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yè)的日益發(fā)展,如何更好的開展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值得進一步的深思,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決定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對策,教師應該拓展學習范圍,對教學進行實質性的改革,提高授課水平進而提升教學質量,本文主要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進行研究。
關鍵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對策
教學的有效性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而教學的有效性主要體現(xiàn)在能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那么,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我們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本文將就這個問題提出一些策略。
一、課前準備是基礎
教師是教學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所以在一堂課開始之前,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授課教師應該理解教學內容,明確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確定教學重點,設計教學思路,準備好教學所需素材,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找到最合適的教學方法。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必要條件[1]。
(一) 讀懂教材
教師在備課時首先應做的就是熟讀教學內容,理解本節(jié)課所要達到的目的,才能夠進一步明確教學重點,以此來設計教學思路,引導學生進入預設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達到本次課堂的教學目的。
(二) 了解學生
學生是教學的對象,了解學生會使教學更加順利的進行。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是了解學生的主要渠道,與家長溝通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學生的心理思想,有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進一步開展。通過對學生的了解,教師可以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清楚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更準確的把握教學的難易程度,才能使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吸收更加充分。
二、情景教學更生動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加入情景教學能夠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2]。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下展開教學,更能夠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在創(chuàng)建好教學情景的同時,教師需要找到適當?shù)膶嵗齺硪肭榫敖虒W,而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引入情景教學是最好的選擇,有效的提問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一) 引入實際事例
小學生的身心都還處于發(fā)展階段,因此舉例也要認真選擇。很多時候老師舉出例子希望得到學生們的回應,但結果可能不盡人意,更多的原因是學生對老師所舉出的例子并不了解,所以教師在選擇例子的時候應盡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更加貼近小學生的世界,這樣才能更多的引起學生的共鳴。
(二) 利用教學器材
現(xiàn)代教學中有一項很好的發(fā)明就是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把書本上的內容以其他更加直觀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例如圖片、音樂或者是視頻等形式構建出情景課堂,通過這些形式來輔助教學,使課本上枯燥的內容變得鮮活,給予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印象,豐富學生的想象力[3]。教師應對教學資源進行最大化的利用,不把教學器材淪為無用的擺設,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學方式是關鍵
(一) 拓展教學思路
很多人可能認為語文是語文,數(shù)學是數(shù)學,兩個學科之間不存在相互聯(lián)系,但是并非如此,事物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必然聯(lián)系,各個學科之間也是如此。有些學生對語文不感興趣,但是可能對其他學科感興趣,因此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這些心理,把所講的知識通過其他適當?shù)男问絺鬟f給學生,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
(二) 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通常都是教師講,學生聽,而提高課堂的有效率也可以從學生的參與率來入手,教師可以把情景劇搬進課堂,讓同學們扮演課文中的角色,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設置實踐任務,例如在學習關于植物的文章時,可以讓學生們親自種植并觀察記錄,在課堂上分享種植過程,提升學生的觀察力和寫作能力[4]。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以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三) 教學方式合理化
因材施教自古以來都是教師們應該重視的問題,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才能使教學內容更好地被學生消化。教學內容不宜過難也不能太過簡單,適當?shù)碾y易程度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維又不會打擊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生的心智還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言語的影響,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表揚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老師建立一個良好的印象[5]。在以后的教學中,學生就會因對老師的這種情感而對課程表現(xiàn)出更強的興趣。
四、合作學習共提高
現(xiàn)在的小學學生學習方式學習水平都各不相同,靠教師單方面的講授,并不能夠使每位同學都準確的理解,不利于課堂的有效性。合作學習中注重學生的參與度,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 合作學習的方法
合作學習的方法是學習效率的關鍵,教師應該給學生設置合理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設計學習思路,便于學生順利開展小組學習,同時要做好組員之間的分工,合理的分配學習任務,鼓勵組員積極參與小組學習,同時要不斷的根據(jù)組員的學習情況來調整學習方法和學習進度,并及時對組員的學習成果作出評價,給予學習指導,在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自主學習下提高學習效率。
(二) 合作學習的優(yōu)點
通過組成學習小組,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分享,在幫助他人的同時還可以鞏固自身的知識,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同學間相互合作的團隊精神,學生不僅在學習上得到了提高,還培養(yǎng)了自身的品質。
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應該圍繞著課前準備、制造情景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開展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這幾方面進行,在未來的教學中通過實踐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來完善教學中的不足,總結教學經驗,真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耿麗英.關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8):53.
[2]王磊.淺談調動小學語文課堂中的積極性的對策分析[J].中華少年,2016(21):94-95.
[3]杜威.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實施及對策分析[J].內蒙古教育,2015(32):49.
[4]劉鎮(zhèn).關于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3(65):33.
[5]李發(fā)來.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新課程(上),2017(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