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
(寧夏醫(yī)科大學 寧夏銀川 750001)
淺談分層次教學模式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
陳瑩
(寧夏醫(yī)科大學 寧夏銀川 750001)
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學校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改進,教師對學生的關注點也越來越多,而不再一味地專注于學生成績的好壞。每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與劣勢,這種個體的差異性就決定了教學不能搞“一刀切”的模式,而分層教學就是一個能有效解決學生個體差異性問題的教學方法,此種教學法同樣適應于高校的羽毛球教學,對不同學生羽毛球技術的學習與掌握有很大幫助,同時對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也大有益處。
分層次教學 高校羽毛球 教學應用
學生個體都是存在差異性的,即使是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況,因此因人而異的分層次教學就顯得尤其重要。將此種教學方法應用到高校羽毛球教學實踐中,不但會提升學生參與羽毛球運動的積極性,而且還會增強羽毛球教師的綜合教學素質。教師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要提前對學生進行科學地分層調配與管理,依據層級水平的不同設置各異的教學任務,安排合理的競爭比賽,制定科學的檢查考核辦法,使所有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更高一級的發(fā)展。
分層教學簡單地說就是根據不同的標準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再依據每個小組的特點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加以針對性的教學和訓練。這種教學方法彰顯了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既體現了老師對每個學生的尊重與關心,又能解放學生的天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切身體會到學習的無限樂趣。
1.1 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及學生個體差異的客觀情況
分層教學是把學生放在了優(yōu)先考慮的位置,依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體驗到被尊重與被需要的感覺,因此分層教學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具有人文主義的情懷。由于,每個學生成長的生活環(huán)境都是不同的,這必然導致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學習能力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分層教學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會注意到學生的這種差異性,恰好符合這一客觀情況。
1.2 能很好地保護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校羽毛球教學在實施分層教學法時,可以依據學生在技術上的差異來進行分組,不同的技術水平設為一個層級,這樣就有助于羽毛球教師根據每個層級小組的不同情況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經過一系列的實踐調查后,最終數據結果證實使用分層教學法后其中超過半數的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在運動中享受到了羽毛球運動帶來的快樂;而未使用分層教學法的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10的學生對羽毛球稍感興趣。通過對比可知,分層教學法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3 能有效地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教學效果更加突出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只是針對全體學生設置一個教學目標而已,而分層教學需要將學生分成不同等級的若干小組,教師需要根據各個小組的不同水平分別為其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目標。這就要求高校羽毛球教師要提前充分備課,了解每個小組的具體情況,從而為每一個小組安排出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制定具體可行的教學計劃。教師在用心進行這些工作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就鍛煉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從而在整體上提升了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教學效果變得更加突出。
2.1 因人而異的教學原則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素質與能力來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這就是所謂的因人而異的教學原則,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接受起新知識來更加容易,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2.2 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分層教學法要求老師不能忽略任何一個學生,要給予每個學生足夠的關懷與尊重,凸顯每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逐步樹立起對學習的自信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2.3 階梯式逐步提升原則
分層教學就是要考慮不同水平的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情況,教師要為學生制定適合其發(fā)展提升的臨時目標及長遠目標,使學生穩(wěn)步地逐一完成學習計劃,以達到最終提升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的目標。
2.4 及時獲得反饋信息的原則
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利用各種手段及時獲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整理學生反饋的信息,適時調整小組人員的分配情況以及教學任務的設置情況,從而使分層教學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3.1 將分組教學法錯誤地理解成分層教學法
分組教學與分層次教學有著本質的區(qū)別。首先,分組標準與性質不同。前者分組的方式比較隨意,例如可以是男女混合分成一組,可以是好的學生分成一組,也可以是好的學生與差生編成一組,等等諸如此類的分法,隨意性較大;后者必須是將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設置成若干個等級不同的小組,處于同一等級的學生必須被分到一組。其次,分組的目的不同。前者主要是向學生逐漸滲透合作意識與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后者主要是通過有針對性地對每個學生進行特殊的教學培訓,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扎實地掌握所學知識并逐步提升其對學習的興趣。
3.2 分層次教學的涉及面太狹窄
分層次教學在實際的應用中,往往是只照顧到素質較差的學生,而那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常常被忽視,導致分層教學法受益的實際學生較少,不能及時滿足所有學生在知識方面的合理需求。
4.1 把握科學的分層依據,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高校羽毛球教師在決定采用此方法教學之前,首先要給學生解釋明白什么是分層次教學法,讓學生有一個心理接受與準備的過程。教師在分層時還要嚴格掌握分層的依據,熟悉并了解每個學生的羽毛球運動水平,從而做到科學準確地分層。最后,教師根據層級水平的不同,分別為其設置適合每一個層級小組的不同教學內容及考察手段,以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人人都能學好的自信。例如,層級較差學生的教學目標可以設置為掌握羽毛球運動的基本技能,在安排理論教學的同時還要安排動作的分解訓練;層級較好學生的教學目標可以設置為羽毛球基礎動作的熟練銜接與轉換,在輔之以理論知識講解的同時也可以安排一些小的競賽,以達到強化訓練的目的;層級很好的學生的教學目標就可以設置為初步了解羽毛球的戰(zhàn)術,講解戰(zhàn)術的相關知識并安排一些較大型的比賽,使其在鞏固基礎動作的同時進一步了解羽毛球運動的相關戰(zhàn)術與打法。
4.2 制定升級與降級規(guī)則,營造一定的競爭氛圍
在分層次教學法實施前,教師就要明確地告訴學生升級與降級的規(guī)則,只要學生的技術水平經過測試達標,就要使其及時進入較好的上一個層級,反之就要被降級。如此就在教學中加入了一種競爭機制,這不但會給學生制造一種緊張感,督促其認真練習不斷進步,而且還會創(chuàng)造出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爭強好勝的體育精神。
4.3 采用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措施
不同層級學生的學習任務與內容不同,也就決定了其考核方式的不同。對于較差層級的學生,就應該把基礎動作作為測試的重點,運用總結式的評價方式;而對于很好層級的學生而言,就應該把測試重點放在戰(zhàn)術方面以及對比賽的組織能力等方面,采取綜合的評價方式。而對于基礎稍好的中間層級的學生,則可以參考以上兩種考核評價方式,從而對學生做出公平準確的評價。
綜上所述,分層次教學模式符合當今社會對教育提出的種種要求,有利于學生學習的進步與個性的發(fā)展。高校羽毛球課堂通過對分層次教學模式的應用與實踐,可以成功地調動學生對羽毛球運動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高校羽毛球教師的專業(yè)技術能力,對高校羽毛球運動的教學發(fā)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1]曹大方.高校羽毛球分層次教學模式探究[J].科技資訊,2015(14):188.
[2]王磊.分層次教學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亞太教育,2016(12):108.
G847
A
2095-2813(2017)05(c)-010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