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摘要:教學有沒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相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070-02
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1)一些教師照抄教案,臨上課時就拿著教材走上講臺"即興施教"。有效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課沒備好,教材沒鉆熟, "臨戰(zhàn)擦槍式"地上課,只能導致課堂教學既費時,效率又低。
(2)課堂教學目標盲目性和隨意性較大。許多教師對語文教學的目標敲定不準,即教學目標不適切,組合不合理。思想教育游離于課文之外,甚至硬貼上一些政治標簽。
(3)課堂教學"滿堂問"和"滿堂灌"的現(xiàn)象突出。
(1)課堂結構陳舊,教學過程呆板。
教學實踐證明,很多時候教師辛苦,學生痛苦,教學低效。作為一名教師,我也曾有過這樣的無奈與痛苦,雖然有著"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干勁,可大多時候換來的是無奈的高耗低能。有時甚至后悔自己選擇了教師職業(yè),更后悔自己選擇了當一名語文教師?;谝陨系睦斫?,我對初中語文的有效教學有以下幾點看法。
1.準確把握教學方向,備好每一節(jié)課
沒有目標就沒有行動的方向,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和基礎。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度適宜,太高太低都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在兼顧整體的基礎上注重因材施教。在課堂上除要保證大多數(shù)學生能順利掌握教學內容外,還要兼顧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額外制定有利于他們發(fā)展的不同的教學目標。因此,要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和發(fā)揮語文課程對學生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既要學語文,又要學做人,還要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在文學、情感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
2.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課堂,喚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一些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管什么課都設計成"整體感知―選點讀析―拓展遷移―評價運用",千篇一律。學生會產生審美疲勞,嚴重影響課堂的高效性。我認為組織課堂教學要以所授"知識點"為線索,密切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從 "溫故"到"知新",自然形成知識的遷移。可以采用單元的整體教學,也可以采用比較教學,以使課堂豐富多樣。我嘗試采用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考點解讀―知識歸納―鞏固反饋。在教師解讀完考點之后,要讓學生自由組建學習小組,開展合作學習,讓他們自主地制作出知識點的梳理圖,再進行點撥,最后設計適中的練習題訓練他們,達到知識的鞏固。我認為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課堂會讓學生時學時新,興趣盎然。
3.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奇誘人的課前導語很快就能抓住學生,教師通古博今,講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學生聽得神思飛越,如癡如醉,欲罷不能,那么課堂上出現(xiàn)的當然是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活潑熱烈的教學場景。很多教學實例證明,只有充分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才能發(fā)揮他們的巨大的潛能,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才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
4.設計巧妙靈活的問題
教師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fā),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問題要大小得當,不宜太大或籠統(tǒng),多少要適量,難易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設問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注重開放性問題的預設。開放性的問題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一石激起千層浪。要盡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并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里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5.注重學習方法的滲透
"但求人人進步"是有效語文課堂的一個教學理念,是使得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自主學習,教師不是傳授已有的知識,而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著名科學家達爾文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足見指導學法在語文教學中是何等重要。因此在有限的課堂內我們只能傳授方法,把課本當學習的范例,讓學生 "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既要完成舉一反三的任務,又要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多地學習、實踐、體會,才能達到學會自我學習的目的。
6.巧借媒體資源,提高課堂效率
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結合課文教學內容,讓學生聽聽聲情并茂的錄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畫面,欣賞品味形象化的詞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不能泛濫使用多媒體。如一位教師在上《故宮博物院》這一課時,就一味追求多媒體,把本來是一篇說明文的《故宮博物院》上成地理課,脫離實際。甚至有的老師從頭到尾不寫一字,不讀一句,全讓電腦取代,老師只撳開關,只偶爾一現(xiàn)身,像展示科技成果一樣,這樣的課堂就割斷了師生活動的情感紐帶,忽視了教學的個性化。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只有慎用多媒體,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
總之,只有目標明確,教法科學,學法正確,課堂設計巧妙,才能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課上得有魅力,不斷提高課堂效率,真正適應新的教學形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