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慶輝
【摘要】伴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發(fā)展,微課成為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后起之秀。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不僅豐富了初中語文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還幫助并提高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探索欲望。本文對微課的定義、特點進行分析,讓微課如何更好地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做了深刻的探討與研究,并直接指出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關鍵詞】微課;初中語文;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198-02
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壯大和不斷進步,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教學模式也有了多元化的變化,為了響應新型新課改的教育模式,打破現(xiàn)代語文教學的僵局,我們成功地引入了微課教學模式。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成果,它結合了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對當代的教育模式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創(chuàng)新。就目前調查結果來說,大部分的初中都逐漸讓微課走進教室,都想通過利用微課,來彌補初中語文教育中出現(xiàn)的缺陷或不足。
一、微課的定義
(1)微課依附在現(xiàn)代科技的引領下,成為了現(xiàn)代教育科技下的產物。在平時的教學中,微課主要依賴于電子音像的存在下,將教學的視頻,教學內容等相關的教學內容和相關課件進行整合,用組織形式的方式呈現(xiàn)了一種具有主題性質、半結構化的課堂環(huán)境。也就是說,制作微課的前提條件是:要有豐富的教學內容才能展現(xiàn)微課的價值所在。
(2)微課的存在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發(fā)展,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微課自身存在三個特點:①具有創(chuàng)新性。微課之所以廣泛應用的前提條件是信息技術和網絡發(fā)展的完善。因此,可以說,微課是現(xiàn)代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產物,具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②針對性強。微課相對于其他多媒體課程來說,其時間較短,每一節(jié)課程都精煉地掌控在十五分鐘左右,微課的針對性強,它根據(jù)每一個疑難雜癥都做了相對應的細致講解。例如:針對于語文課文中,有一些比喻句,實際上都蘊含了大量的暗喻,或者有些情景都能真實的展現(xiàn)出來等等方面,會有針對性的示范性教學。③靈敏性、靈活性強。微課不僅能在課上對教學內容起到強大的輔助運用,還能夠在課下幫助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預習,微課是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必要因素。
二、探究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1)利用微課,有利于課堂更加動態(tài)化,幫助學生快速理解課堂內容
中國的語文教育源遠流長,深不可測。不僅蘊含了語文最基礎內容知識,還包含了巨大的人文地理常識。因此,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掌握,一直是有關教育部門非常重視的一點。而對于從事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來說,必須巧妙地運用微課原理,環(huán)繞新課改的教學內容進行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解析,把課堂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社會人文科學有效地結合到一起,從而豐富了教學模式,強化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學習《木蘭詩》的課程時,文言文一直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難懂的,為了讓學生對課文的意思更加明確,并且對“木蘭”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老師在教學中,首先要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微課視頻,讓學生通過對視頻的觀看,對木蘭有一個直觀的印象。而且伴隨著微課的不斷重復播放,也為老師展開《木蘭詩》的課程打下了基礎。這樣做既能激發(fā)學生對課程的參與興趣,又能讓學生對文言文有了一個全新的理解。
(2)利用微課,有利于解決課程的疑難,減輕學習壓力和降低難度
初中的語文教學內容本就是從簡單到難,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需要在備好教學內容基礎的前提下,對出現(xiàn)的重點,難點進行處理,解讀。以此,為學生的學習成績埋下基礎,降低學生的壓力和學習的難度。在以上論述中,我們已經指出課,微課的針對性強這一特點,所以每一次微課都會有針對性的教材內容,利用微課一一解析文章中出現(xiàn)的疑難雜癥,更高效率的填補了教育工作者在進行課堂教學中所出現(xiàn)的缺陷和不足之處,彌補了老師教學的主次不清的狀況出現(xiàn)。
例如:在學習《音樂巨人貝多芬》時,課程中對人物的事跡,性格特點分析是教學的重中之重,老師在課堂中為了能更好的展現(xiàn)人物的形象,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有關于《音樂巨人貝多芬》的微課,并且尋找與之相關的課件案例予之觀看,觀看后在做針對性的解析,讓學生更加清晰化的了解人物,掌握人物當時的心理變化,了解當時作者寫文章時所給予寄托的情感。
(3)利用微課,有利于改變寫作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的語文教學內容不僅包括課文教學,還有寫作方面的教學。從目前初中生的形式來分析,寫作教學的質量在初中教育中一直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教育工作者在授課過程中的方式太過于單元化,忽視了寫作的教學,讓學生失去了寫作的趣味。所以,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一現(xiàn)象的存在,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把寫作教學與微課聯(lián)系到一起,把不同的寫作內容利用微課的針對性更好的展示出來,通過讓學生觀看有關寫作的微課視頻,加深對寫作的理解,并且巧妙的運用寫作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增添寫作的素材,提高學生寫作樂趣。讓學生“學以致用”,有話說,有內容可寫。
例如:環(huán)繞“秋天的來臨”為寫作題材時,為了更深入地喚醒學生對秋天的印象,讓作文有內容可寫,教師可以在寫作之前播放與“秋天”相關的微課紀錄片,讓學生更直觀地去感受秋天的來臨,感受到秋天的秋高氣爽和萬物凋謝的自然過程,讓學生對秋天產生聯(lián)想,腦海里形成一副秋天的畫面,為之后的寫作作鋪墊,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作品。
三、結論
綜上所述,微課的應用為當代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有效的幫助,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微課的作用,并且巧妙地利用微課,為語文教育的發(fā)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巧芳,楊文美.我國微課程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
[2]劉國貞.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探微[A].2014年6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
[3]趙世波.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