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赟昀,曾琳玲,崔淑蓮,馮偉,何萍
摘要:隨著高職藥學專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課程改革的深入,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逐漸突顯,從對藥物化學的教學內容的甄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次序、引入實踐導向教學法和提出問題及時反饋教學法、分階段開卷考試法等多種教學法對藥物化學原有的教學進行改革,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科學效率,突出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關鍵詞:藥物化學;高職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47-0263-02
當今社會,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考成績較好或中等的考生大部分進入了本科院校,而高考成績相對比較差的學生選擇民辦職業(yè)技術學院。所以說,進入民辦職業(yè)教育院校的學生應該是應試教育理論學習的失敗者,如果按常規(guī)的教育方法,采取與普通本科生一樣的教學方法,灌輸過多的理論知識,會使他們覺得難以消化這些知識,記不住也掌握不了那么多知識,教師也會覺得教學效果差,結果是學生學得痛苦,教師教得痛苦,且工作后,學生會發(fā)現許多理論知識在工作實際中也用不上。
藥物化學是藥學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是藥物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利用化學的基礎理論和方法,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手段對藥物的化學結構、理化性質、構效關系、合成關系、代謝過程、新藥研制開發(fā)等進行研究的一門綜合性學科。高職院校的學生通過藥物化學課程的學習,要系統掌握必備的藥物化學知識和技能,尤其是藥物的名稱、化學結構、理化性質及構效關系等,使學生掌握藥物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為學習本專業(yè)的后續(xù)課程藥物分析、藥劑學等打下必要的基礎,為今后的學習或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但藥物化學的知識相對比較枯燥,所以,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就不能用常規(guī)填鴨式的方式教授,需綜合采取多種教學方法。
一、實踐導向教育法
由于人們普遍認為技術只是科學的附屬品,是科學簡單演繹的結果,只要有了合理的科學理論,就可以輕松地從中產生技術,因此得出結論:技術知識只是可有可無,只要學好科學理論,技術實踐能力自然會發(fā)展[1]。這樣,就會出現重理論知識,輕技術知識,從而盲目片面擴大理論知識的范圍的現象。我們現在高職類的藥物化學的課本,和本科藥物化學的課本的內容、編排的方式,相差不是太大。較多的學習內容,導致學生難學、老師難教。
按照實踐導向教育法的理念,講授的知識必須是完成工作任務所需要的,不論是完成工作任務直接需要的技術實踐,還是理解工作任務所需要的技術知識,與工作任務關系不大的知識,應被排除在課程知識以外。[2]
對于民辦高職院校的藥學專業(yè)的學生,畢業(yè)后大多從事藥品營銷、制藥企業(yè)生產工藝員或質檢、質控人員。所以,對藥物化學這門課的學習,重點應該放在與工作內容關系比較大的藥物結構與理化性質的關系,根據藥物的理化性質推導出藥物鑒別方法,藥物如何保管,儲存、藥物之間的配伍這些與實際工作需要的知識,理論和實踐之間才真正聯系起來。建立與技術實踐能力密切相關的技術知識,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是能用起來的。
有些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比如不常用藥物、大分子藥物的結構式則不需要學生死記。學生最重要是能、會根據官能團推導出普遍的理化性質。而藥物合成他們以后工作中遇到的機會很少,故這些知識只要求他們了解。因為對于他們以后的工作來說,那些“不能用或與實踐聯系不起來的知識”,可不教,這樣才能突出重點。這樣,要記的東西少了,但要理解的知識并沒少。學生感覺難度下降,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也會上升,學習也學得扎實。太多的學習內容,會使學生連重點內容也學不好,對于這些高考分數相對比較低的學生來說,學得少而精,可重新點燃他們的信心。
以實踐導向的職業(yè)教育,還需注意實踐與理論知識穿插進行。先上完實踐課再上理論課,或者先上完理論課再上實驗課,都不利于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探究實驗原理,從而提高理論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將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理論課的老師,應該參與實驗課的編排,力圖使實驗內容與實際工作內容接近并聯系起來。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如天平的使用、蒸餾、水蒸氣蒸餾、滴定的操作,化學藥物的化學、TLC的鑒別操作,藥物制備操作,機械攪拌、電磁攪拌的應用,旋轉蒸發(fā)儀的使用等。這些實驗內容和理論課程內容契合度非常高。通常我們的理論課老師也是實驗課老師,教授實驗課時可以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融合到實驗中去。
先上實驗課再上相關內容理論課,比先上理論課,再做相關內容的實驗課效果更好,我們有9個藥學班,有5個班在做阿司匹林的合成、精制、鑒別,含量測定后,再講述阿司匹林的理論知識。另外4個班則先講理論知識,再做該內容的實驗。經過對比,先做實驗,再上相關內容的理論課,效果比先上理論課,再做實驗的效果更好。做了相關實驗后,理論課時學生更能積極思考,課堂氣氛更活躍。訪問調查一些學生,他們說,做了實驗后,印象更深刻,更想搞清楚原理,所以,理論課時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二、問題導向和及時反饋的教學方法
在講授知識點時,可以先引入學生已知的知識,再一步一步利用設問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并及時回答提出的問題,使疑問得到及時反饋。課堂提出問題,可以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并使其進行思考,并在課堂上討論。如果得不到及時反饋,學生容易失去耐心。通過反思,可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教學過程中,處處設疑問,學生多思考,教學效率自然會提高。舉一個例子,我們在講授麻醉藥普魯卡因的理化性質、鑒別、儲存方法時,先給出結構式,問大家有哪些官能團,這些官能團有哪些化學性質,那么可以推測出普魯卡因有什么理化性質,根據這些理化性質,會有什么鑒別方法,我們儲存時,應該如何保管。總而言之,講授理論知識時,盡量用提問的方式講授??梢詡€別學生提問,也可以整體提問,活躍課堂氣氛。及時反饋,也是我們對一項活動有持久興趣的原因。游戲吸引人,也是因為有及時反饋,這種自問自答及時反饋的方式,引發(fā)學生自主思考。通過自主思考后,再聽老師給的答案,會使記憶更加深刻。
三、分階段的開卷考試
根據我們的教學實踐經驗,對于高職學生來說,他們基礎差,自信心不強。分階段開卷考試,可以使他們考出比較好的成績,也使他們意識到,他們能學會,只要再加上記憶就可以。這會減輕他們的畏難情緒。相反,分階段的閉卷考試,雖然有督促他們復習的作用,但作用并不強。反而分階段的開卷考試,對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促進較大。
推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閉卷考試的成績不理想,使他們對自己更失去信心,對學習藥物化學產生畏難情緒。而開卷考試比較容易,給他們帶來自信心。
2.開卷考試的題目,是不能從課本直接找到答案的,要經過一定的思考。如果上課認真聽課,認真做筆記,即使沒記住,理解了,開卷考試就能考到比較好的成績。這樣,同學們上課記筆記和認真聽講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與階段性閉卷考的班級相比,階段性開卷考試的班級上課積極主動,記筆記的熱情比較高。另外,開卷考試必須學生獨立完成。
四、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比如網絡精品課程
現在90后的高技生,喜歡玩手機、游戲。我建立了微信群,經常發(fā)布些與藥物化學有關的小知識;在微信上答疑,布置任務;建立了藥物化學網絡精品課程,學生可登陸網站,在網站上學習視頻課程、復習課件、做習題,學生在網絡上做完習題馬上有分數、答案,所以可以得到對藥物化學課程的掌握程度的及時反饋。教師還可以在網絡上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時間。
五、結語
以上是我采用的教學方法及經驗,除了藥物化學這門課以外,對于其他化學類的課程,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yè)教育課程研究:技術學范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7.
[2]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yè)教育課程研究:技術學范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