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迪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7.30.187
摘 要:目的 探討病例式教學法在臨床血液學與血液檢驗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措施與效果。方法 選取我校2014級檢驗專業(yè)學生的120名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命名為觀察組,其臨床血液學與血液檢驗實驗教學均以病例式教學法開展;選取我校2015級檢驗專業(yè)本科學生118名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命名為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就學生對兩種教學方式的滿意度加以評估,同時,統(tǒng)計兩組學生的實驗課考試成績,并加以比較。結果 觀察組學生的考試成績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學生的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病例式教學法在臨床血液學與血液檢驗實驗教學中應用,能夠有效地提高臨床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檢驗能力的提升,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病例式教學法 臨床血液學 血液檢驗實驗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10(c)-0187-02
臨床血液學與血液檢驗是臨床采用各種實驗室檢驗方法與技術來進行血液分析,從而使得其病理變化能夠反映出來,進而闡明血液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機制、協(xié)助診斷、治療策略與預后判斷的一門學科[1]。該門學科是臨床醫(yī)學檢驗的重要組成,課程具有專業(yè)性強、覆蓋面積廣等諸多特點。該門課程是血液病的主要發(fā)現與診斷方式,其以血液作為研究對象,在血液疾病的診斷過程中骨髓細胞形態(tài)重要的位置[2]。但是,骨髓細胞形態(tài)其本身具有多樣性,分類較為復雜,且抽象性極強,在整個教學中,如果單純的以講授為主那么學生無法從根本上去理解其教學內容,掌握難度極大,且課堂積極性相對受損[3]。因此,不少醫(yī)科教師都在對臨床血液學與血液檢驗實驗教學方式進行研究,希望能夠即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其對課程內容的掌握,提升其實驗能力。病例式教學法是利用典型病例作為教學切入點的一種教學方式,其能夠有效地將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我校對該種教學方式進行應用時,取得了較好的成果?,F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校2014級檢驗專業(yè)學生的120名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命名為觀察組,其臨床血液學與血液檢驗實驗教學均以病例式教學法開展。男67例,女53例,年齡19~21歲,平均年齡(20.36±1.32)歲;選取我校2015級檢驗專業(yè)本科學生118名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命名為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男66例,女52例,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34±1.34)歲。兩組研究對象在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講授教學,教師針對該門課程的主要內容加以整合,并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講解;觀察組在“正常骨髓象分析、紅細胞系統(tǒng)疾病分析、白細胞系統(tǒng)疾病分析”三個章節(jié)進行病例式教學。其主要內容如下。
(1)病例資料選定。根據課程內容,選擇對應的病例資料,并且提前將之信息告訴學生,學生可以自行查閱相關資料,對其知識點加以預習。
(2)問題提出與分析。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針對病例提出問題,并且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蛘咦寣W生進行討論與解答,集合多數學生的意見來對答案進行豐富。
(3)問題總結。教師針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評估,并且適當的加以引導,同時,與學生一同進行觀察,針對其討論中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完善,加強學生印象。
1.3 評價指標
(1)學生對教學滿意度評估。采用自制調查表,就學生對兩種教學方式的滿意度進行評估,其中分析滿意、基礎滿意、不滿意三個層次。
(2)考試。選取相關知識點進行考核,總分100,對其考核成績進行統(tǒng)計與比較。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椋?2.34±2.37)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78.34±4.58)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學生的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隨著當前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醫(yī)療服務的質量要求也相對增加。傳統(tǒng)的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方式是以應試教育為背景,其多數人才知識的知曉度較高,而掌握度卻相對缺失。在進入對應的崗位后,這部分人才無法將理論與實踐聯(lián)系起來,從而使得其在整個醫(yī)療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缺失。面對該種狀況,當前對于醫(yī)療人才的培養(yǎng),更加注重學生知識掌握度與實踐能力的提升[4]。病例式教學是20世紀初根據臨床需求逐漸演變而來的一種教學方式,其通過對學生提供一個相對真實的情境來提升學生的知識基礎與操作能力,且能夠盡早的讓學生接觸實踐,具有相對積極的教學意義。臨床血液學與血液檢驗作為臨床檢驗學的重要組成內容,是發(fā)現疾病與辨別疾病的重要方式,其檢查結果為診斷與治療提供了可靠信息。因此,其教學培養(yǎng)的學生質量將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梢哉f,患者是該門課程的出發(fā)點與回歸點。病例式教學利用典型病例作為基礎資料,將其理論與實踐聯(lián)系起來。該種教學方式具有生動、易理解、便于記憶等諸多優(yōu)點。但是,在選擇病例時,必須要保證其病例基礎資料的完整,且形式多元化,方可讓學生了解到實踐的多變性,具有一定的應對能力[5]。在本次研究中,使用常規(guī)講授教學的組別其教學質量與學生對教學滿意度均低于使用病例式教學法的組別,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病例式教學法在臨床血液學與血液檢驗實驗教學中應用,能夠有效地提高臨床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檢驗能力的提升,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芳,曾小菁,張亞莉,等.病例式教學法在臨床血液學與血液檢驗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3,38(4):440-442.
[2] 吳韋銣,趙宸,潘靜,等.《臨床血液學檢驗》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36(18):2761-2762.
[3] 吳斌華,謝朝陽,林滿華,等.學導式教學法在臨床血液檢驗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26(18):2870-2871.
[4] 王洋,余源,曹蕾,等.臨床血液學和血液檢驗教學的探討[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11,13(3):431-432.
[5] 張曉麗,潘靜,司維柯,等.多渠道網絡教學在《臨床血液學檢驗》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35(20):2852-28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