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第二個階段,經(jīng)過小學學習之后積累了一定的知識,但在深度學習英語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各類問題。本文以思維導圖與初中英語學習相結合為切入點,首先分析了思維導圖的定義以及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和作用性;然后進一步探究了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 思維導圖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1-0-01
思維導圖是上個世紀由英國的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Tony Buzen所創(chuàng)立的。這種方式主要指的是一種組織性的思維工具,是學習者對于特定的知識結構所形成的一種表象化的組織,是一種促進人認識能力提升和知識體系構建的腦力工具。
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必要性分析
1.適合文章解析
初中的課文篇章與小學的英語相比較而言篇幅稍微難一些,但與高中階段的英語相比較又簡單很多。初中階段的英語課文通常是簡短而精辟的,因此就需要有簡單高效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將幾個意群串聯(lián)起來,而思維導圖則能更好的達到這樣的目的。運用思維導圖將文章中涉及到的各個詞匯、知識點、短語等分門別類的整理出來,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予以呈現(xiàn),學生即可從中了解到文章的各個細節(jié),進而建立起學習的方向以及進度[1]。
2.符合學生思維
初中英語學習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抽象性較高的文章,在短時間內學生尚難以對文章進行深度的“解剖”,理解起來較為吃力,而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則可以將各個點運用圖文的方式進行串聯(lián),給予學生直觀的理解。同時,在直觀學習的基礎之上,學生還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呈現(xiàn)出來的內容進一步拓展與之相關的知識點,由點到面的將之進行串聯(lián),形成更加豐富和全面的學習筆記。
3.學生易學易記
英語學習過程中因學習方式的不同而極易出現(xiàn)兩種截然不同的現(xiàn)象:其一,是只重視短語和陌生單詞而對整個文章缺乏把控;其二,過于重視對整體文章的把控,雖能夠背誦整篇文章但卻忽視了對細節(jié)上的把握,導致對文章中隱藏的新知識點缺乏挖掘的眼光或能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自我成長。然而,將思維導圖引人到初中的英語教學中去,問題則能迎刃而解,因為思維導圖不僅能將文章中的知識點展現(xiàn)出來,同時也能從整體上將整個框架展現(xiàn)出來,更加便于學生進行學習,對學習的效果提升將產(chǎn)生積極的意義。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在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詞匯是英語教學中的基礎,也是語言形成的重要材料,怎樣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同匯,使學生能形成同匯學習的方法策略,是教師所面對的關鍵。學生在經(jīng)過了小學階段的同匯累計以后,已經(jīng)有了基礎性的同匯支持[2]。例如,在七年級英語“Unit l Vocabulary”的課程中,該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向學生講授與家具相關的詞匯內容并幫助學生學會表達。基于學生已有的英語基礎即可運用思維導圖將于該課程中與家具相關的詞匯加以整理并輔助圖片,同時還可以向學生提問:How many rooms are there in your house and What are they? 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言并將課文中沒有提到但學術提出來的家具名稱增加到思維導圖之中,既將本文中涉及到的家具單產(chǎn)進行了羅列又達到了擴充本文知識點的目的,對于學生積累詞匯起到了巨大的幫助作用。
2.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著明顯的問題,例如學生對于同匯的掌握量較少,句式單一,表達方式錯誤等等。很多的學生由于在寫作過程中思路狹窄,常常難以抓住重點和難點,因此,所寫出的文章也大多前言不搭后語。此外,部分教師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不夠重視,導致寫作教學出現(xiàn)了明顯的缺失性。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方式勢必會給學生造成能力上的影響,不利于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寫作教學中去,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jù)題目的要求來畫出簡單的思維導圖,然后在根據(jù)具體的要求將一步一步的思維進行拓展,從而根據(jù)自身所化的思維導圖來寫出文章。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能幫助學生在思維上得到啟發(fā),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從而合理的安排寫作。這種方式雖然一開始學生并不能快速的利用,會導致實際的應用中會出現(xiàn)問題,因此在思維導圖應用中教師一定要對學生加以關注,并及時的給予指導,從而實現(xiàn)思維導圖的作用。
3.在課文復述中的應用
口語練習是英語學習者必學的內容之一而且基礎或起步階段的練習方式為復述課文,經(jīng)過循環(huán)往復的練習以建立語感和提升表達能力。然而,對于口語能力不佳者而言,復述課文并非易事,甚至因缺乏信心而不敢于開口。為此,即可運用思維導圖將課文中的重點或脈絡串聯(lián)起來以降低學生復述課本的難度,進而逐步形成語感和建立信心[3]。例如,八年級Unit4當中的內容為例,在這個單元當中講的主要內容是動物,那么安全學生根據(jù)本單元所學習的動物內容來進行基本的描述。學生在一開始進行復述的時候,教師應當先做好示范性的復述,然后接著讓學生輪流對思維導圖當中的分支來進行講述,進而為后續(xù)的整體復述打下了良好基礎,在此基礎之上能夠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復述能力,學習效果與效率也會有所提升,同時亦能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學習的興趣。
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具有將知識點羅列并能夠圖文并茂的予以展示等功能,能夠給予學生在解析、理解、記憶知識點等環(huán)節(jié)上起到推動作用,提升學習興趣和效果。對于教師而言,即可將之引入到具體教學之中并合理運用,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該軟件形成自我學習能力,以提升學習效率。此外,在具體教學當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思維導圖,既要充分加以運用該軟件以提升學習效果,但是又不可過度依賴該軟件,避免在學習過程中因此而忽略了抽象思維的鍛煉,導致思維能力提升的不足。
參考文獻
[1]陳敏.思維導圖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15(1):36-41
[2]張敬華,武金鳳.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2):40-42
[3]王馨瑞.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5(23):26-27
作者簡介:邱紅艷(1979.10-),女,學歷:本科,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英語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