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經(jīng)濟、政治的不斷發(fā)展,與世界各國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不斷地有其他國家的思想文化流入我國,因而也受到了各種不同層次負面文化的沖擊,這些負面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因此,加強思想文化教學就顯得尤其重要。
【關鍵詞】初中政治 教學問題 解決措施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062
初中階段是我國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初中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時期,也處于道德文化的引領時期,這個階段,他們還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缺乏人生的經(jīng)驗和生活的閱歷;正因如此,初中生政治教學也成了初中教育的重中之重。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初中政治教學也加大了教學力度,同樣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初中政治教學方面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因此,本文就目前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展開了探討,希望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能有一定的幫助。
一、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政治教學方式傳統(tǒng)
初中政治教學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教學模式僵化,教學方式陳舊;傳統(tǒng)政治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課堂教學注重整體式發(fā)展,以大部分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為主,這種教學模式只注重表面現(xiàn)象而忽略了本質(zhì);加之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老套,課堂教學缺乏專業(yè)性的設計,教師不注重教學方式只看重教學結果,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很多教師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想法卻并沒有將之付諸實踐。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反復強調(diào)下,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模式必定會被新的教學模式所取代。
(二)不能合理利用初中政治教材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初中政治課本也進行了很大的改編。改編后的初中政治課本拋棄了傳統(tǒng)政治課本大篇幅的深奧難懂、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論,根據(jù)學生現(xiàn)階段的喜好,結合我國國情和各個地區(qū)的特色增加了很多吸引人的圖片、表格、故事、名言警句等等。新的課本采取圖文并茂的方式,以一種學生樂意接受的形式出現(xiàn),一改傳統(tǒng)課本嚴肅、死板的感覺,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學生政治學習的壓力,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但是,由于新課本的改編,課本內(nèi)容更加豐富,而理論知識又相對較少,于是便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由于大量時事政治內(nèi)容的不斷涌入,教師需要補充和延伸的知識太多,這就造成了課堂時間不夠,所講知識繁雜的情況,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三)忽略學生成長個性
新課改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而傳統(tǒng)教學恰恰與此相悖;初中生雖已脫離小學生的設定,但畢竟處于13—16歲的年紀,他們稚氣未脫,活潑靈動,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傳統(tǒng)教學恰恰忽略了學生的這種心理,埋沒了他們對于身邊一切事物的探究心理以及求知欲望,忽略了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是及其不利的。
(四)教學理論未與實踐結合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支撐實踐,實踐驗證理論。政治教學也同樣如此,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強化學生對政治的認知,才能形成系統(tǒng)的政治體系以及正確的三觀和思想道德基礎。然而,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只注重理論而忽視了實踐,造成了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現(xiàn)象。教師教給了學生做人的道理以及正確的道德觀,但是不將這些理論投入實踐我們便不知道學生在實際情況下會做何選擇,雖然很多教師也有這種將理論投入實踐的意識,并且也會設立很多實踐環(huán)節(jié),但具體操作起來是有很多困難的,教學實踐活動也很難順利展開。
二、初中政治教學解決策略
(一)創(chuàng)新初中教學方式
全新的時代應當有全新的教育,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不適應當今教育的發(fā)展,因此,我們教學工作者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力求最大程度的提高初中政治教學水平。所以,教師首先必須從自身出發(fā),不斷擴展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豐富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這是作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首要前提。同時,教師還應具備清晰的教學邏輯,標準的普通話教學,以及有序的課堂組織能力,善于調(diào)節(jié)課堂學習氛圍,與學生能夠愉快的交流。另外,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也應當做出改進,比如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在政治理論中融入故事教學,合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將生活中的道德故事巧妙的融入課本。
(二)合理利用教材
初中政治教材符合國家教育方針以及教育目的,它不僅是教師教學的第一手資料,也是學生學習的最直接最根本的源泉。因此,合理而靈活的運用政治課本是很重要的,教師要懂得避重就輕,避免知識混雜,避免不經(jīng)選擇就將課外知識拉進課堂,避免在教學中一味的延伸政治時事而忽略教材中的重點。在教學上,最好順著教材中的內(nèi)容自然的過渡到其他知識上,而不是脫離教材,沒有重點的對其他知識進行闡述。
(三)重視學生個性發(fā)展
傳統(tǒng)教學忽略了學生的個體特征,這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相符合,因此,我們教學工作者應當引起重視,從此階段學生的年紀特征、心理特征出發(fā),合理安排教學。尤其要尊重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引領他們朝著學會觀察、學會思考的方向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成長為一個健康、正直、有思想、有文化的人。
(四)將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初中政治教學對初中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將政治理論與政治實踐相結合。由于初中生年齡較小,好玩心重,如果一味地對他們進行理論灌輸,只會讓他們對政治思想有一個正確的理論認知,他們沒有將之付諸于實踐,在實際生活中會缺乏應有的政治道德意識。因此,只注重理論教學不僅會使教學成果收效甚微,還不利于今后學生的道德思想發(fā)展。所以教師應該設計一些情景教學,把故事教學與政治道德知識合理穿插,再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就好比“孔融讓梨”的故事,教師可以設置真實情境讓學生進行實踐選擇,在實踐中運用理論,體會到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政治理論有一個正確的理解,還能得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初中生政治教學關系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在時代的沖擊下,各種思想文化的流入也正改變著當今的文化生活環(huán)境,因此,我們教師有責任正視自己的不足,摒棄糟粕,與時俱進。尋找更好的教學方法,力求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思想政治道德觀念,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在新課改的挑戰(zhàn)中,師生攜手,共同進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