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燕
新教材的編排是根據(jù)國家教育部的要求,側重素質教育、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與舊教材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在教學上不能沿用老一套的教學方法,必須勇于改革、創(chuàng)新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面對新教材,許多教師反映課堂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這原因是復雜的。例如:有些教師受會考的壓力和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方向不明確,任務不清楚,對語文教學究竟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使其達到怎樣的語文能力,心中無底;有的教師教學觀念陳舊,教法落后,恨鐵不成鋼,習慣于灌鴨式,滔滔不絕地講授,剝奪了學生閱讀、自鉆、思考、理解、消化的主動權,從而占據(jù)了必要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訓練;師生都缺乏素質教育意識,造成教學目標不明確,隨意性大,教學程序亂,信息量少,學生感覺“吃不飽”;有些主管部門的領導也認為學生考試分數(shù)高就是教學質量高,由此推理教學效率也高。其實,這種“質量”多是加班苦熬或帶水分提上去的。
經過實踐、探索,本人認為提高新教材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嘗試:
一、改變陳舊教育觀念,強化效率意識
新世紀人才培養(yǎng)工程已啟動,隨著現(xiàn)代科技迅猛發(fā)展,西部大開發(fā)已有條不紊地進行。語言教學應順從時代發(fā)展的潮流,迎接新世紀人才的挑戰(zhàn)。教師必須自覺加強現(xiàn)代教育理論學習,徹底轉變封閉保守的教育觀念,溶化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即上語文課不唯課本,不搞“應試第一”教語文不能僅拘限于教好固定教材,還應指導學生多閱讀課外益書,以開闊視野、激發(fā)他們去熟悉語言這個寬闊的海洋。
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現(xiàn)代效率觀念,學生也應有效率意識,通過師生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使課堂的每一教學活動都有高效率的體現(xiàn)。不講求效率那是落后教育觀的表現(xiàn)。為此,探索語文的教學規(guī)律,把培養(yǎng)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技能,提高學生素質當作教師的天職,教學必須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為經濟建設服務,與市場經濟接軌,以求得語文教學的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整體的高效率。
二、克服灌鴨式,講究實效性
教師在更新教育觀念的同時,還要徹底擺脫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的沖擊與糾纏,不再把考試作為督促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教育學生不再將應付考試作為學習的最終目的。把“帶著教材走向學生”的做法變?yōu)椤耙鴮W生走向教材”,過去教師獨占講臺,為趕任務,拼命地講滿堂,結果是導致嚴重壓抑學生智能的發(fā)展。學生厭學,效率低劣,也貽誤了人才的培養(yǎng)。“硬灌”與“片面追求高分數(shù)”結合,成了課堂教學的常見現(xiàn)象,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障礙。因此,對不講究實效的教學,是不可取的。
語文教學主要在于學生通過課文范例的學習,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結合學生實際,強化對語言的運用。學習語言文字的出發(fā)點在“知”,落腳點卻在“用”,語言教學不能華而不實,不可走過場,要聯(lián)系實際,貼近生活,每堂課都讓學生學有所獲。使語文課堂教學求實、重效。
三、激發(fā)興趣,努力把課上活
語文課堂教學能否成功地獲得高效率、高質量,其中最關鍵是看教師如何善于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這積極性,來源于學習語文的興趣,而興趣是靠教師去激發(fā)和培養(yǎng),調動學生智力因素,激發(fā)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樹立學好祖國文字的信心與責任感。誠然,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把課堂上“活”,也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比如:運用比較法、釋疑法、發(fā)現(xiàn)法,幫助學生找出他們渴求了解的問題,把開啟新知識、釋疑解難的鑰匙交給學生。便于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發(fā)現(xiàn)相似點、比較異同點,這樣,鉆研的興趣就濃,學習的熱情就高,從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要求老師當好引路人,引導學生在讀、講、質疑、回答等活動中,主動獲取知識,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tài),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到應知應會的知識。
四、認真?zhèn)湔n,加快教學節(jié)奏
上好一節(jié)課,教師必須充分備好課,精心設計和使用教學手段,把培養(yǎng)學生具有讀、寫、聽、說能力和養(yǎng)成學、用語文的良好習慣作為設計教案的出發(fā)點和課堂教學的宗旨,視知識點的主次及習題技巧的難易,提示、點撥恰到好處,避免羅嗦,要盡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努力提高教學效率。例如:課堂上要求在限定時間內快速準確表達,訓練形成讀、說、寫既快又好的高能力,為讓學生“吃飽”,語文課堂教學應適當增加容量,加快教學節(jié)奏。
五、運用多媒體教學,借鑒先進模式
有條件的學校應將多媒體教學引入課堂,逐步改革原始性的口說筆錄的現(xiàn)狀,把傳統(tǒng)的單向靜聽的課堂教學變?yōu)槎鄦?、立體、直觀式教學,借助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大教學容量,強化直觀,易于理解記憶,激發(fā)學生興趣,有益于擺脫課堂教學低效率的現(xiàn)象。
先進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教改實踐中摸索創(chuàng)造出來的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定勢。如:“愉快教學法”、“目標教學法”就很受師生歡迎?!澳繕私虒W法”是針對目標施教,訓練不離題,平時教學中的盲目性、隨意性被克服了,同時,信息反饋及時。當然,運用先進模式決不搞“生搬硬套”,防止“呆板”,應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實際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這樣的課才上得有滋味。
實踐證明: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課堂教學效率高,學生減負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學生當堂所學的知識多、理解深、消化快,掌握牢固,應用靈活。自然就不必課后“苦練”,學生負擔減輕了,可以騰出時間、精力來學習其他,這利于素質培養(yǎng),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