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之新??
摘要: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是美術教學的核心,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藝術修養(yǎng),培養(yǎng)審美能力和思考能力,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入到藝術的殿堂之中,感受作品所營造的意境和氛圍,思考該作品所要傳達的精神與美感,拉近與作者的距離,體會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心情,使學生情感與藝術作品產生共鳴。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方法
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個人修養(yǎng)和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也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高中美術教師在開展鑒賞教學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新和探索教學手段,保證教學的高效性和趣味性。相反,如果教學方法不恰當、不正確,那么學生的鑒賞能力不會得到提高,老師的教學目標也不會達到,老師盡管付出了精力,但收獲甚微。接下來,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來談談如何進行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
一、 積極備課,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備課是美術鑒賞教學的基礎,教師在課前首先應該明確教學大綱的要求、明確本節(jié)課教學的目的,這是整個課堂的脈絡,把握好這一關鍵,教學就成功了一半;然后開始合理地設計教學步驟和環(huán)節(jié),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熱情,以防學生對美術鑒賞課產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精神不振的感覺;接著認真、細致、全面地加入教學內容,還要從網上、書本上、雜志上搜集和摘取一些與本節(jié)課內容相關的其他課外知識,以豐富學生的視野、開拓學生的眼界、增長學生的見聞,因為有時候學生對書本上的知識不感興趣,而喜歡聽老師講一些課外的、有意思的知識。比如,我在教“外國繪畫欣賞”這一課時,我會在課前把課本上的知識點系統(tǒng)地、完整地、條理清晰地做成課件,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從一些著名的畫作網站上搜索一些名畫,像《星夜》《日出印象》《最后的晚餐》《美國哥特式》,并附上作品、作者的簡介,還有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與創(chuàng)作背景的介紹,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并用優(yōu)美的文字,具體的音頻、視頻來展現畫中的故事,讓學生走進畫中,體會藝術作品的美妙。老師在備課時一定要精心準備本節(jié)課的總結語,來總結這節(jié)課的內容以及學生們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恰到好處的總結能夠使課堂的教學效率達到最大化。
二、 讓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對于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畫一棵小草,有的人會感到脆弱,有的人會感到生機、感到生命的存在;畫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人,有的人會感到凄涼,有的人會感到慈祥、感到親情;畫一片藍天,有的人會感到理想,有的人會感到深邃……人生而不同,對同一美術作品,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學識,不同的情感和個性有著不同的認識,美術作品也沒有統(tǒng)一的認識和評判標準,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老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露自己的觀點和理解,并專注地傾聽學生的審美感受,讓學生的思考成果受到尊重。
由于高中生思想比較活躍,可以讓學生們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這樣的交流中,學生通過傾聽其他人的觀點,可以彌補自己的認知不足的地方,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路,考慮事情更加全面,在這樣的思想碰撞中,會產生許多不一樣的火花。
以梵·高的《夜晚露天咖啡座》的鑒賞教學為例,學生看完作品后,有不同的感受,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認為作者追求安靜、安詳的生活環(huán)境;一類同學看出作者希望與悔恨、幻想與豪放的復雜心理,繁雜與不安、彷徨與緊張的精神狀況,老師可以讓兩組學生進行交流與辯證,在充分肯定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同時,老師可以進一步通過多元化、綜合性的分析加深學生對這幅作品的理解。
三、 由淺入深地進行啟發(fā)式教育
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喚醒和激勵?!备咧猩捎谏鐣啔v淺、文化歷史知識了解少、美術專業(yè)知識掌握的不深厚,對一些畫作想要表達的主題不太理解,尤其像一些西方的印象主義畫派,不是專業(yè)的美術專家,根本看不出作者想要表達什么,這時老師一定要有耐心,循序漸進地去進行教學,讓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啟發(fā)他們去挖掘更深的意思。給學生一幅作品,不用著急讓他們去思考、去總結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以及該作品想要表達的主題,可以先讓同學說出看到該幅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再向同學們介紹該作品產生時所處的時代以及作者的年齡、心理狀況、所經歷的事情等。這樣同學們心里面就已經具有一個大致的輪廓了,接著再向同學們介紹一些美術的技巧手法,每一種意象、事物代表著什么,每一種顏色的搭配寓意著什么,線條的粗細又有什么含義……經過這樣慢慢深入的分析之后,老師就算不向同學們講解該作品想要表達的主題,同學們也基本上推理出該作品的內涵。這樣由淺入深地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對同學們學習美術更加有效,可以更好地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審美能力,老師的教學效率也大大提高。
總之,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高中美術鑒賞課也變得非常重要,這就要求高中美術老師開拓進取、尋找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來使課堂活躍起來,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讓他們發(fā)現美,為其以后的精彩人生助力。
參考文獻:
[1]王芳.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之我見[J].成才之路,2012,03.
[2]田權.淺談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9).
作者簡介:
楊之新,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新星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