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珊
(西安科技大學 陜西西安 710054)
淺析中長跑運動員的運動損傷①
蔡珊
(西安科技大學 陜西西安 710054)
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對中長跑運動員的運動損傷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中長跑的損傷部位主要有足,踝,膝關節(jié)等,前腳掌、腳趾痛、骨膜炎,肌腱炎和肌肉損傷等是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常見的運動損傷。造成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產(chǎn)生運動損傷的主要主觀因素有個人信心不足、對于運動損傷防護不夠重視、運動技巧掌握不到位、帶傷運動等,主要客觀因素有訓練計劃不科學、場地不合格等。對此,在運動前,有一個輕松樂觀的心態(tài),做好準備運動;在訓練時,合理安排運動量,不超負荷運動;注意加強自我保護和對于器材、場地的科學管理和維護;防止帶傷訓練等,這些都是主要的預防措施。
青少年 中長跑 運動損傷 研究
1.1 前腳掌、腳趾痛
腳是人體承重的基礎,因而腳部的舒適健康是極為重要的。在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運動過程中,腳部容易出現(xiàn)損傷,如前腳掌痛、腳趾痛等。造成這些損傷有腳趾甲過長、鞋子不合腳或是腳趾承重不同等原因。因此,在平時要經(jīng)常修剪腳趾甲;在參加訓練時應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鞋,鞋帶不能綁太緊或是鞋子夾腳,并且要注重足弓的力量練習,保護好足底血管和神經(jīng),避免其受到壓迫[2]。
1.2 跟腱炎
跟腱炎是由于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小腿腓腸肌和跟腱承受了反復過度牽張力,導致跟腱急慢性勞損,最終形成炎癥。另外,跟腱炎也可能由突然增加鍛煉的強度或頻率而引起。如果運動員出現(xiàn)了跟腱的劇烈疼痛,這時應立即停止運動,進行醫(yī)務治療。運動員在運動前應做好熱身等準備運動,在身體活動開來之后再進行運動訓練[3]。
1.3 踝關節(jié)扭傷
要完成教學任務并取得優(yōu)秀運動水平、預防運動損傷,良好的場地,良好的落地姿勢是條件之一,所以在教學中注意加強學生的腳踝肌肉韌帶練習,指導學生以穩(wěn)定的姿勢落地可以有效預防腳踝扭傷。因為踝關節(jié)承受著身體大部分重量,并且是保持身體平衡的關鍵之一,所以對于踝關節(jié)周圍韌帶肌肉的力量練習更應多加重視,盡力避免踝關節(jié)扭傷。
2.1 主觀因素
2.1.1 思想因素
教學中,教師不能積極地采取預防和恢復措施。學生對賽前訓練的運動量大感到難以堅持或身體肌肉疲勞訓練時信心不足,缺乏勇氣,產(chǎn)生恐懼的心理,都會造成動作緩慢或是因為過分緊張而造成損傷。如果在做準備動作時疏忽大意,不夠認真,熟悉的動作也容易發(fā)生損傷。
2.1.2 技術動作因素
運動員在教學中由于缺少技術知識,盲目追求提高最高速度,是造成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長跑的運動訓練中,尤其是初學者,在學習中長跑動作時易發(fā)生損傷,這是因為多數(shù)運動員在運動時存在技術上的缺點和錯誤,不能遵循人體結構和功能的自然特點及運動時的力學原理。由于中長跑需要跑步時身體輕松些協(xié)調,重心移動平穩(wěn),直線性強,有良好的節(jié)奏,這就需要運動員不僅要注重動作效果,還要注意節(jié)省體力,盡量提高自己的肌肉用力能力和放松交替能力,這些要求在長跑中都非常重要,它們的作用在越長的長跑中越能顯示出重要性。但有大部分同學卻認為技術動作不是很重要,這樣的觀點應該加以糾正。
2.2 客觀因素
2.2.1 場地因素
合格的場地對于訓練是很重要的,因為場地原因造成的運動損傷大多是踝關節(jié)損傷,發(fā)生在運動員訓練練習中。踝關節(jié)損傷就是因為場地凹凸不平,有石子、沙子,訓練跑道太松軟,設備惡劣,場地周圍有障礙物等造成的。此外,場地管理的混亂,以及修整場地的不及時等,也是造成損傷產(chǎn)生的原因之一。
2.2.2 缺乏保護
有些訓練的危險性較大,如杠鈴深蹲,這就要求運動員自己在進行練習時有人幫助和保護,以免出現(xiàn)身體機能狀態(tài)不良的狀態(tài)。在做半蹲或深蹲時無人協(xié)助用力過大因肌肉疲勞導致肌肉拉傷。練習器械缺乏必要的保險裝置,由于訓練者技術不鞏固,也會發(fā)生損傷。
2.2.3 氣候條件不足
雨雪天氣對于室外場地會產(chǎn)生較大影響,雨雪過后,跑道場地會比較光滑,而且會導致光線不足,氣溫不宜。這些都會對運動員造成損傷。尤其是場地太滑,賽前訓練一般運動量大強度大,容易產(chǎn)生肌肉疲勞和體力不支加上場地滑,容易摔倒發(fā)生損傷。
做好準備活動、合理安排運動量和強度、提高技術動作協(xié)調性、連貫性,避免肌肉拉傷、關節(jié)韌帶預防、腳踝扭傷的預防、加強保護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在良好的氣候環(huán)境下訓練、加強醫(yī)務監(jiān)督,防止帶傷訓練。
4.1 結論
4.1.1 常見的中長跑運動損傷
腳前掌、腳趾痛、跟腱炎、踝關節(jié)扭傷、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膝關節(jié)疼痛等是中長跑運動員常見的運動損傷。
4.1.2 造成中長跑運動員運動損傷的主要因素
個人信心不足、對運動損傷防護不重視、運動技巧掌握不到位、帶傷運動等是造成中長跑運動員運動損傷的主要主觀因素;訓練計劃不科學、場地不合格、氣候條件惡劣等是主要的客觀因素。
4.1.3 預防措施
做好準備活動、合理安排負荷、提高運動技巧、加強保護、創(chuàng)設良好的訓練條件和環(huán)境、杜絕帶傷訓練等是防止中長跑運動員運動損傷的主要預防措施。
4.2 建議
4.2.1 增強身體素質
要能夠有效地減少練習中的損傷事故,就需要運動員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這是完成中長跑運動訓練的基礎和必備條件。因此,教練員在教學中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注重對運動員身體素質的提高,可以安排一些能提高素質的基本練習,如發(fā)展力量、耐力、彈跳、協(xié)調等。此外,對易拉傷的部位和相對比較薄弱的部位加強練習,增強肌肉力量和柔韌性,這也可以有效預防運動損傷。
4.2.2 教學內(nèi)容應符合學生實際
教練員應該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計劃,教學內(nèi)容應符合培養(yǎng)目標,以增強體質為基準,制定實施符合健康教育要求的訓練內(nèi)容,加強學生的保護和自我保護,達到有效預防運動損傷的效果。
4.2.3 加強醫(yī)務監(jiān)督和現(xiàn)場處理知識的教育
在中長跑教學和訓練中,除了加強場地的安全檢查外,更應該讓學生了解基本的體育衛(wèi)生知識,學會自我保護,不勉強自己參加不能適應的大運動量訓練。教練員應合理調整運動內(nèi)容和運動量,禁止帶傷患病的學生參加劇烈運動或比賽,這可以有效減少學生因身體狀況不佳而引起的運動損傷。在中長跑教學訓練中,基本的運動損傷現(xiàn)場處理方法都應讓學生掌握熟悉,以便運動損傷的前期及時、正確處理,這對于傷病人員的治療與康復,防止運動損傷的加劇都有著重要意義。
[1]李申.淺談業(yè)余田徑訓練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預防措施[J].科技展望,2014(23):204.
[2]潘慶慶,陳蓓.田徑運動損傷的致因及預防手段[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5(3):63-64.
[3]徐馳,耿婷,熊莉,何曉玲.田徑項目肌力測試指標及方法的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2(4):422-425.
G822.2
A
2095-2813(2017)05(c)-002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5.020
蔡珊(1989—),女,漢,湖北武漢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