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娟
【摘要】以故事為載體的教學方法在當今的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越來越廣泛,它不僅能提供自然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同時讓學生得到豐富的情感體驗。本文探討了如何利用故事教學法讓小學的低年級英語課堂充滿魅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 故事教學法 原則 運用 要求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115-02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而只是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怠倦?!彼?,在課堂上運用故事教學是一種能使學生產(chǎn)生高昂情緒的好辦法。那如何在英語課堂里開展故事教學?下面具體談談我的想法。
一、活用故事教學,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能
1.單詞教學中運用故事教學
(1)解決難讀的單詞
故事教學的一個很大的優(yōu)點,就是它可以把枯燥的機械操練轉(zhuǎn)化為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描述過程。例如,“小蝌蚪找媽媽”一課,學生需要掌握frog tadpole tortoise fish goose 這些復雜的詞。故事中的小蝌蚪找媽媽的情節(jié),讓孩子們完全沉浸在英語故事的氛圍中,人人都想知道小蝌蚪下一個會遇到誰,他們又說了什么,在不知不覺的敘述過程中,學生對于這些小動物的單詞掌握得非常好了。
(2)挖掘單詞的“可表演點”
用故事教學單詞時,教師可以挖掘詞匯的“可表演點”。比如“小兔子乖乖”一課包含mummy rabbit, little rabbit, door, big wolf以及句型“Open the door.教學中設計了一段朗朗上口的兒歌,“rabbit rabbit乖乖,open the door!open the door, mummy要進來?!睂W生配以動作,邊說邊演,在單個的詞匯之間建立聯(lián)系,豐富他們的聯(lián)想,孩子們在愉快的氛圍中潛移默化的學到了單詞。
2.句型教學中運用故事
學習句子的表達,一直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難點,如何讓學生學得輕松,靈活地掌握句子呢?教句型“Is there…?”這個一般疑問句時,若讓學生直接進行問答,勢必有一定的難度,況且也缺少一個較真實的情景。因此,可以利用繪本故事《捉迷藏》。故事講的是貓和狗在玩捉迷藏的游戲,小貓藏好后小狗開始在房間里找它,Is there a cat under the bed? No, it isnt. 于是小狗繼續(xù)在各個房間尋找,Is there a cat behind the door? No, it isnt. Is there a cat between the red book and the blue book? No,it isnt. 把句子放在生動有趣的故事中教學,讓學生學得輕松,而且也深刻地記住了句子的含義,并且能在其他情境自如地運用。
二、運用故事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突出學生學習主體
1.設計懸念,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我們在故事講解時,最好能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懸念,讓學生帶著疑問和求知的欲望聽故事。講授故事Gudong is coming時,創(chuàng)設懸念:早晨,湖邊寂靜無聲。小兔子在湖邊玩耍。忽然湖中傳來“咕咚”一聲,剛想去看個究竟,又聽到“咕咚”一聲,這可把小兔們嚇壞了,“快跑,咕咚來了,快逃呀!”教師在故事的開始就創(chuàng)設了懸念“到底這個咕咚是誰呢?”學生在帶著問題自主探索和學習過程中,學習主動性得以盡情發(fā)揮。
2.聲色并茂,提高學生的聽說技能
教師根據(jù)故事的內(nèi)容進行繪聲繪色的講演,讓學生對故事產(chǎn)生吸引力,只有教師的情緒感染了學生,學生才會興致勃勃地把自己融入到課堂中。The monkey judge一課,當老師扮演溫順的sheep,聲音是那么細小、柔和;當扮演wolf時,是那樣的粗啞、陰森,這樣的變化讓他們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3.巧妙選取故事主角,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
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法的運用宗旨是:故事必須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貼近學生的生活。故事的主角最好是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人物或動物。我校一二年級校本課程中就引用了“丑小鴨”“龜兔賽跑”“拔蘿卜”等故事,學生熟悉人物,理解起來沒有壓力,教師可以更好的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使他們逐步得到人格的發(fā)展,學會辨清真?zhèn)魏痛颂幨隆?/p>
4.改、續(xù)編故事,拓展學生思維
改、續(xù)編故事就是鼓勵學生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造性改編??梢酝ㄟ^改變故事的結(jié)尾、改編整個故事,或者續(xù)寫故事,使學生真正從被動接受上升到主動創(chuàng)造。在龜兔賽跑一課中,讓學生對烏龜和兔子的第二次比賽進行大膽的改編,學生發(fā)揮各自的想象力,創(chuàng)編出好多奇妙的故事。既提高了操練強度,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三、故事教學應遵循幾個原則
1.趣味性與心理年齡相結(jié)合
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形象思維強,他們學習英語主要出于興趣。因此,教師在設計故事教學時,應注重故事表演的活動性和趣味性。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認知水平設計故事內(nèi)容。
2.努力用好“第二語言”的原則
這里所指的“第二語言”,就是指肢體語言。通過各種豐富的體態(tài)語言,學生才能在看、聽和感覺和基礎上大致理解這個故事。因此教師的肢體語言在故事教學中也是至關重要的。
故事教學法的運用既是發(fā)揮教師智慧的最高體現(xiàn),也是鍛煉學生聽說技能,培養(yǎng)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強化了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促進了語言的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教有法而無定法,要活用英語故事教學法,使之成為師生最喜愛的教學方式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