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張菁++曾騁
摘 要:體育作為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身心綜合素質的重要學科,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學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上都應該積極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高職體育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成長規(guī)律,合理創(chuàng)建教學環(huán)境、采用分層教學、拓展訓練等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以此保障高職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本文對此進行幾點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為相關的高職體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高職體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011-01
高職體育教育是高職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造就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方而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的形勢下,如何能夠拓展和創(chuàng)新高職體育教學內容、方法,更好的提高高職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yǎng),則成為了當代高職體育教育工作者們共同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一、創(chuàng)建“以生為本”課堂環(huán)境
想要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將人文教育加入,就需要以人文情懷中的基本精神作為基礎進而創(chuàng)立的相關教學氛圍,比如,尊重人,呵護人,遵守社會秩序和道德標準等,將這些作為體育教學的關鍵點將其融入進體育思想中,也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實施人文教育。在進行高職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想要實現(xiàn)以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所建立的教學模式就要符合學生心里特征,興趣所在,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使用相應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感受到人文精神,更好的體現(xiàn)人本思想在體育教學中所實現(xiàn)的價值。在實現(xiàn)學生成為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之前,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能力水平,接受范圍,學習習慣等,而學習習慣在一定程度上能體現(xiàn)學生的策略。高職院校體育課針對于在人文教育的構建,需要學校在物質,精神,體制,評價機制等多方面具有明確的引導。
二、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
高職院校的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都是不一樣的,而如何將人文教育加入到體育教學中,并讓學生從中體會到樂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格,就要將學生之間的差異縮小。
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請體育能力高的學生先行進行熱身,要求他們進行兩次50米短跑,一次的100米的接力跑,之后選擇800米或者1000米的長跑,完成后就可以自由活動了;而對體育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的要求是在一起交替分別完成50米和100米,再跑800米,之后就可以進行自由活動了;而體育能力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幫助他們進行熱身訓練,在熱身之后,教師讓他們完成400的慢跑,休息一會之后在進行50米的短跑,而如果還想繼續(xù)的學生還可以嘗試800米。這樣的方式能夠盡量滿足每位學生的需求,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體育課的趣味性,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科學開展拓展訓練活動
高職院校進行體育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體育內在的精神,再通過自己在體育課上的表現(xiàn),進行反思總結所獲的感受。而想要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就要完善體育教學形式,改變以往的全課內式的體育教學,教師可以將體育課堂延伸到戶外,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體育教學。
例如:在進行籃球訓練過程中,以提升籃球技術為教學主要目的來制定拓展訓練的項目,教師可以將球隊分為均勻的兩組,讓他們之間進行運球和投球的比賽,規(guī)定隊員在比賽期間不能觸碰到對方的身體,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隊員的籃球技術;再比如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假期時帶領學生進行野外拓展訓練,登山,騎行等等。帶領學生進行野外拓展訓練可以充分的鍛煉學生體能,又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通過與教師和同學的交流體會到體育教育真正的意義。
四、積極融入民族體育活動
作為中國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體育不僅僅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體育文化,也能夠喚醒學生的民族意識,提高學生的民族體育精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應該有意識的將民族體育吸納進來,借助高職體育課堂這個平臺,發(fā)揚和繼承中國傳統(tǒng)體育文化,并借此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與體育素質。學習武術,是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重要途徑。在高職院校開設武術體育教學課,不僅能傳授健身技藝,同時還能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民族團結等方面的教育;還有許多高校將地區(qū)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加入到體育教學中,也起到了很好的人文教育作用。
例如:一些高職院校,通過開展舞龍教學和劃龍舟教學傳播“龍”文化,讓學生了解“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都是“龍”的傳人,以此培養(yǎng)學生奮發(fā)向上、頑強拼搏的精神。廣東省一些高校將舞獅納人到體育教學中,學生通過學習舞獅、走樁等活動,了解到舞獅文化所蘊含的廣東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團結、勇敢的精神。這些都是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體育教學內容,值得高職院校借鑒。
為了促進高職體育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結合高職教育的目標和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從四個方面對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對策進行分析,分別從創(chuàng)建“以生為本”的教學環(huán)境、開展分層教學、開展拓展訓練、開展民族體育活動等方面進行了對策論述,希望能夠為相關的體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參考文獻
[1] 汪德華.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1(18)
[2] 吳 斌.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新思考[J].企業(yè)家天地.2011(05)
[3] 基于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下的高職體育教學研究——以我校會計專業(yè)為例[J]. 李晨. 體育世界(學術版). 2017(06)
[4]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與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融合路徑探討[J]. 李曉海. 當代體育科技. 2017(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