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宇璐
摘 要:桃花是我國古代文學常見的題材之一,許多作者都喜歡利用桃花來表示自己豐富的思想感情,桃花代表著美好的東西,可以用它來描述春天、美女、愛情等。本文主要對我國古代文學桃花題材與桃花意向做出了深刻分析。
關(guān)鍵詞:古代文學;桃花題材;桃花意象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32-0-01
引言:
在我國古人眼里,桃花代表著美好,因此很多人都將桃花題材運用到了文學創(chuàng)作當中。有時桃花用來描述女性,有時桃花又被作者用來托物言志。不同年代的桃花題材代表著不一樣的文化內(nèi)涵。但是,無論在什么時期內(nèi),桃花都被多數(shù)古代文學者所喜愛。
一、我國古代文學桃花題材
(一)先秦時代下的桃花題材
在我國的先秦時期,人們在生活方面崇尚淳樸,使得人們很容易被自然萬物所吸引,因此,會有一些文人墨客借助一些植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桃花只有在春天的時候才能盛開,所以在早些年代的書籍里面,桃花是用來描述春天的,同時由于桃花顏色美麗,花型漂亮,所以一些文人也比較喜歡用桃花來描述女性的美麗。例如《詩經(jīng)》中寫到“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將桃花的美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此外,桃花的繁盛也代表著極強的生命力,這種健康的寓意加上桃花本身的魅力,吸引了無數(shù)文人在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中用它作為題材。先秦時期桃花題材的運用,為我國今后桃花的文化內(nèi)涵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桃花題材
在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桃花題材得到了廣泛的應(yīng)用。很多描述桃花的作品都源自于魏晉南北朝時期。詠桃詩的誕生為這個時期注入了新的文化力量?!短屹x》是這個時代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通過對桃花的生存環(huán)境、果實等方面的詳細描寫,將桃花的美表現(xiàn)得極為徹底,給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作品提供了寫作題材。
(三)唐朝時期的桃花題材
在我國唐代時期,多數(shù)用桃花來比喻女性美好的品質(zhì),唐朝時期的人們更善于發(fā)現(xiàn)桃花的各種美感和多種寓意,使得桃花在這個時期的文學發(fā)展當中有著重要地位,另外,唐代也是提高桃花審美度的關(guān)鍵時期,例如《桃花源記》中就借助桃花描寫了仙境的美好,從這個文學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對桃花的喜愛程度。
(四)宋朝時期的桃花題材
在我國的宋代時期,社會的穩(wěn)定提高了人們對養(yǎng)花、觀花的興趣,宋代的人們喜歡追求高品質(zhì)的生活,所以他們在對桃花的審美中有著深層次的研究,但是隨著宋代的發(fā)展,到了宋代末期,社會動蕩比較嚴重,社會現(xiàn)象比較混亂,嚴重影響了國家的統(tǒng)治。很多愛國志士為了表達自己想要效忠于國家的決心,創(chuàng)造了一些詠物、嘆物的文學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以桃花為題材的。
二、我國古代文學中桃花的意象
在我國古代文學中桃花意象有很多,其中包括:春天的意象、女子的意象、愛情的意象、仙境的意象等。
(一)用桃花來描述春天
在我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其中有很多都是用桃花來歌頌春天的。例如“竹外桃花三兩枝”表現(xiàn)出早春的美好景色。另外還有“柳下桃溪,亂分春色到人家”,寫出了桃花的俏皮、可愛,展示出一幅春味十足的春景圖。
(二)用桃花來描述女子
桃花顏色鮮艷,花香誘人,因此我國古代文人都喜歡用桃花來形容女人的姿色。在我國古代,多數(shù)女子都喜歡在桃花盛開的時候進行出嫁,因此,用桃花來形容女子的容貌,體現(xiàn)出女子在新婚之時的分外美麗。同時,桃花盛開之后所產(chǎn)生的果實也象征著旺盛的生命力,代表著女子在嫁人之后可以身體健康、生活幸福。另外,桃花美麗的顏色也可以營造出婚禮現(xiàn)場的特殊氛圍,用紅色的桃花代表新婚女人的嬌羞,可以說是十分恰當。據(jù)說,在我國唐代,楊貴妃就非常喜歡桃花,在皇宮中養(yǎng)了很多桃花,每當桃花盛開的時候,皇上就會親自將美麗的桃花摘下來插在楊貴妃的頭上,象征著楊貴妃像桃花一樣美麗。
(三)用桃花來描述愛情
美好的愛情是每個人都向往的,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桃花與愛情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很多文人都喜歡用桃花來描寫愛情。例如在《題都城南莊》中寫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首詩描寫的就是作者與喜歡的女子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漂亮的女子在桃花的映襯下,更加嫵媚動人,因此,詩人便對其產(chǎn)生了濃厚的愛意。在這首詩當中,用“人面桃花”來比喻女子的容貌,表現(xiàn)詩人對其愛慕之情,同時,女子在桃花的映襯之下,又顯得格外嬌羞。這首詩的最后兩句描述的是桃花依然存在,但是女子卻不知道去了哪里,詩人借景抒情,表達了自己對女子的相思之情。
(四)用桃花來描述仙境
在桃花的意象當中,不僅包含了對春天的描述、對女子的描述、對愛情的描述,桃花還可以對仙境進行描述。春天是百花爭相斗艷的季節(jié),是花的海洋。在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就有用桃花對仙境的描寫。詩人通過對桃花的渲染,為讀者們展現(xiàn)了一幅如世外桃源般的仙境畫面,在這個畫面當中,人們可以種種花草,通過種植農(nóng)業(yè)來維持生活,在這里沒有戰(zhàn)爭,只有充滿和諧的美好生活,這種怡然自得的生活也是多數(shù)人所追求的快樂生活。在這個文學作品當中,代表著人類應(yīng)該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不斷地對自由與幸福生活進行追尋,體會桃源的美好,由此可見,桃花也可以用來描述仙境。
結(jié)論:
桃花題材在我國古代的不同年代都被文人們所采用,在文學作品中也產(chǎn)生了不一樣的意象。無論是我國先秦時期,還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無論是我國的唐朝,還是我國的宋代,桃花的意象都被很好地傳承下來,在我國文學發(fā)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體現(xiàn)了桃花經(jīng)久不衰的文化內(nèi)涵。
參考文獻:
[1]陳元瑞.我國古代文學桃花題材和意象分析[J].福建質(zhì)量管理,2016,05:225.
[2]趙忠.桃花題材和意象在我國古代文學的特定涵義研究[J].天津中德應(yīng)用技術(shù)大學學報,2017,04: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