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義
對于每一位教師來說,所授學科總有一些達不到預期教學目標的學困生。學困生的存在,影響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好學困生轉化,是教師切實面對的一項工作。
一、重視給予學困生真誠的愛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但卻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會滾落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心靈,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師倍加呵護?!蓖ǔG闆r下,那些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由于平時在學校、教師、家長、親友的肯定和贊賞之中逐漸積淀了自信,他們會在課堂上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課堂外主動接近老師請教困惑或者向教師傾吐秘密,課內外的主動讓這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發(fā)展更快,得到了老師更多的關注和關愛。而那些學困生由于個人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影響,課堂上怕答錯問題同學嘲笑,平時對教師的畏懼往往大于尊敬,總是有意無意地躲著教師,得不到老師的幫助,形成一個渴望得到教師關愛又將自己置于被動狀態(tài)的矛盾體,愈發(fā)加大了與成績優(yōu)秀學生的差距。教師應主動接近學困生,尊重、關心他們,理解、寬容他們,把真誠的愛更多地給予他們。
1.在情感距離上接近。情感距離是指教師與學生在情感交流上的距離。學生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有差異的,學生在課堂上各方面的表現(xiàn)不可能整齊劃一,但是這種差異不是消極的、有害的,而是可積極開發(fā)、充分利用的一種資源。這樣教師才能在認識上和學生取得一致,使教與學達到統(tǒng)一,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準備和教學實施活動中,要深入了解學困生的心理,滿足學生的合理發(fā)展需要,在學困生回答問題時,即使答錯了,也不要立即打斷,要在學生答完后一一予以糾正。對學困生進行批評時,要注意方式方法,用真誠的態(tài)度拉近師生的情感距離,喚回學困生的自尊與自信。
2.在空間距離上接近。在給學生排座位時,盡量讓學困生坐在前面,并且和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坐在一起,這樣教師可以直接觀察到學困生的學習過程,近距離地了解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知識缺陷、學習習慣等各個方面,這樣,教師才能心中有數,對癥下藥。
3.在操作活動中接近。小學老師很可能在某班級教授幾門課程,美術、音樂、體育、綜合活動等這些實踐操作性強的課程更容易拉近與學困生的距離,教師要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充分發(fā)揮學困生在這些課程中的長處,一點一滴地累積他們的自信,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信任。在自由活動時間,教師有意識地和學困生談心,話題不要太深入,一次不要談得過多,但要談多次,了解他們的家庭、學習環(huán)境及學習中的具體困難。時間久了,學困生就能逐漸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注和關愛,就會向老師敞開心扉。
二、重視學困生課堂上的提問和板演
許多教師認為,上課向學困生提問或讓他們板演,會延誤時間,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即使提問或板演也只是設計一些很簡單的問題,這種想法和做法有失偏頗。其實,課堂是轉化學困生的主陣地,教師在課堂上鼓勵學困生發(fā)言,讓學困生板演,不僅能集中學困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積極思考,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而且教師也能及時了解學困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在課內或課外有的放矢地進行補救。
三、重視對學困生作業(yè)的面批
學困生的作業(yè)一般都較差,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和課外時間當面為學困生批改作業(yè)。學困生的作業(yè)完成時間要比大多數學生的長,在大班額的情況下,許多時候無法實現(xiàn)課堂作業(yè)的當堂批閱,教師應利用當天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為學困生面批作業(yè),發(fā)現(xiàn)問題,當面指出,幫助查找知識上的缺陷,甚至可以花一定的時間追本溯源,補齊知識上的短板。作業(yè)面批還可以指導學困生做好錯題記載本,將錯誤完全記錄,附上訂正內容,隔一段時間,或者是老師用學困生錯題記載本上的題目檢測該學生,或者讓學困生自己檢測自己,不斷地鞏固學習成果。
四、重視對學困生的學習方法指導和習慣培養(yǎng)
許多學困生是由于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造成的。教師要在充分掌握學困生現(xiàn)實表現(xiàn)的基礎上,再通過班里同學、學困生家長等側面了解,有針對性地通過談心,教給學困生學習方法,如預習、課堂聽講、筆記記錄、按時認真完成作業(yè)、有錯必改、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從學習用具的整理、上課集中注意力、有問題請教老師或同學等具體習慣著手,結合學困生的學習實踐,逐漸形成適合學困生自身的學習方法。
五、重視對學困生多元化的評價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應以過程評價為主。對評價結果的描述,應采用鼓勵語言,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作用?!睂W困生的課堂情況,表現(xiàn)積極的方面,既要及時給予肯定性評價,更要有期望性語言的評價,使他們既看到自己的進步,又感受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從而增加學困生上進的信心。對學困生學習成績的評價,教師要多采用期效式的激勵,學困生若在規(guī)定時間內獨立上交作業(yè)或試卷,答案正確,即使少做一兩題,教師也可照樣給“優(yōu)秀”;若錯誤率高,教師可暫時不給等次,標記出錯處,讓他們訂正,如果全對,也可給“優(yōu)秀”,這樣無疑會激發(fā)他們強烈的學習欲望。對學困生的作業(yè)或試卷評價,教師要摒棄僅僅是一個分數或等級評價的做法,在作業(yè)本或試卷上寫些鼓勵性語言,像“如果把第二題的單位寫上,你就可以得到100分了!”“你的這種計算方法真是獨特,明天給大家展示一下!”等。
六、重視與學困生家庭的聯(lián)系
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也是造成學困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些學困生,放學后在路上逗留玩耍,回家后作業(yè)趕急圖快,草草完成;有些學困生,就在自家經營的商鋪學習,來來往往的人或形形色色的事,不斷轉移他們的注意力,逐漸養(yǎng)成不良的學習習慣;還有些學困生學習時,家長在旁邊看電視或玩手機,影響孩子學習;有些家長由于文化程度的原因,學困生有學習上的疑惑時無法予以指導。個別家族家庭成員關系緊張,家長有酗酒或賭博的不良嗜好,也很容易讓學生喪失信心,厭倦學習。因此,教師要經常和這些學困生的家庭聯(lián)系,準確了解學困生的校外表現(xiàn),幫助學困生克服因家庭原因造成的不良情緒,指導家長營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學困生有疑惑時,家長和學生隨時可以與老師聯(lián)系,學困生情緒有變化時,到學校與老師共同探討疏導途徑,從而促進學困生的健康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