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備課過程中,需要多關注文本所給的細節(jié),除此之外,還要融入自己的思考,推陳出新,廣泛聽取他人意見,不斷完善課堂,完善自我。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備課;細節(jié);出新;思考;聽取意見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130-02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一派生機勃勃。人們都說:“沒有春天的播種,哪來秋天的豐收?”我卻想說:“沒有秋天的播種,哪來春天的收獲?”
猶記那個秋天,我要上區(qū)級公開課,課文是何其芳的《秋天》。雖說是區(qū)級公開課,但因為這首詩我以前上過一次,并非毫無頭緒,所以心里還算有些底兒,我在原有的基礎上認真修改,努力完善,直到滿意為止,尤為自豪的就是范讀環(huán)節(jié),我自認為自己的朗讀還是很不錯的,得意之感油然而生,于是第一次在學校試上,我信心滿滿地走上了講臺。
師(投影出示一段學生作文片斷):這是跟你們一樣的一位學生的作文片斷,自己讀一遍。這段文字寫了什么場面?
生:秋天豐收的場面。
師:同樣寫秋天,同樣寫豐收,用詩的語言表達出來會有同一番意味嗎?我們共同看看詩的導讀吧,勾畫“一個個”、“鄉(xiāng)村秋景圖”,描寫的是哪里?
生:鄉(xiāng)村。
師: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
生:秋天。
師:下面老師要為大家朗讀這首詩,請同學思考讀好詩需要注意哪些。
師范讀。
師:如果你們覺得剛剛老師讀得還不錯就請給老師一些鼓勵好嗎?
生鼓掌。
師:大家認為把詩讀好需要注意哪些呢?
生1:要讀準字音。
生2:要讀出節(jié)奏。
生3:要讀得抑揚頓挫,有力道。
生4:要有情感。
……
總算一切都按照我的預設展開進行了,我要的答案出來了,一節(jié)課很快結束了,我內心覺得這節(jié)課上得挺好的,比如導入部分,由原來的難懂的古詩詞改為身邊同學的作文片段,很快把學生拉進了我的課堂;范讀部分不光解決的讀音問題,還給孩子們的朗讀起到了示范作用。
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我心想在接下來的教學研討中肯定會得到大家的認可。的確大家也表揚了我這節(jié)課很多環(huán)節(jié)處理得很好,在當我沾沾自喜之時,教研組長耿老師問我:“黃老師,課文前面給的導讀,你認真研究過嗎?”
“看過了,我在導入部分也讓學生看導讀了?!蔽一卮鸬?。
耿老師說:“還是讓我們再一起來研究一下導讀吧。”
課文導讀如下:“詩中那一個個生動鮮明的畫面,構成一組絢麗多彩的鄉(xiāng)村秋景圖。反復朗讀,沉浸到詩的意境中,你仿佛能聽到詩人在深情絮語,仿佛能看見幽谷、農(nóng)舍、漁船、牧羊女……”
耿老師說:“黃老師,這里面有一個詞你注意到了嗎,‘深情絮語?學生回答抑揚頓挫并不符合這首詩的基調。你的朗讀很投入,感情很充沛,也做到了如學生所說的抑揚頓挫,有力道,但是與這首詩的朗讀基調還是有出入的,需要作出調整的?!?/p>
猶如當頭棒喝,讓我頓時從喜悅中清醒過來,是的呀,書上明明把朗讀的感情基調已經(jīng)給出來了“深情絮語”,字典里對“絮語”的解釋是“連續(xù)不斷地低聲說話”,所以我那么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根本就完全錯了。
研討之后,我又認真地修改了我的教學設計,尤其范讀部分我注意到了“深情絮語”,也孩子們要注意做到“深情絮語”,所以教學上也做出了一些修改:
……
師:勾畫“深情絮語”,這四個字奠定了朗讀的感情基調,大家想不想嘗試一下,來一次深情絮語?老師覺得做到深情絮語首先要把字詞,句子讀通,你們同不同意?
生:同意。
師(投影出示字詞):自己小聲地讀一讀投影上的字詞,在書上對應字詞上注音。下面老師來嘗試一下深情絮語,有不當?shù)牡胤较M瑢W給老師指正。
師范讀。
師:老師有沒有讀錯的字?
……
后來這節(jié)公開課經(jīng)過反復修改試上,得到了大家一致的稱贊,但是我卻沒有了剛開始的那份喜悅,這節(jié)課讓我陷入了沉思中……
一、備課得關注細節(jié)
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也許無關乎“成敗”,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極大的,就拿筆者的這節(jié)《秋天》來說,因為我沒有關注導讀部分的“深情絮語”,導致朗讀的感情基調錯了,而當時那個班的孩子也因為我的疏忽,這輩子他們的記憶里何其芳的《秋天》就應該是鏗鏘有力,抑揚頓挫的,這樣想一想,老師的不關注細節(jié),不仔細研究課本是會帶來多壞的影響呀!
二、備課得出新
隨著教齡的增長,我們大多數(shù)老師會出現(xiàn)職業(yè)倦怠,不管教學如何改革,他們的教法永遠不變,可謂“以不變應萬變”,教育本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推陳出新,幾十年如一日的教法已經(jīng)滿足不了新時代的孩子了,孩子們如饑似渴地希望從老師那里汲取知識,可是很多老師只是把幾年前甚至是十幾年前的教案再復制講一遍,殘羹冷炙,我們的孩子根本吃不飽。
這就要求我們老師一定要結合時代的發(fā)展,備課要有新的內容,比如我們要用到神舟號發(fā)射太空的知識,如果還在用神舟5號,顯然信息太陳舊,因為2016年神舟11號都發(fā)射了。
三、備課得有自己的思考
電子化教學的推廣,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很多便捷,但同時也讓我們很多老師有了惰性,教學課件滿網(wǎng)飛,來不及備課了,隨便下載一個課件,然后到班級用鼠標點一點,成為了“PPT播放者”,課件的下一頁內容甚至都不清楚,這樣的老師并不少,這是多么可怕的現(xiàn)象呀!
我們教研員也常會說:“網(wǎng)上的課件可以使用,但一定自己先要吃透,融入自己的思考,符合自己的教學思路,把它真正變成屬于自己的東西,為己所用?!?/p>
沒有自己思考的東西,與“拾人牙慧”又有何區(qū)別呢?
四、備課得多聽取建議
集體備課是一個思維碰撞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各抒己見,集思廣益,一堂課逐漸完善,正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作為年輕的教師,更是應該多向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請教,多聽取其他老師的建議,與此同時還要學會不斷地反思,彌補自己的不足,讓自己快速成長。
我錯過了那個美麗的“秋天”,卻也在那個秋天播下了善思的種子,如今當我有所倦怠想偷懶時,我就想想那個“秋天”,然后我對自己搖搖頭,微笑著漫步在陽光下,收獲在春天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