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梅
摘 要:隨著教育制度的變革,社會對我國高中課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強調(diào)要提升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也要求教師提升對文言文的教學效率。本文將對提高高中文言文家教學效率的有關(guān)問題進行分析,闡述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以期能夠強化高中文言文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提高 文言文 高中 教學
前 言
文言文教學過程中能夠提升學生對歷史文化的理解能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提升學生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但當前在文言文教學方面,仍舊存在些許不足。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文言文教學效率,應結(jié)合當前文言文的教學現(xiàn)狀,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以增強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一、高中文言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新課改后,高中文言文教學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一,文言文篇幅量大大增加,說明當前教育界對高中文言文教學更加重視。其二,教學時間緊迫,且文言文教學內(nèi)容繁重,只有提升教學效率才能完成教學任務(wù)。但當前的教學方式仍舊存在問題,如機械教條、一字一句教學、學生缺乏方向感等。嚴重降低文言文的教學效率,落后的學習方式也導致學生極易感到疲憊之感。而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模式,學生缺乏參與的主動性,更談不上合作探究。故此,高中文言文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應加以調(diào)整[1]。
二、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1.增強學生對文言文的重視程度
學習文言文能夠加深對現(xiàn)代漢語的理解能力,并積累語言素材,提升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了解到文言文在語文學科以及個人專業(yè)發(fā)展中的作用,以此來提升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會有大量的成語、典故、以及文學知識。不僅增長學生見識,更提升其人文素養(yǎng)。在學習過程中自行積累語言素材,并活學活用。例如:在學習《鴻門宴》一文時,學生可將“人為魚肉、我為刀俎”、“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等成語積累下來,以在合適的場景中使用。
其次,教導學生充分借鑒古人在文章結(jié)構(gòu)、語言、思想等方面優(yōu)秀之處。例如:《過秦論》、《師說》等文言文中,其中的寫作技巧可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文章中的寫作素材,又能夠豐富文章內(nèi)容。只要在學習過程中多加留意,就能夠?qū)⑵溥\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使得文章更加充實、更有亮點。
2.引導學生了其在傳承中華文化中的作用
民族的文化得以傳承,更多得依靠青少年的力量。而中華文化多以文言文的形式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只有讓高中生接受文言文的訓練,才能正視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歷史文化,了解文言文在傳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的闡述文言文的價值,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鴻門宴》一文中,描述了項王、亞父等人的位置。借此,教師可介紹中國古代的禮儀知識,以及延續(xù)至今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
(二)增強文言文學習技巧的教授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傳統(tǒng)文言文教學方式中存在較大的弊端,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適合當前教育界的基本要求。尤其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握“知識和能力”、“情感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等幾個方面,重視教學過程,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其中包括文言文閱讀理解,文言文背景的參透,以及文言文知識的延伸等。
把握整體是高考對文言文能力的考察重點。要求學生掌握文章的整體,明確掌握文章中涉及到的人物、故事主線、以及通過文章反應了人物哪些品質(zhì)等。只有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才能做到自學中有方向,考試時不慌張。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多些感性記憶,少些抽象道理。利用熟悉的知識理解文言文,且應掌握文言文中的語感。
2.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文言文學習過程中,基本都要求背誦。當然,背誦對學生而言具有眾多優(yōu)勢,但很多學生都機械的背誦,不久就會忘記,完全沒有了解文章的內(nèi)涵,降低文言文的學習效果[2]。
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并尋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技巧??蓞⒖家韵聨追N:
第一,利用特點。很多文言文中都具有明顯的特點,只要找到其中存在的語句、結(jié)構(gòu)等特點,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歸去來兮辭》、《蘭亭集序》、《滕王閣序》等文章中,都具有明顯的押韻、對稱等特點。學生只要理解文章中的行文特點,便能夠輕松的掌握背誦與理解的方法。
第二,利用譯文對照。文言文學習中往往較為抽象,在未能了解其中含義前,更談不上背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參照譯文,在完全了解文章內(nèi)容的同時,落實字詞的意義。這樣,不僅增加了記憶的空間,也能夠提升記憶、理解的效果。
利用課文主線。文言文中大多會包含故事情節(jié),并有人物主線,抒情主線等。學生可利用文章的大致情節(jié),故事發(fā)展流程等作為依據(jù),來了解文章并背誦下來。例如:《完璧歸趙》的講解,便可以利用和氏璧作為中心,以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為基礎(chǔ),進而理解文章內(nèi)容。
第三,利用不同的方法,針對不同的文言文類型采取相對應的學習方式,將大大提升學習效率。當然,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理性看待問題。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經(jīng)驗,有效判斷文章類型并選擇對應的學習方式,以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在高中學習生涯中,可大大提升高中生的文言文學習能力,語文素養(yǎng)、教學效率的提升。
結(jié)論: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文言文教學效率提升的有效舉措,得出應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引導學生重視文言文在傳承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要了解文言文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應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且在理解與背誦的過程中,可根據(jù)文章類型,合理選擇背誦與理解的方法,進而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強化學生文言文的學習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徐曉琴.新課標視野下淺析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6(A0):33.
[2] 蘭茶英.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學效率的策略探討[J].課外語文,2015(16):84.