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針對我國刑事偵查管轄權制度立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做了比較詳細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為我國的司法公正,提高刑事偵查效率提供了必要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 刑事偵查 管轄權制度 立法
作者簡介:胡劍,江西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法律教育。
中圖分類號:D91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016
我國的刑事偵查管轄指的是刑事偵查機關對刑事案件刑事偵查權的范圍,即偵查機關在特定的刑事案件中有無管轄權。刑事偵查在我國司法機構中占有比較重要的位置,但是刑事偵查在立法方面,仍有很多的不足與缺陷,需要相關立法人員進行修改與完善。
一、我國刑事偵查管轄權在立法方面的缺陷
(一)概念界定不準確,法律條文較為籠統
目前存在的法律中把刑事案件的管轄權分為立案管轄和審判管轄,沒有對刑事偵查做具體的概念界定,法律條文中關于刑事偵查管轄的條文也不是很清楚,執(zhí)行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性。在刑事訴訟法中,沒有專門的篇幅對刑事偵查進行相關規(guī)定與職能劃分,關于刑事偵查的內容被分散在各個不同的章節(jié)之中,還有的以附錄的方式附在章節(jié)的最后面,對刑事偵查所規(guī)定的內容也是很模糊,不夠清楚、明了。
在刑事訴訟法中,有的刑事偵查司法解釋跟規(guī)定有一定的差異,例如《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中有一條這樣規(guī)定:對于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犯下罪行,應該交由犯罪人員工作單位所在地的人民檢察院進行管轄。這一點就跟《刑事訴訟法》中規(guī)定的刑事偵查管轄權應該以犯罪人員的犯罪地為主互相矛盾。法律條文中關于刑事偵查管轄權的可操作性不強,《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于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中有這樣的要求:在刑事案件中,如果一個案件的主罪是由公安機關來進行管轄的,那么這個案件就應該交給公安機關進行刑事偵查,在這個案件中,人民檢察院只需要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進行刑事偵查;在刑事案件中,如果一個案件的主罪是由人民檢察院進行管轄的,那么這個案件就應該主要交給人民檢察院來負責刑事偵查,在這個案件中公安機關只需要積極配合人民檢察院進行刑事偵查即可。這在案件的處理過程中,產生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很多案件在立案之前,不能夠對主罪與次罪進行明確的劃分,在案件的偵查過程中,隨著調查的深入,可能會出現主罪與次罪之間相互轉化的現象,在公安機關與人民檢察院的配合中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比如公安機關與人民檢察院之間的數據共享、偵查羈押期限、起訴意見書的制作、起訴過程等諸多方面都沒有統一、明確的規(guī)定,具體執(zhí)行起來會遇到很多麻煩。
(二)立法規(guī)定中的用審判管轄來確定偵查管轄的條文不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
我國的刑事訴訟案件中都是用審判管轄來確定案件的偵察地域與偵察級別,這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有很多的缺陷。我國的刑事案件偵查管轄制度不是獨立存在的,在對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時,對案件的本質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很難確定應該由哪一個法院來進行案件的管轄。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讓偵查機關盡快介入案件,協助司法機關進行案件偵查,查清犯罪事實,國家應該制定一個符合偵查機關業(yè)務規(guī)范的法律,讓偵查機關的偵查工作有法可依。
我國的法律條文規(guī)定中沒有充分認識到偵查工作的重要性,大多立法都是借鑒英美國家,而英美國家實行的是審判中心主義,在刑事案件中,最主要的就是審判,把偵查與起訴放在了比較次要的位置。我國的司法制度中,并沒有把審判作為刑事案件的中心,但是在法律上卻借鑒英美國家審判中心的立法,顯然跟我國的國情不相符。偵查行為在處理刑事案件中非常重要,案發(fā)的第一時間偵查機關就要介入調查,只有解決好偵查管轄權的問題,才能為下一步的審判做好充足的準備。
(三)檢察機關對刑事案件的偵查管轄權限不夠全面
我國的法律中對檢察機關的偵查權限做了比較大的限制,顯得不夠規(guī)范,檢察機關的偵查權不夠全面,在實際工作中缺少技術偵查權與強制執(zhí)行權,而且檢察機關不能對所有的案件刑事偵查權,只是對部分案件能夠行使偵查權,這樣很不利于檢察機關公訴職能的行使。檢察機關行使偵查職能的主要目的就是抓捕犯罪嫌疑人,然后對犯罪行為進行追訴,只有公訴部門充分發(fā)揮偵查職能,才能夠更好的對犯罪行為進行控訴,完成偵查的最終目標。
國家法律規(guī)定檢察機關具有監(jiān)督的職能,但具體怎樣行使監(jiān)督權,卻沒有明確的條文規(guī)定,現實中,偵查與偵查監(jiān)督沒有進行很好的結合,缺乏對偵查的有效監(jiān)督。檢察機關只對部分刑事案件能夠行使檢察權,這與《刑事訴訟法》中規(guī)定的“人民檢察院在進行案件審查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補充偵查的案件,可以退回公安機關進行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這一點是自相矛盾的。
(四)偵查機關對于案件管轄的分工不夠科學
我國能夠行使偵查權的部門有很多,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海關以及監(jiān)獄等部門都能夠行使偵查權,他們之間的偵查管轄范圍劃分十分明確,對于公安機關立案管轄的案件,應該主要由公安機關來進行偵查,檢察機關沒有權力插手,檢察機關立案管轄的案件,應該主要由檢察機關負責偵查,公安機關同樣沒有權力插手。在我國,即使是一個人犯了很多種罪行,需要不同的部門進行立案偵查,那也只能是由各個偵查機關分別立案偵查,不利于各個偵查部門的交流與合作,使偵查效率大大降低。
我國對于偵查管轄權的劃分依據是罪名與犯罪主體,司法機關要在立案之前就確定準確的罪名與犯罪主體,否則就是違反法律程序,使案件的偵查難以進行。然而在實際的刑事案件處理中,對于案件的罪名以及犯罪主體,必須要經過立案偵查之后才能夠得出正確的結論,在案件受理之初就確定罪名及犯罪主體不符合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非常不科學的。偵查行為的目的是收集證據,查清犯罪事實,在進行偵查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犯罪嫌疑人沒有構成刑事犯罪,應當立即撤銷對犯罪嫌疑人的訴訟,而我國的刑事案件到了起訴階段才對罪名或者案件定性進行特別關注,但是這時偵查階段也早就結束了,法院擁有對罪名的最終決定權,在實際的案件辦理過程中,由于新證據的發(fā)現,對于罪名的重新制定是常有發(fā)生的事,以罪名和犯罪主體來確定偵查管轄范圍不符合刑事訴訟的規(guī)律。endprint
目前我國的法律中,偵查職能的分工非常明確,越權辦案的風險非常大,比如我國的《刑法》規(guī)定:嚴禁司法人員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暴力逼供,對于司法人員暴力逼供導致犯罪嫌疑人傷殘或者死亡的,應當追究其法律責任,以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來進行論處。但是根據我國現行的法律對于偵查管轄的規(guī)定:刑事案件中的刑訊逼供罪應當交由檢察機關來負責案件的管轄,而法律中規(guī)定的故意傷害罪則需要交給由公安機關來進行管轄,那么在案件的處理過程中,檢察機關如果對犯罪嫌疑人的故意傷害罪進行管轄,就會出現越權行為。我國現行的法律中對審判管轄權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而對于偵查管轄權,卻沒有進行具體的劃分,這點與日、韓等國有較大差距。
我國現行的法律規(guī)定會造成偵查資源的嚴重浪費,不利于提高刑事案件的偵查效率,比如,有一則案件中,李某犯了貪污受賄罪,并把貪污到的錢轉交給女友張某進行藏匿,檢察機關在進行案件偵查時,將李某的犯罪事實查清,并且將張某所保管的錢財也全部繳獲,張某對于自己的犯罪事實也供認不諱,這兩個案件其實可以一并進行處理,但是在我國的法律規(guī)定中,必須把張某交給公安機關進行重新立案偵查,這就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極大浪費,不利于提高辦案效率。
二、完善我國刑事偵查管轄權限立法的措施
(一)對我國刑事偵查管轄權限要進行專門的立法規(guī)范
刑事訴訟法中應當對刑事偵查管轄權限進行明確規(guī)定,并且獨立出來,將有關刑事偵查管轄的內容集中到某一特定的章節(jié)之中,在實際操作中,偵查權要與管轄權進行分離,對偵查主體、偵查級別、偵查地區(qū)等相關的原則進行詳細的劃分與規(guī)定。
(二)對檢察機關的偵查管轄權加以完善
在案件進行審判前,需要對案件進行詳細的偵查,確定犯罪事實之后,才能夠開庭,對案件的偵查是組成控訴權的主要部分,所以法律應當賦予檢察機關全面的偵查權,檢察機關不僅要具有對所有案件進行偵查的權利,而且應當能夠運用所有手段與措施對案件進行相關偵查。如果沒有對案件進行全面?zhèn)刹榫瓦M行控訴,那么這樣的控訴就會非常的軟弱無力。完善檢察機關偵查管轄權的措施就是對于檢察院認為應當由自己直接受理的案件,可以不經過其他相關部門的同意,直接進行立案偵查。檢察機關對于具體案件中的偵查管轄如果存在異議,有權利介入到案件中進行相關協調工作。檢察機關應當有對偵查管轄實施監(jiān)督工作的權利,對于案件中的不合理管轄,檢察機關有權進行糾正,提高偵查管轄權限的合理性。
(三)建立健全偵查管轄權限的相關制度
要想健全我國的偵查管理權限相關制度,就必須實行偵查一體化制度,對整體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偵查一體化制度不僅要進行權責進行的明確規(guī)定,而且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其中的原則如下:如果一個部門具有對案件的管轄權,那么就應當賦予它對整個案件都應當具有管轄權,保證偵查工作的正常進行,檢察機關作為公訴機關,應當對所有案件都具有管轄權,對于發(fā)現的案件中的問題,應當及時處理與解決。
建立偵查一體化制度也是由犯罪的特點和偵查的相關規(guī)律所決定的,犯人在作案時通常是處于流竄狀態(tài),現代作案大部分都是屬于跨地域、連續(xù)作案,在這種情況下,偵查部門必須建立一體化的偵查機制,來適應復雜的偵查需求,這就要求我國的偵查行動要放開偵察地域管轄,如果在管轄中過于絕對,不利于對犯罪案件的處理。
刑事案件中的偵查管轄與審判管轄的銜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偵查機構偵查完成的案件應當及時移交給當地檢察機關,檢察機關進行審查之后,移交給當地法院。在案件移交的過程中,法院不得以沒有管轄權作為借口拒絕接受相關起訴,即使法院確實沒有管轄權,也應當先接受案件,然后再移交給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審判。在對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時,獲取的證據非常重要,不能夠由于偵查方面的原因輕易對證據進行否定,這樣才能夠切實提高辦案效率。
在目前的司法機構中,存在著唯利是圖的不良現象,有的案件有利可圖,司法機構就會爭著搶著要去辦理此案件,有的案件無利可圖,司法機構就會出現相互推諉的狀況,為了保證司法案件處理的公正性,提高案件辦理效率,應當采取有效措施杜絕此類情況出現。應當規(guī)定上級機關能夠對下級機關的管轄權進行監(jiān)督,上級機關有權利對涉及偵查管轄糾紛的案件進行審查、協調,并對不合理的情況進行糾正。在上機偵查機關和檢察機關對于偵查管轄進行監(jiān)督的基礎上,還應設置可向審判機關提起訴訟的監(jiān)督救濟機制。為了保證司法的公正,應該保當事人有權對偵查管轄提出異議,當事人不僅可以向上級偵查機關或者檢察機關申訴,也可以向法院起訴,這時應當啟動偵查監(jiān)督救濟機制對案件進行更深層次的偵查與審判。
三、結語
雖然我國刑事偵查管轄權制度立法方面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但是只要我們結合國情,認真研究與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在立法環(huán)節(jié)增加對刑事偵查的重視,一定能夠使我國的刑事偵查制度越來越完善,提高刑事偵查效率,促進我國的司法公正。
參考文獻:
[1]關煥. 論我國偵查訊問制度完善.中央民族大學.2016.
[2]茹夢飆. 論我國檢察機關偵查監(jiān)督制度的完善.河北大學.2011.
[3]潘保安. 我國偵查程序的完善——以念斌案為例.西南政法大學.2015.
[4]趙山. 我國刑事偵查管理中的囚徒困境淺析.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