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誠
摘 要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課總體要求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筆者就目前初中語文閱讀的現(xiàn)狀,提出了改進閱讀教學的方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健康、個性成長。
關鍵詞 初中語文 閱讀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語文,作為生活的一種交際工具,在現(xiàn)代社會顯得越來越重要。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先人的文化傳統(tǒng),學習其精髓,既是提升自己文化素養(yǎng)之根本,亦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辭的責任。“口頭為語,書面為文,不可偏指,而為之?!边@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之言。筆者對此的理解是,語即口語表達能力,文即閱讀作文能力??梢?,閱讀是語文的一個核心內容。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如何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體現(xiàn)語文的人文性與個性,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1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1)認識偏差。不少農(nóng)村中學語文教師將閱讀教學曲解為:閱讀教學即是閱讀訓練,通過閱讀訓練,提高學生解題技能,以應付考試,獲取高分?!缎抡n程標準》指出,閱讀課總體要求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而許多農(nóng)村教師并未能真正做到這一點,他們將閱讀內容局限于課本,學生閱讀水平低下,沒有課外閱讀的習慣,農(nóng)村中學的閱讀教學陷入困境。學生閱讀興趣不高,沒有良好的閱讀氛圍,閱讀習慣尚未形成。由于農(nóng)村學生受家庭的影響,沒有讀書的家庭氛圍。他們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感受不到課外閱讀帶給他們的快樂。許多學生從不在課外閱讀文學書籍,即使讀,也只是做做形式,走走過場,應付老師的檢查。
(2)教法單一。長期以來,閱讀教學過分拘泥于教材,局限在課內?!吧钐幪幗哉Z文”,語文緣于生活,閱讀當然離不開課外。許多語文教師習慣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教學目的是“學習這篇課文”,教學過程是“分析這篇課文的內容”,教學著眼點是“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及人物性格”。教師不問學生的個人體驗,強行灌輸,學生消極接受,與閱讀作為一種對話的本質大相徑庭。教師習慣以課堂為主線,不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重閱讀技巧的解析,輕閱讀內容的延伸。
(3)觀念滯后。課改已經(jīng)實施多年,但大多農(nóng)村教師教育理念滯后,教學技能落伍,教學手段陳舊。許多農(nóng)村教師依然踐行著“三個一”工程——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塊黑板。
2對策及建議
(1)多措并舉,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證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興趣起著重要作用。沒有對學習濃厚的興趣,是不可能搞好學習的。學生語文興趣的培養(yǎng),對廣大農(nóng)村教師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一是要從教師自身做起。課堂上生動的講述,淵博的知識,飛揚的文采,無一不讓學生心馳神往。學生會明白,老師有如此的魅力,一定來自于平時廣泛而大量的閱讀。這無疑會對學生課外閱讀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廣泛涉獵大量書籍,及時發(fā)現(xiàn)并推薦優(yōu)秀的適合學生的作品給他們,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同時有意識的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一些名人名家:如高爾基、茅盾、老舍、葉圣陶、冰心,他們無一不是熱愛讀書的典范。二是樹立讀書典型來激勵學生。使學生認識到只有多讀書,善讀書,才能有較高的閱讀能力和作文水平。鼓勵學生熱愛書籍,從書籍中汲取無窮無盡的語言營養(yǎng),精神食糧。三是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利用教室陣地,張貼讀書名言,書寫讀書標語,營造讀書氛圍,讓學生置身其間,有一種泛舟書海的愜意與快樂。同時,鼓勵學生盡量多讀一些學生刊物,提高語文素質,經(jīng)常讓學生把自己讀到的好文章推薦給全班同學共同分享。長期堅持,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會大大提高,并養(yǎng)成自覺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2)立足現(xiàn)實,拓寬學生的閱讀資源。淵博的知識源于廣泛的閱讀?!胺e小流以成江河,積小慧以成大智”。建立圖書角,舉辦“讀書匯報會”、“演講比賽”,定期檢查,每月一次。要求學生將讀書內容與感受在會上向全班同學作匯報,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多讀書的欲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可謂“一石二鳥”。學期結束總結評比,評出讀書優(yōu)勝者,并給以獎勵。閱讀本質不是技能訓練,而是在大量的以了解內容或獲取信息為中心的閱讀中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水平,“點燃學生的感知想象思考創(chuàng)造,照亮學生的心靈,釋放生命的能量”。
(3)加強背誦,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通過背誦,豐富學生的語文積累?!皶x百遍,其義自見”,“腹有詩書氣自華”。重視朗讀和默讀相結合,老師先范讀,學生分角色朗讀,也可集體朗讀,讓讀書聲重回課堂。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在保證學生達到共同的基本目標的前提下,充分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面臨的選擇,努力滿足其學習的要求,支持其特長和個性發(fā)展。
(4)注重復述,鞏固學生的閱讀效果。把復述故事作為檢查學生課外閱讀教學的手段,鞏固學生的閱讀效果,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通過復述,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想象力和思考力得以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復述訓練,宜采取多種形式,循序漸進的進行。這樣,學生就會變得愛思考、會思考、能思考,從而達到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
(5)轉變方式,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的狀況。一千個讀者往往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學生對文本意義的理解也是因人而異,千差萬別。注重情感體驗,是新課程標準關于閱讀的基本要求。老師既是課堂閱讀的組織者、促進者,也是閱讀中的引導者、對話者,其作用不可忽視。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充分尊重學生在閱讀中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多引導,少抹殺。同時,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對他人的看法作出自己的評價。
3結語
注重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切磋學問,砥礪思想,善于合作探究,把探究的成果與全班同學分享,并虛心傾聽其他同學的觀點、意見。只要心無旁騖,樂于教育,精于探究,提高農(nóng)村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 張景珣.初中語文自主探究閱讀教學研究[J].中華少年,2016(21):65.
[2] 張露文,朱海梅.初中語文自主探究閱讀教學的教學方法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08):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