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長娥
【摘 要】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如果僅僅是講解、演示和練習,難以培養(yǎng)真實的崗位職業(yè)能力。筆者在多年的課程教學實踐中,探索教學內容和模式的改革,以真實工作案例為基礎,設計教學項目與任務,實施情景化教學,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學改革;項目;崗位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高職院校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其應用性強,教學內容緊跟計算機基本應用軟件發(fā)展而更新。該課程教學內容涵蓋了辦公常用的各種計算機技能,對于職業(yè)院校學生來說,學好用好該課程知識與技能,可有效加強自己的就業(yè)競爭力,以及對崗位工作的快速適應能力。
在多學期的該課程教學實踐中,筆者積極探索教學改革,以崗位需求為導向,進行項目化應用型設計,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以培養(yǎng)崗位應用能力為目標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使用相關軟件解決相應的辦公問題。
不同的專業(yè)和工作崗位,對計算機應用能力需求不同,我在給不同專業(yè)的學生教授該課程時,側重點就略有不同,緊密圍繞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來設置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和組織教學。
通過對不同崗位工作實際需求的調研和分析,收集和設計企事業(yè)單位的真實項目,以此作為教學項目。給學生營造出一種實際辦公環(huán)境,使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能真正提高應用計算機處理工作業(yè)務的能力。
二、具體做法
(一)根據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進行教學設計
根據各專業(yè)的專業(yè)特點與崗位職業(yè)能力需求,使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教學設計與專業(yè)相結合。如會計類、工商管理類等文科商科專業(yè),就業(yè)崗位多為從事營銷、電子商務、貿易、管理等工作,使用計算機進行文件報表制作、產品介紹、收發(fā)整理、業(yè)務管理等,教學側重點為 Word、Excel、Power Point 等辦公自動化軟件的使用和網絡打印機、傳真機等的安裝與維護等;機械類、電子類等理工科專業(yè),就業(yè)崗位多半是數控操作等,教學側重點為數據處理、硬件知識和常見嵌入式系統的使用維護等;信息工程類專業(yè),要對進制轉換、漢字編碼、計算機原理等方面進行重點講解,以便學生更好的學習其他的專業(yè)課程。此外,多與相關專業(yè)的企業(yè)合作,收集企業(yè)工作案例,把企業(yè)的一些任務和工作帶到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完成,使學生既能學好計算機應用既能,又能體驗真實工作項目。
(二)系統設計教學項目與任務。
在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上,不再以過去的"知識點"為線索,而是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及崗位職業(yè)技能需求,改用以職業(yè)能力為主線、以項目為載體,大項目下設計多個小任務,精心組織教學內容,使其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在進行項目課程設計時要注意,要在知識與工作任務之間建立聯系,并讓學生掌握整個工作過程,發(fā)展綜合職業(yè)能力。
按不同職業(yè)崗位的需求,構建新的教學內容體系。通過對很多合作企業(yè)的走訪和調研發(fā)現,在計算機基礎應用中,需求最多的是利用計算機處理各種各類辦公信息,如文檔的編輯管理、各種報表的制作、數據的統計分析、信息搜索、產品展示等。同時,項目與任務的設計要體現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學目標的多層次性決定了設計項目也應該是系統而有層次的。一個工作項目,會由多個工作任務或工作步驟組成的,而這多個任務或步驟,可能就對應著不同的知識或技能??茖W合理的設計項目和任務,可以將教學目標巧妙而緊密的融入項目之中,從而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
(三)圍繞項目使用多種教學方法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對于應用軟件的學習,不僅要知道軟件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掌握軟件的操作及在實際崗位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在教學中,根據每個項目和任務的特點,和教學目標、對象和條件的不同,靈活、恰當地選用多種教學方法,將各種方法有機結合,是優(yōu)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使學生在趣味性、情景化的氛圍中學習,學習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四)改革學生學習效果考核評價方式
改變原來課程結束時,通過一次性考試來評定學生的學習效果的考核方式。將考核評價貫穿于教學過程中。在每個項目的教學中,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最終,每個項目的評價成績都計入學生的總成績。比如,在學習Windows系統的"畫圖"軟件時,在學生完成學習后,給學生設定一個命題作業(yè)或者學生自主選題,利用畫圖軟件完成一幅圖畫的創(chuàng)作;在講解Word軟件的圖文混排功能時,讓學生自行設計制作一個板報作品;在講解PowerPoint軟件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共同設計制作完成一個選題作品,并進行講解演示。這樣的考核方式,增強了實用性與趣味性,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經過多個學期的教學改革實踐,結合專業(yè)特點和職業(yè)崗位技能需求,以教學內容項目化任務化為載體,改革課程考核評價方式,構建出基于專業(yè)發(fā)展和崗位職業(yè)技能需求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新模式。通過改革,由原來的講解、演示、練習模式,變成了在教師的引導下解決真實工作案例的情景式教學,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和學生的成就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康鳳;蔣小惠; 馮梅.高職院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教育教學論壇[J].2014,(7).
[2] 賈殿燕.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中國教育技術裝備[J].2014,(8).
[3] 梁倩.《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信息與電腦(理論版) [J]. 2014,(1).
[4] 王慶.基于任務驅動的"計算機文化基礎"實驗教學改革中國教育信息化[J].2015,(5).
[5]劉玉.高職院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改革途徑探索新課程[J].2015,(10).
[6] 鄒潔; 伍飛.高職"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J].201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