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治國
【摘 要】在高考的指揮棒引導下,老師們大都只看學生們的考試分數(shù)和應試能力,老師的講課也只以提高學生們的考試能力為主,其他方面基本都忽略。長此以往,高中物理教學的課堂教學質量、效率都會下降,這些都不是我們所樂見的,解決這些問題才是當下之急。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0.014
在新課改的指導下,高中物理課堂強調的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能,高效課堂是我們所有老師共同的追求點,也是各個國家教育研究的熱點話題。而我們老師所能做的就是在熟悉了解教材的基礎上,利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在有限的時間內將較多的知識有邏輯的傳授給學生。所以今天在這里,我就想和大家聊一聊如何去創(chuàng)設一個高效物理課堂,希望對于大家以后的教學可以有所幫助和借鑒。
一、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老師想要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么首先就應該和學生們打好關系。我們也常常說“親其師、信其道、聽其言”,師生關系是基于他們之間共同情感的認可程度,而不是老師的權威,很多經(jīng)典的、成功的教學案例都證明了這一點,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教學的開展。相較于初中生和小學生而言,高中生有較強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就會認真聽從老師的教誨,很多高中生都存在著叛逆心理,如果他們討厭一個老師就會在他的課堂上睡覺、講話、打小差,不但自己不會好好學習,還會影響到他人的學習,很明顯這不是我們老師所愿意看到的
二、深入的了解學生
這里的了解學生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學生的心理方面,二是學生的學習方面。就學生的心理方面而言,我們要關心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健康,要讓他們的學習保持一個積極良好健康的心態(tài)。關于學習方面,我們應該做到以下三點:
1.認真的去了解班上每個學生的物理基礎,班上每一個學生在初中的時候物理的基礎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基礎好,有的則基礎較薄弱,對于這些情況,我們老師都應該心中有數(shù),才好對癥下藥。2.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有的學生可能學習成績好,但學習能力較差,他們的成績是通過比其他學生五倍、十倍的努力換來的。有的學生他們可能成績不好,但是他們天資聰慧,只是因為貪玩、不努力。3.深入的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對于學習效果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同,那么他們對于老師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根據(jù)每一個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最適合他們的教育。
三、提高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需要合適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也是教師教學的關鍵版塊,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應做到以下幾點:
1.教學設計應具有層次性,該點強調的是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應分清主次、重點、難點以及次重點,想要合理的分配課堂時間提高效率,就應該在重點和難點上多花費一些時間,在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地方一筆帶過即可。2.優(yōu)秀的課堂設計應該具有實用性,我們常說“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句話對于我們高中物理老師而言就是有所講有所不講,高中物理課本上的知識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需要老師講授,有些可以利用預習和自學完成,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3.優(yōu)秀的課堂設計應該具有包容性,我們都知道我們所預備的課堂和我們的實際課堂是有一定差距的,很多時候我們備課的內容并不是我們所講的內容。作為老師的我們在上課時應該做到靈活運用,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靈活地安排教學時間。
四、適當?shù)脑O計問題
物理問題就像是物理課上的引路燈,每一個問題都可以引發(fā)學生無限的思考。我們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問題的合理性,不應隨意設計。對于問題的設計,我覺得大家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在關鍵的地方發(fā)問
一道物理題目的解出往往需要依靠它的關鍵點。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做出題目的前半部分,之所以無法完成后半部分都是因為這個關鍵點。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不能直接告訴學生關鍵點是什么,這樣就剝奪了學生的思維過程。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針對那個關鍵點提問,在那個點上點撥學生、引導學生、促進學生的思考。
(二)利用課堂問題判斷學生是否真實掌握知識
上課的場景我們再熟悉不過,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學生很少會對我們的問題進行質疑。這個時候我們如何判斷學生是否聽懂了呢?利用問題設計,我們可以圍繞自己上課剛剛講過的那個點對學生進行一些題目的考察,看他們是否能做對題目。例如我們在進行力學的講解時,可以給出一個放在斜面上靜止的木塊,讓學生們去畫出木塊的受力分解圖,通過學生們的畫圖看出他們是否掌握了這一知識點,對他們畫錯的地方進行重點分析。因為物理概念的講解大多枯燥、深奧,沒有題目的操練我們很難看出學生是否掌握。
五、巧用變式訓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變式訓練,也就是變相的提高學生們舉一反三的能力。我們在課堂上以題目的形式去考察學生,其一是為了判斷學生是否牢固的掌握了知識點,其二便是鍛煉學生解題的能力及舉一反三的能力,變式訓練就可以很好的達到這一點。我們可以將題目條件變成結論,題目結論變成題目條件,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轉換、推理、歸納、整合的各項思維能力。例如題目:一人騎自行車向東行駛,當車速為四米每秒時,他感到風從正南方向吹來,當車速增加到七米每秒時,他感到風從東偏南四十五度方向吹來,則風對地的速度大小為多少;小船在兩百米寬的河中橫渡,水流速度是兩米每秒,小船在靜水中的航速是四米每秒,要使小船渡河耗時最少應如何航行?這時我們可以通過題目的變形去引導學生們的思考,除此之外,一題多解也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提高課堂效率。我們在講解一個題目的時候,可以為學生們提供多種解答方法。特別是當我們開創(chuàng)一些學生沒有想到的思維和方法的時候,也很好的引發(fā)學生的擴展思維。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課下備課的時候充分準備,不但要選好題目,也要從多個角度分析題目。
如果我們可以在緊張激烈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會為我們的學生爭取到很大的學習空間和復習時間。而且這樣的行為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上課的時候效率提高了,那么在課下就可以為學生們爭取到很多的休息時間,不要小看這些時間,對于高中生而言,良好的睡眠和休息是成功的關鍵,也可以為第二天的課堂效率做好保障。如果我們可以一直堅持這樣走下去,和學生們之間做好配合,那么在高考中拿下物理便不是難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