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憲兵
摘 要: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而言,其主要的教學目標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對于語文知識的認知以及理解外,還應重視對于學生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普遍偏小,其認知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都相對有限,因此,在對小學生進行閱讀以及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從多方面、多角度入手,選擇正確的途徑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契合,對于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契合;途徑
引言
小學語文在新課改下,越來越重視閱讀與寫作間的契合。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將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大量的閱讀資源,不斷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并要求學生摘抄優(yōu)美詞句,逐漸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同時,小學語文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閱讀的機會,使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水平。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重要性
1.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1)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的課堂閱讀就是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學生在閱讀當中增加經(jīng)驗,并慢慢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改進和提升他們的閱讀方式。
(2)小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生需要通過閱讀來提升自己對社會,自然界和自我的認知水平。小學生正處于成長期間,他們對整個社會和自然界都非常好奇,老師要正確地引導他們通過閱讀來增加他們的知識量,培養(yǎng)和提升他們的思維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小學生要不斷地通過閱讀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文化底蘊,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提高自己對祖國文化的認知和愛國主義情操。
1.2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把讀寫相互結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當學生在閱讀文章時,他們會不知不覺地對所讀文章進行分析處理,把文章的結果和中心思想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理解,促進了他們分析能力的發(fā)展。當學生的閱讀范圍擴大,閱讀量增多,就會形成一種全新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寫作把這些創(chuàng)造力轉化為實體,形成語文的寫作。因此,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分析和創(chuàng)造能力就需要把閱讀和寫作相互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訓練,提升他們對語文課程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表達能力。
2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探索
2.1有效地對學生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進行整合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學習能力以及認知能力都處于較為基礎的一個水平,因此,要想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契合,教師應對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進行有效的整合。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從本質上來說都屬于語文學習能力中的基本能力,所以,在對學生進行語文教育時,教師應首先可以從語文教學整體目標入手,來對學生這兩項能力進行整合,使兩者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其次,教師應引導學生增加閱讀量和寫作量,通過課外閱讀和寫日記、周記以及讀后感的形式,將這兩種能力進行整合;最后,教師應對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進行考查,及時地指出學生的優(yōu)勢和不足,并以此為基礎實現(xiàn)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提升。
2.2開展課外閱讀能夠提高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
素材的積累需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布置相應的任務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日記本,將閱讀時看到的好詞好句進行摘抄,還要在篇幅后面,將看到的成語進行記錄,教師要對這些摘抄本進行不定期抽查,對一些佳句可以拿出來作為主要范文進行閱讀。為了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而不是被動的去當作負擔,教師可以采取相應的獎勵措施,獎勵品最好是學生喜歡的,洋娃娃或者小汽車,讓學生能夠為了目標去奮斗,課外閱讀的布置,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讓學生脫離對手機和游戲機的依賴,喜歡上文學作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知識積累變多,就會無形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取得優(yōu)異成績。
2.3把讀和寫進行強化,鼓勵小學生模仿、自由寫作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閱讀和寫作的強化結合練習必不可少,是小學生寫作的重要途徑。在寫作時,老師要鼓勵小學生可以模仿文章的創(chuàng)作方式,寫作手法和修飾詞匯,提高他們的思維想象和觀察能力。自由寫作就是在課堂上,給學生出一個題材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寫作方式、性格特點和寫作水平進行隨心寫作一篇文章,鍛煉學生的自由發(fā)揮能力和應變能力。
2.4引導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xiàn)閱讀和寫作的有效契合,其中,引導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也是非常有效的一個途徑。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其認知水平以及學習能力水平并不是特別高,因此,只有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不斷增加自身的閱讀量,只有閱讀量得到了保證,才能有效地實現(xiàn)學生對于寫作素材的積累;其次,教師還應結合學生認知能力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語文讀物進行閱讀,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將閱讀中所積累的素材真正應用到實際的寫作當中,最終實現(xiàn)寫作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的提升;最后,正確引導學生寫作素材積累與應用,結合寫作主題的要求,進行相應的素材應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兩者之間的有效契合,充分發(fā)揮出兩者的積極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是為了培養(yǎng)和提升他們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寫作是為了鍛煉他們對所學和所讀書本知識熟練運用的掌握程度,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和文字運用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做好學生閱讀和寫作的教學工作,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探索有效的途徑,實現(xiàn)小學閱讀與寫作的有效切合,不僅滿足了現(xiàn)階段新課改對于小學語文的具體要求,還在較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學生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提升,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田茂梅.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契合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7(23):256.
[2]周翠華.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的途徑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7):172.
[3]駱勝男.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研究[J].課外語文,2017,(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