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妮??
摘要:文章闡述了健美操與形體訓練的特征,分析了高校健美操課堂的特點,以及形體教學在健美操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形體教學內容選擇所應遵循的原則,以及形體教學內容設計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健美操;形體教學;內容選擇;設計分析
一、 概述
健美操是一種發(fā)展較快的體育項目,從上個世紀末傳入我國以來,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與認可。健美操不僅內容較為豐富,且有著適應性強、風格時尚等特點,能夠滿足不同群體的需要,在全民健身運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練習健美操,需要扎實的基礎,以及大量的形體練習實踐,從而塑造出良好的形體體系。健美操早已進入了高校課堂,作為普通高校體育的一個分支,但教學的內容卻缺乏有效性和針對性。因此,需要充分借鑒各種風格的舞蹈體系,在健美操形體練習的基礎上,融入科學性、藝術性的元素,以形成科學化的系統(tǒng),進而推動健美操的全面發(fā)展。
二、 健美操與形體訓練的特征
1. 健美操項目的特征
健美操作為一種新型的體育項目,集音樂、舞蹈、體操、美學為一體,有著其特有的魅力與價值,在廣大青年學生中頗受歡迎。我國學校體育教學大綱早已將健美操列入其中,成為學校體育教學的一項固定課程。健美操所包含的學科理論較多,如運動生理學、人體解剖學以及體育學等。遵循了人體的活動規(guī)律,避免了訓練時可能造成的急性損傷,有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依據(jù)左右對稱的原則,進行健美操的動作編排,充分鍛煉了機體的各個部位,使人均衡和諧發(fā)展。同時,健美操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極為鮮明,不僅能夠振奮練習者的精神,更有益于其產(chǎn)生輕松愉快的心情。由于健美操適應群眾性的特點,有效的滿足了各個層次人群的需要,極大的促進了人們體質的增強與健康的提高。
2. 形體訓練的特征
形體是指人體結構的外在表現(xiàn),包括了體型、姿態(tài)等因素。所謂形體訓練,是借助于一定的練習手段,完成體型的塑造、儀態(tài)的訓練以及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與其他項目相比,形體訓練內容和方法種類較多,能夠適應不同水平的練習者。根據(jù)訓練中性別和年齡的不同,以及體型和體質的差異,選擇不同的訓練方法,完成從局部身體的練習到整體形象的塑造。形體訓練還有著一定的藝術性特征,以舞蹈的形式體現(xiàn)出訓練的內容,并借助于音樂的效果來表現(xiàn)藝術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而靈活性則是形體訓練又一重要特征,就可以運用各種輔助器械,也可以進行徒手練習。練習可以是個人進行,也可以是集體的練習。不受時間、場地、器材等因素的限制,而是根據(jù)練習者的計劃來安排,從而達到健身者想要的目的。
三、 高校健美操課堂的特點
在我國的普通高校中,廣泛開設了健美操課程,其目的在于改善學生的形體姿態(tài),滿足其生理與心理的需求,從而更好的適應社會。從年齡結構來看,大部分學生的年齡集中在18~22 歲之間,處于人體生理結構極為重要的變化時期,也是接受形體練習的較佳時期。該階段的學生心理變化也較大,更加需要良好的形體與美的感受。加上自我意識比較突出,不僅需要掌握健美操的專業(yè)技術,還應學習如何規(guī)范其自身行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從教學內容來看,由于照搬了體育院系的形體練習,使得教學的針對性明顯不足。很少引入新式的流行元素,教學內容顯得單一而枯燥。對理論教學也較為忽略,片面的以純技術性動作教學為主,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大學生正處于生理機能成熟高峰期,不僅有著敏捷的思維、旺盛的精力,更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由于受到了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過度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方法以講解和示范為主,導致學生主體的作用難以充分發(fā)揮。
四、 形體教學在健美操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的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顯得參差不齊,難度較大的動作會引起學生的消極情緒。而將形體練習融入到健美操教學之中,不僅降低了動作的難度,還加入了學生喜歡的流行性因素,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健美操形體練習主要包括五個部分,即把桿形體練習設計、墊上形體練習設計、波浪成套設計、爵士舞成套設計以及轉體與跳躍成套設計。
通過強度適中的練習,呼吸系統(tǒng)的換氧功能得到了提高,肺的容積、通氣量和肺供能也得到了明顯增加。不僅促進了學生基本身體素質的提高,還為競技健美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健美操屬于中小強度的全身性有氧運動,需要肌肉的拉伸與爆發(fā)力。而形體練習遵循了強度適中和循序漸進的原則,便于學生在進行正式的健美操練習之前,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避免出現(xiàn)不必要的關節(jié)扭傷或肌肉、韌帶拉傷。
五、 形體教學內容選擇的原則
形體進行內容的選擇,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第一,針對普通高校學生的特點,應當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幫助學生盡快熟悉教學的內容,讓其扎實掌握每一個技術動作。第二,遵循科學合理性的原則。健美操的動作創(chuàng)編,是以人體的解剖結構為依據(jù)的,符合人體的活動規(guī)律,注重左右對稱和均衡發(fā)展。第三,在把握針對性原則的前提下,每個動作的設計,都應當符合健美操技術的特征,并充分考慮學生的體育基礎,以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第四,還應遵循創(chuàng)新性的原則,注重理論知識的規(guī)范化、全面化以及科學化,不斷為高校健美操課堂注入新的元素,促進健美操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六、 形體教學內容設計的注意事項
首先,教學內容的設計,應當符合健美操的技術特征。以健身為基礎的健美操,結合了多項人體運動學科知識,以促進人體的健康、健美發(fā)展為目的,更有著高度的藝術性和鮮明的時代感。其次,應當充分結合普通高校學生的特點,考慮到大部分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以及對健美操練習的陌生,更要充分利用其好奇心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特征。
參考文獻:
[1]麻江利.普通高校健美操課程教學內容的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2010(09).
[2]楊祥生.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問題分析[J].中外企業(yè)家,2016(30).
[3]王曼.普通高校健美操課程開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