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054-02
今年暑假,有幸聽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報告,不記得聽了多久。因為,我一直在聽,在拍照,在記錄,來不及看時間。一個上午,說是字字珠璣一點也不過分。在回來的路上,我和同行的老師在討論:怎么會有這樣的一個人,說出的話“每一句都是經(jīng)典”,“都可以拿來做名言警句用”?從李老師的報告中,似乎可見一斑:那就是“不停地實踐,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
關(guān)于實踐
李老師說:“這里的‘實踐,指的是每一天平凡的教育行為——上課、談心、帶班、處理突發(fā)事件……把每一堂課都當作研究課,把每一個班都當作試驗田,把每一個孩子都當作完整的宇宙!
李老師講到自己的第一批學生畢業(yè)前夕,他讓全班孩子給他提意見,講他之前曾犯過的錯誤。有個叫耿梅的學生,寫了他教育生活中的一次失誤:在做操的時候,耿梅做得不認真,李老師大聲批評了她,她覺得很沒面子,就故意不聽,李老師說她“臉皮不要太厚”,回到教室還對耿梅的“臉皮是否太厚”又大講了一番。李老師看到耿梅的信之后,工工整整地抄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還寫了一篇誠懇的反思,第二天在班里讀了耿梅的信,并向她致歉致謝。反思我們的教學行為,體罰、變相體罰的現(xiàn)象盡管已經(jīng)幾乎絕跡了,可是這種侮辱學生人格的話語和行為,卻仍舊是屢見不鮮。每一個老師,都是一個國王,他主宰著每一個孩子的喜怒哀樂?!薄昂⒆觽円彩俏覀兪种械幕ò词顾婚_花,那也是他自己的生命歷程。從現(xiàn)在開始,真正去愛每一個孩子吧!牢記,“愛”的起點是理解和尊重!多一些反思,多一些自省,如果這個辦法行不通,那一定是這個辦法不合適,那么換一個試試,切不可以“愛”的名義,卻做了傷害孩子的事!
關(guān)于寫作
李老師的報告中,講到一位年輕教師的成長歷程。工作之初,她消極倦怠,抱怨連天。李老師找她談話,她說:“我不想當班主任,我看到我們班那幾個調(diào)皮孩子就想哭。”李老師告訴她,“如果你對職業(yè)不滿意,只有兩種選擇:要么改變職業(yè),要么改名職業(yè)心態(tài)?!薄爱斈闾幱谕纯鄷r,你只要開闊你的胸懷,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個湖泊”。不要總是抱怨班級差,后進生問題多,要用研究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學生,“任何一個后進生,對于班主任來說,都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書?!备淖冃膽B(tài),用心做事,堅持寫作,把自己的教育生活寫下來,你會看到孩子因為你的努力而發(fā)生的改變,你會找到自己的幸福。半年之后,這位老師給她的李校長交上一本厚厚的筆記,里面全是她與一位后進生斗智斗勇的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李老師幫她簡單理順修改之后,發(fā)表到他們學校的一本文集中。這位老師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感,第二年主動要求擔任班主任,用她的自己的話說“不當班主任,沒法再研究,心里空”。寫作,真的可以改變?nèi)松?/p>
關(guān)于讀書
李老師的書房,四面墻全是書櫥,樸素而整齊,一直到天花板,分門別類。他引用北大教授陳平原的一句話:“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好長時間沒讀書,而且沒有任何負罪感的時候,你就必須知道,你已經(jīng)墮落了?!彼f,若不讀書,“為師者,你無以教;為人者,你無以活。”捫心自問,相對于“寫”來講,我對于“讀”的熱情要淡漠得多,但還不至于“墮落”,只是有好些“懶惰”,還有好些理由,忙碌啦,生病啦,不知道讀什么啦......這次學習,李老師推薦了書目,教育報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人文書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視野;有關(guān)學生的書,走進學生的心靈;教育經(jīng)典,真正的經(jīng)典永恒而平易。只喜歡寫作,就像一個只會低頭拉車的人,不抬頭看路,可能走了半天仍舊在原地打轉(zhuǎn)。多么可怕,多么狹隘!先人留給我們那么多寶貴的財富,怎么能如此視而不見呢!
關(guān)于童心和浪漫
李老師的報告中不止一次地出現(xiàn)這個問句:“我們要把怎樣的時光,留給孩子們未來的記憶?”他引用居里夫人的話:“我們要把人生變成一個金色的夢,然后再把這個夢變成現(xiàn)實。”他說:“我愛教育,也愛文學??墒钱斄死蠋熢趺从滞瑫r能夠當作家呢?我就把我的每一個班都當做文學作品來創(chuàng)作。文學有的因素,我的班一定要有。比如,故事、情感、思想、情趣、浪漫、扣人心弦,催人淚下,心靈飛翔……這些文學作品的元素,我?guī)У陌喽加小!彼且粋€譜寫童話的人,用他的思想,他的雷厲風行,譜寫了一個“未來班”的童話。
如今的他,可以說是功成名就,可是,他仍舊可以如此純粹——正直,善良,勤奮,純真,浪漫。我想,這就是修行。他用他的善思、實踐和勤奮成就了自己,又用自己的正直、善良、純真和浪漫影響著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和身邊的人。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句話,李老師當之無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