,進一步的強化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的構建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構建分析
一、前言
在素質教育觀理念的貫徹之下,學校教育的目的不僅只是讓學生掌握各學科的知識點,也在于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通過個性化閱讀的教學策略,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進一步的提升學生個體化的發(fā)展水平,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形成。教師在對學生實施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時候,除了需要重視對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同時還需要注重學生內心的學習需求,進而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其自主閱讀的習慣。
二、個性化閱讀的特點分析
(一)閱讀自主性
個性化閱讀最大的特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自主性,通過學生自主性的閱讀,能夠強化學生對自身思想行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夠進行自主性的學習。通過教師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學生在個性化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進行自主的閱讀,進一步的強化了個性化閱讀的教學策略。
(二)閱讀批判性
閱讀的過程中是一個比較復雜多變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可能因為文本中涉及的時間、內容以及相應表達的情感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在以往的文本閱讀中,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帶入作者的情感,沒有形成自身對文本的情感認知。
正如“一千個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言,在閱讀的過程中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名人閱讀的文本中也會出現(xiàn)對內容定義的錯誤,學生可以在個性化閱讀的過程中形成自我的認知,并且個性化閱讀就是讓學生利用自身對于文本內容的情感認知,對文本閱讀進行誤讀、修正和改造。
(三)閱讀創(chuàng)造性
教師在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時候,應該正確的引導學生利用多方面解決問題的方式對閱讀的內容進行不同程度的理解。根據(jù)閱讀的需要,學生可以對閱讀的文本進行相應的創(chuàng)新,比如采用不同的情緒語感去閱讀文本,進而提升學生對于閱讀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
三、構建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的教學策略分析
(一)教師自身要具有個性化
為了更好的在初中學科語文教育中實施個性化閱讀的教學策略,首先教師自身就應該是個性化的讀者,通過自身個性化閱讀整體的經(jīng)驗感受,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個性化閱讀賦予文本教材的魅力。面對一些枯燥以及傳統(tǒng)的閱讀系統(tǒng),教師應該將自己設定為一個進行個性化閱讀的讀者,在閱讀文本的時候應該處于開放的心態(tài)當中,對文本進行有趣的閱讀,進一步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培養(yǎng)個性化的學生
無論在那個年級的教學中,教師都會面臨著學生個體存在著很大差異性的問題,由于學生的成長歷程、學習習慣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導致學生對待事物的認知度很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能將學習成績作為評價一個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教師應該遵循素質教育觀的理念要求,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
教師應該耐心的去接受每一個學生對于閱讀文本內容的不同認知度,并且針對于不同學生對于文本內容的不同理解,教師應該細心的為學生解答。教師通過遵循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素質教育觀理念要求,可以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多元化閱讀理念,從而可以讓學生在進行個性化閱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化理解。
(三)設定情景教學
教師在進行個性化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問題放在首要開展的教學內容。只有學生形成閱讀自主性的好習慣,才能更好的接受個性化閱讀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將課本的內容以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進行閱讀,并且讓學生可以分角色朗讀課文,設定相應的情景教學,進而可以有效的活躍課堂閱讀的氛圍。舉個例子來說,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這一閱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定相應的情景,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旁白、以及文本內容中孩子和影子的對話內容,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水平。
(四)實施對話式的教學模式
為了更好的發(fā)揮個性化閱讀的作用,教師實施對話式的教學模式是構建課堂個性化閱讀水平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通過實施對話式的教學模式,師生可以建立起平等的關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閱讀,在相互對話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話的教學過程,以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以及對語感的掌握程度為教學的目標,讓學生根據(jù)不同的文本材料采用不同的語調以及情緒進行相應的閱讀,教師可以在與學生進行對話閱讀的過程中,適當?shù)慕o學生閱讀語調以及情感的建議,進一步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將個性化閱讀的作用發(fā)揮出來。
(五)設立個性化閱讀教學課堂
在個性化閱讀的教學當中,教師應該設立相應的個性化閱讀課堂。教師應該適當?shù)脑黾訉W生閱讀文本的時間和相應的閱讀次數(shù),確保學生可以流利的通讀全文,并且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在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先讀后講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充足的時間去理解文章的中心內容以及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并且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思想意識。此外,教師在個性化閱讀的教學課堂中,在閱讀過程中應該投入自身對文章的情感,用自身真實的情緒感染學生,帶動課堂的閱讀氣氛,進而引領學生感悟文章的情感內容。
四、結論
語文教師通過采用個性化閱讀的教學策略,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個體個性化的發(fā)展水平,進一步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在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實施因材施教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正確的引導學生理解文本閱讀的內容以及所表達的情感,從而可以實現(xiàn)提升學生語文修養(yǎng)的水平。
參考文獻:
[1]付蓓.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學習單設計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2]陳萌堯.新形勢下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策略分析[J].好家長,2014,(42):72.
[3]楊衛(wèi)澤.淺析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的構建與運用[J].學周刊,2017,(18):75-76.
作者簡介:
余海燕(1985.11—),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云南武定;學歷:本科;單位:云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思源學校;職稱:中學二級;研究方向:初中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