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秀萍 葉春麗
【摘要】 目的 評價應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改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負性情緒及促進術后康復中的效果。方法 50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2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 實驗組采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兩組患者疼痛情況, 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 比較兩組的SAS評分、SDS評分、VAS評分、GQOLI-74評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切口愈合時間。結果 實驗組術后SAS評分(42.62±5.18)分、SDS評分(46.33±6.54)分和VAS評分(4.18±1.41)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6.33±6.82)、(54.26±5.75)、(5.26±1.57)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GQOLI-74評分(61.2±11.9)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8.9±10.1)分, 切口愈合時間(12.2±2.6)d
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8.00%顯著短/低于對照組的(15.1±2.2)d、32.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 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 有效減少并發(fā)癥, 明顯減輕疼痛, 促進術后康復,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值得推廣。
【關鍵詞】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負性情緒;術后康復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4.079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是常見的肝膽外科術式, 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時間短等優(yōu)點, 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病痛[1, 2]。流行病學調查也顯示,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常伴有一定程度的負性情緒, 對手術效果造成了不利影響。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對改善患者負性情緒作用并不顯著, 為探究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改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負性情緒及促進術后康復中的效果, 現(xiàn)將本院所做隨機對照試驗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外科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50例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2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4例, 女11例, 平均年齡(45.6±15.7)歲, 平均病程(10.5±6.8)個月。實驗組患者中男13例, 女12例, 平均年齡(42.2±16.1)歲, 平均病程(9.2±7.3)個月。所有患者均符合膽囊炎與膽囊結石[1]的診斷與手術指征, 無相關手術禁忌。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行常規(guī)腹腔鏡膽管切開+膽道鏡探查取石術。圍手術期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實驗組采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 主要包括做好術前探視, 充分了解患者一般情況、基本病情和心理狀態(tài), 積極與患者溝通, 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情緒, 給予人文關懷, 避免心理應激;術中保持溫度適宜, 做好保溫措施, 與醫(yī)師協(xié)作, 合理調整患者體位, 固定部位注意保護患者關節(jié)、神經和皮膚;術后做好疼痛護理, 指導和鼓勵下床活動, 向患者講解、示范正確的術后進食方法, 促進胃腸道功能盡快恢復。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采用SAS和SDS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 采用VAS評價兩組患者疼痛情況, GQOLI-74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 比較兩組的SAS評分、SDS評分、VAS評分、GQOLI-74評分、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切口愈合時間。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術后心理狀態(tài)和疼痛情況比較 實驗組術后SAS、SDS和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生活質量、并發(fā)癥和切口愈合時間比較 實驗組GQOLI-74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切口愈合時間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短/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長足發(fā)展,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應用比例早已超過傳統(tǒng)開腹術式, 成為治療膽囊相關疾病的首選術式;雖然該術式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等方面優(yōu)勢明顯, 但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未得到明顯改善。普遍存在的負性情緒不僅可以影響手術成功率, 也會延遲術后恢復進程和降低日常工作、生活質量[3-5]。
本文結果顯示, 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后, 實驗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處于輕度焦慮和抑郁水平以下, 而對照組則普遍存在輕度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此外, 實驗組的術后愈合狀態(tài)也好于對照組:術后疼痛VAS評分和切口愈合時間均顯著低/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8.00%(2/25)和32.00%(8/25), 實驗組并發(fā)癥為輕度胃腸道不適, 對照組主要為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和短暫性肝功能不全等。
與常規(guī)護理模式相比,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針對影響患者術后恢復的因素(如負性情緒、不良生活方式、恢復性鍛煉和治療依從性), 有針對性的開展護理工作(特別是認知干預、行為干預)。對于手術患者存在的負性情緒, 良好的溝通、更多的人文關懷、細致的心理疏導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對手術的焦慮和恐懼, 增強患者的信心和參與度[2]。耐心的飲食指導, 可以使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加劇消化系統(tǒng)的紊亂, 出現(xiàn)胃腸道功能失調[6-9]。術后恢復性鍛煉是促進傷口愈合、加速機體功能恢復的重要手段,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可以極大地調動患者的主動性, 使患者盡早的、有針對性的逐步恢復身體機能, 顯著改善術后生活質量, 避免出現(xiàn)手術后遺癥和術后抑郁狀態(tài)[10-12]。endprint
綜上所述, 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的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 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 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明顯減輕疼痛, 促進術后康復,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志強, 別平, 周總光, 等. 腹腔鏡治療肝膽管結石病的專家共識(2013版). 中華消化外科雜志, 2013, 12(1):1-5.
[2] 李智, 徐禹, 汪曉東, 等. 快速康復外科在大腸癌患者應用中的焦慮心理及護理研究進展. 華西醫(yī)學, 2013, 28(8):1315-1318.
[3] 何穎, 王艷榮, 黨玲. 老年患者胃腸手術快速康復的外科護理.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13, 21(24):2461-2465.
[4] 范桂紅, 張麗艷, 王桂梅, 等.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老年膽囊手術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 中國老年學, 2013, 33(15):3785-3787.
[5] 魏萍, 李紅敏.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負性情緒及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 河北醫(yī)學, 2016, 22(2):322-325.
[6] 朱穎. 快速康復外科在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患者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效果. 河北聯(lián)合大學, 2014.
[7] 崔喜梅.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7, 23(3):177-178.
[8] 張穎.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應用研究.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7, 38(2):244-246.
[9] 陶春芬.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 2015, 13(2):113-115.
[10] 鄧媛英.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運用. 中國醫(yī)療前沿, 2012, 7(4):76-77.
[11] 向莉. 快速康復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后康復中的效果研究.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5, 19(4):66-68.
[12] 黃亞敏.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效果觀察. 護理與康復, 2011, 10(8):701-702.
[收稿日期:2017-08-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